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土人儿</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6018300</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绿皮火车,思绪万千。第一次有记忆的坐火车是六十年代末,随父母由东北去陕西“支援三线建设”的路途上,那时候很小,一路上懵懵懂懂就到了陕西略阳火车站。只记得出了火车站没有汽车可坐,父亲用自做的儿童推车,推着我和妹妹弟弟赶往目的地,“略阳县何家岩岭矿”。</p> <p class="ql-block">后来大点的时候才听说,有大批的响应国家号召的人,是在我们家到达的头一年就先行来到了何家岩磷矿筹建处。有的是旅行结婚坐着绿皮火车到来的,有的孩子就是在绿皮火车上出生的。这一路上的颠簸都离不开绿皮火车的辛勤输送。</p><p class="ql-block">记得刚到达何家岩时,当地物质匮乏,单位领导为改善职工和家属的生活,就会联系由东北,青海那边用火车输送带鱼、青海鱼到略阳火车站,从河南买猪肉、猪油、粉条、白菜、水果等,再由单位解放汽车,拉回何家岩岭矿,鱼是每个职工10斤,有些单身职工不要的,名额就送给了父母,猪肉是每个职工半扇,还有猪油等等,这些保障职工家属美好生活的优厚待遇,那样离得开火车的辛勤运输呢?</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父亲帮老家亲戚弄了一台缝纫机(当时的缝纫机是要有供应票的),父亲将缝纫机拆开,我们姊妹三人每人带一部分,由略阳火车站上了绿皮火车,当时的火车上特别拥挤,连卫生间里都挤满了人,没办法我们只好将缝纫机零部件放入座位底下去,低头看座位底下也是人满为患,为了缓解旅途劳累他们将报纸或者是一个床单铺在座位底下呼呼大睡,当时觉得他们好聪明 ,能够想到这样的好办法来缓解疲劳。一路上我们都是站的时候多,实在太累了就说个好话,和有座位的人挤挤缓解一下疲劳。在车上都不敢喝水,就怕上不了厕所,就这样一路坚持到了山西运城解州火车站下车,拖着浮肿的双脚将缝纫机送回了老家。这次经历比较深刻,对绿皮火车有了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几经风云变幻,工作调动来到了宝鸡,但对小时候生长生活过的地方(略阳县何家岩岭矿)却刻在了骨子里。经常会想念哪里,当思念不能排解时,就会坐上由宝鸡发往广元的那趟绿皮火车,回略阳何家岩岭矿,去和发小同学,同事们聊聊天,再品尝忘不了的美食热米皮、菜豆腐稀饭、核桃馍、羌族人的罐罐茶(一种美食)菜豆腐节节等等</p><p class="ql-block">身心满足再坐绿皮火车回返。</p> <p class="ql-block">宝鸡发往广元的绿皮火车,也是铁路通勤车,每天都会发车,坐上这趟列车感受一路的风土人情,每一站它都会停留,方便铁路职工上下班,也方便车站附近的山民背着背篓带着山货去县上或镇上赶集,现在这趟火车还在奔跑着,方便着沿线的百姓,但随着私家车和高铁动车的逐步增多,出行也就更加便捷,这趟火车也没那么拥挤了,而且还很干净,火车上也是吃的喝的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也很少坐这趟车了,但对它的记忆却永难忘记,更忘不了为修建这条铁路付出生命代价的2000多名烈士们。也忘不了守卫这条铁路的前辈们几代人的坚守,是他们用双手一掀一搞打通了北起陕西宝鸡,向南穿越秦岭到达天府之国成都。全长668.2公里,全线隧道有304座,总长84.4公里,桥梁1001座,总长约28.1公里,开工建设期间发生严重滑坡58处,崩塌272处,宝成铁路是中国最悲壮的铁路。是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打通南北的铁路、第一条电气化铁路。</p> <p class="ql-block">国家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铁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巨人、动车,高铁更加快捷便利,但绿皮火车这承载了半个世纪的铁路运输功臣,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