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无尽,枫叶有时(京都之城市漫游篇)

竹下悠然无心

<p class="ql-block">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p><p class="ql-block">——川端康成《花未眠》</p> <p class="ql-block">比叡山、高雄、大原~贵船、岚山,四日的山行中,安排了三天的citywalk,一则山林与城市景观穿插,避免审美疲劳;二则劳逸结合,以免身体疲倦。</p> <p class="ql-block">从平安时代起(唐宋时期),京都的城市规划和街道名称,便是从京都御所(天皇的皇宫 ,位于京都北部)向南依次排列,东西走向道路第几条大街就是几条,于是地图上平行着二条三条。。。九条大街。《源氏物语》里那个美丽哀怨的“六条妃子”就是居住在第六条街上的前太子妃。</p><p class="ql-block">元离宫二条城,又名二条御所,坐落在二条大街上,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类似北京故宫“前殿后宫”的布局,二条城拥有高大的城墙,以及双重护城河,第一道护城河内是德川幕府将军的办公场所“二之丸”,第二道护城河内则是将军及家人的生活区,“本丸”。</p><p class="ql-block">二条城见证了德川势力的崛起,丰成秀吉家族的臣服,天皇权力的被架空,开启幕府对日本全境的统治,以及最后一代(第15代)将军德川家茂顺应时代潮流,将朝政归还明治天皇(史称“大政归还”)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日本古装剧,经常会上演这一时期的故事,于是想着来看看实景。</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园子是东西合璧风格,大草坪,种些树木,许是没到樱花和红叶的最佳观赏季,这庭院既无西方花园的宽敞轻松浪漫,又无日式园林的精巧别致,<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起来不伦不类</span>。</p> <p class="ql-block">(内室禁止拍照,以下为网络及所购画册中的图片)</p><p class="ql-block">办公区金碧辉煌,有着办公大楼类似的特征,高大,堂皇,肃整,但也无趣。</p><p class="ql-block">每间接待室陈设类似,只是所根据接见来宾的身份高低,以及关系的亲疏程度,来确定到底是外间还是内间进行会晤。</p><p class="ql-block">那些四壁以金箔为底色,绘制着老虎和老鹰,带着威仪和胁迫感的,那是用于会见外臣的,明晃晃的摆阔+秀肌肉,将军面前不许放肆。</p><p class="ql-block">树林图案的,那是接待天皇使臣用的,咱们树林子里头平起平坐唠唠嗑,休想靠着天皇帽子来压我一头。</p> <p class="ql-block">金箔四季花鸟的呢,那就是自家兄弟了。大家别拘束,聊点轻松的,春夏秋冬花卉争奇斗艳,名禽飞舞,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还是将军私人书房的障壁画。没有了金铂画晃眼且略带俗气的富丽堂皇,也没了那些远近亲疏的政治暗语,全都是狩野派远淡清虚的写意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或许,朝堂公务之外,将军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渔樵之乐在于山水之间的归隐梦。那些闲看南来无数雁,共明月宿芦花的浪漫与悠闲自在。</p> <p class="ql-block">“后宫”本之丸需官网提前预约方可进入。以现代居住标准来看,房间矮小逼仄,化妆更衣间居然只有一间。</p><p class="ql-block">倒是推拉门上的障壁画值得一赏。也许这宫闱之中什么都有,唯独没有远方和童话,于是在四壁画上墨气氤氲的山水,任思绪飞逸于她们无法企及的浪漫诗意的他乡。</p><p class="ql-block">这边厢,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转头那边厢岁月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p> <p class="ql-block">出二条城,前往心心念念的京都国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京都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明治中叶时期建造的法式文艺复兴风格的博物馆,红砖砌墙就的巴洛克式建筑。</p><p class="ql-block">明治初年,在欧化主义和“排佛弃释”的浪潮中,轻视、破坏文物之风盛行。为了保护那些神社和寺庙中的文物免遭破坏,1889年,当时的宫内省决定在京都设立博物馆。没想到,破四旧的浪潮,也曾席卷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 本怀着无限期待,欣赏馆藏绘画,还有织物,可惜被告知,展馆维修中,常设展览已闭馆多年,目前只有特展。来都来了,于是去看了法然大师(日本净土宗开山祖)的相关特展。</p><p class="ql-block"> 走出展厅,恰落日时分,喷水池旁,罗丹的思想者在西天晚霞的陪伴下,陷入千古沉思。</p> <p class="ql-block">京都的旅行攻略,尤其旅行团路线,总离不开二年坂三年坂祇园清水寺伏见稻荷神社这些打卡地。的确,这一路景点紧凑,如果时间急需要快餐式游览京都的话,这是个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既然是打卡地,自然有打卡地的显著特征——拥挤。</p> <p class="ql-block">这摩肩接踵的人群直接让我进入了缺氧犯困模式,甚至是陷入沼泽地呼救却无人应答的绝望和窒息感。因预约了下午两点半的京都御苑仙洞御所的参观,于是决定从二年坂经八坂神社、平安神社,沿着琵琶湖的水道两岸,徒步前往京都御苑。</p> <p class="ql-block">路遇一对婚纱照的日本新人,俊男靓女,新郎身高约185,新娘170上下,是本次旅途中所见颜值最高的一对。新娘拍单人照时,新郎闲立一侧。