云南边境风情与自然奇观之旅(2)—和顺古镇

澜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顺古镇是腾冲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区之一,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它不仅保存了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了解和顺古镇,就等于深入了解了整个腾冲的历史与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腾冲的两天三夜行程中,我们都住在充满古韵的和顺古镇民宿。在银杏村赏银杏、享用当地美食之后,我们回到了和顺古镇。午休过后,领队鸽子召集大家集合,并安排当地讲解员带领我们开始参观这座古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我们来到了和顺乡村图书馆。腾冲和顺图书馆建于1924年,由和顺旅缅华侨捐资创办,是国家一级图书馆,也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馆内藏书丰富,其中包括了许多珍贵的古籍。约有80%的村民办理了借书证。和顺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建筑元素。这座图书馆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也是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后,我们来到了双虹桥边一块石碑前,讲解员指着碑上“桥倒碑修,碑倒自修”八个字,向我们解释其中的谜底:如果桥坏了,可以用碑下的银两来修;但如果碑坏了,那就需要后人自己筹款来修。这背后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在明清时期,有一位名叫寸玉的乡绅,他倡导并主持修建了双虹桥。工程结束后,他将剩余的银两埋在了这块石碑之下,同时立下了这块石碑作为提示。据说,后来有人悟出了其中深意,推倒了石碑并盗走了银两。现在这块石碑是重修的,意在延续这段人间佳话。</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顺古镇独特的公益建筑景观——洗衣亭,是由远走他乡的和顺男人为了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时免受日晒雨淋之苦而集资修建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洗衣亭旁边石碑上刻着碑文:“和顺前辈出国"走夷方",时刻挂念家中的亲人。为了家乡妇女洗衣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从清光绪年间开始,逐步沿河堤修建9座形态各异的洗衣亭。洗衣亭是和顺最独特、最温柔的公益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寸氏宗祠是顺古镇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它不仅是腾冲寸氏宗族的象征,也是和顺古镇八大宗祠中修建最早的一家。其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宏伟壮观。寸氏宗祠的大门显得与众不同,典型的南亚风格,“洋”气十足,与别家宗祠传统的飞檐斗拱、瓦木结构形成鲜明对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外,讲解员还带着我们参观了缅甸归侨翡翠大王寸尊福的故居福盛隆、和顺小巷内的大马帮博物馆、滇商馆、走夷方馆等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顺古镇不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侨乡。自400多年前起,这里的村民们就开始外出谋生,足迹遍布缅甸、泰国等地。这些华侨在外发家致富后,衣锦还乡,在和顺修建宅院,安顿家人,并出资建宗祠,由于大量华侨回乡定居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和顺古镇的建筑风格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保留完好的中国传统明清时期风格的老房子,同时也有融入徽派建筑、江南民居特色以及西方、南亚建筑元素的建筑。据统计,整个镇内共有1000座民居,其中清代民居就有100多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和顺古镇的最后一天下午,我和听雨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前往参观古镇内的另一处景点——爱思奇纪念馆。沿途,我们沿着野鸭湖畔前行,湖面上云朵的倒影随着波光轻轻摇曳,古镇的倒影清晰可见,湖畔的柳树随风轻摆,远处,群山连绵起伏,蓝天白云映衬下,整个景色如诗似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尽管旅游业不断发展,但令人欣慰的是,和顺古镇并未被过度商业化所侵蚀,古镇的原住民依然居住在这里,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游客们徜徉在古街小巷之间,既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又能体会到当地居民的热情好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顺古镇的众多牌坊上,镌刻着“内和外顺”、“和顺和谐”、“和顺顺和”等关于“和顺”的词句。这些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文字,传递着和谐共处、和睦共生的理念。愿这份“和顺”之情,伴随我们走过每一段旅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还额外参观了远征军纪念馆和国殇墓园,并献上了鲜花。在远征军纪念馆内,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它们生动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动人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壮。</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我们来到国殇墓园,眼前的景象令人无比震撼:一排又一排墓碑整齐排列,这里安息着无数为国捐躯的英烈。许多墓碑上还有游客留下的糖果、零食等物品,这些小小的举动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们的怀念和敬意。我和听雨也在其中两个墓碑上各放了一个橘子。据说远征军中很多战士还是孩子,他们本该拥有无忧无虑的青春,却在战火中早早地结束了生命。看到这一幕,我心中充满了对英雄们的敬仰,同时也深感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