前往夸赞新人的美貌和风度后,要求为其手机拍照一张,新郎大方应允,留下他俩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正赶上孩子们过“七五三节”,他们3岁、5岁男孩和3岁、7岁女孩,穿上传统和服,跟随父母到神社祈福,祈求平安健康、快高长大。</p> <p class="ql-block">一般参拜结束后,父母通常都会给孩子们买千岁糖。平安神宫里的千岁糖,精致漂亮,造型各异,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神宫门外是运动场。周末,青少年正在举行棒球(soft ball)比赛。球场外草地上,红叶飘洒,市民在树下休闲野餐。</p> <p class="ql-block">即便周末,生活区街道亦行人甚少,安安静静,干干净净。金色银杏在秋风中兀自飞舞,绚烂。</p> <p class="ql-block">鸭川千百年来静静流淌,见证着这座古都的传统与现代。</p> <p class="ql-block">鸭川边,一群老人骑车来沙堆玩球,时光静好,岁月如斯。</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御花园——京都御苑,如今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京都御苑里的仙洞御所,最早是太上皇的宫殿,退位了,该享受神仙日子了,住的地方自然也就是“仙洞“了。</p><p class="ql-block">如今整个御所只有大宫御所作为天皇、皇后、皇太子以及皇太子妃回京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仙洞御所的参观,需要提前官网预约。分批次,由讲解和安保人员随同入园。</p> <p class="ql-block">仙洞御所免费游览,且提供多国语言讲解器,以便听不懂现场讲解的外国游客,更深入了解和体会这皇家园林之瑰丽。</p> <p class="ql-block">京都御苑外的街道两旁商店和建筑,均颇有来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茶叶店,各式古董店、旧书店,神社,比邻而居。</p> <p class="ql-block">一路信马由缰,逛到了本能寺,改变日本历史的“本能寺之变”曾经在这里发生。沉睡在历史书上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他们的辉煌与陨落,那些刀光剑影,曾经真实地在这座古都上演。那些故事,遥远缥缈,却又似乎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京都首站比叡山之行,乘坐坂本缆车下山至滋贺县时,曾专程去附近打望日吉大社和旧竹林院的红叶状况。</p><p class="ql-block">周末,特来此躲清静。</p> <p class="ql-block">比叡山有一座琉璃光院,每年仅限红叶季开放几周,令游人趋之若鹜的是窗外的红叶与浮光掠影。。。</p><p class="ql-block">琉璃光院每日限流,需提前网上预约,门票价格不菲。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分批进入后,限时参观,人群里对着经典镜头一阵快门咔嚓,匆匆出局,下一波游客继续鱼贯而入。</p> <p class="ql-block">其实,大可不必去琉璃光院凑热闹。就在滋贺县坂本缆车站旁,也有一座可与琉璃光院比肩的旧竹林院。类似的景观,无需拼抢,无人催促,可无限时细细品鉴。</p> <p class="ql-block">旧竹林院入园处,屋檐下摆着一张桌子,有穿和服的接待人员。记得前往说明自己需要参加茶道仪式(茶社好做提前安排和准备)。</p> <p class="ql-block">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比叡山天台宗开山祖)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大社的旁边(旧竹林院比邻日吉大社),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因此,在这里举行茶道仪式,再适合不过。</p><p class="ql-block">茶道不仅是一种仪式化的活动,还与自然界的季节变化紧密相连。在不同的季节,茶道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茶室的玄关,陈设着鲜红的果实,在幽暗光线的衬托下,透着一份秋日的岑寂与玄幽。主人邀请我们在签名簿上留下姓名,简单寒暄,了解你名字的含义(事后猜想,他为客人挑选茶碗,可能就是凭着这个印象)。可惜我的名字笔画实在复杂,他不认得。</p> <p class="ql-block">茶室装点得分外洁净,雅致,恬淡。插花、挂画、品茶,日本古时的三大雅事,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这场茶道仪式一共六位客人。茶道师点茶、煮茶、冲茶、献茶,优雅流畅一气呵成。品茶后,大家一起欣赏各自的茶碗。整个过程中,充满清寂和敬之感。有位老师傅,全程在一旁介绍他们的茶道流派,以及根据每位客人的特征,为我们挑选的他亲手烧制的茶碗(我的茶碗是橙色绞胎纹,估计是为了和我的上衣颜色呼应)。</p> <p class="ql-block">茶点是应和季节意味的枫叶🍁形状点心,还有一盒糖。</p> <p class="ql-block">粉色,香芋、浅咖,三种淡雅色调的糖块,入口即化。</p> <p class="ql-block">糖盒是手工折纸的艺术品,拆开后,盖子和底座分别是一张白纸。这样的精美杰作,在我学会这手艺之前,绝不舍得拆,干脆带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只可惜,我实在不习惯这跽坐的坐姿。一开始,还能和其他日本客人一样,规规矩矩像模像样端坐。可是不一会,脚背开始发疼,只好偷偷重心前移,可这样一来,就成了跪着了,比隔壁客人高出一大截,实在是唐突,只好又悄悄坐下。这回选择不直接坐后脚跟上头,而是斜坐垫子上,用裙子盖住双脚进行掩饰。可这扭着身子歪坐着总觉别扭,左边坐一会就开始难受,又挪右边去,如此反复,只差抓耳挠腮。</p> <p class="ql-block">茶道师的老师,一位头发花白温婉如兰的老人,也出来和客人会面,感谢大家的光临。当得知我来自中国时,她非常真诚客气地说,希望下次再来,由她亲自为我们服务。</p><p class="ql-block">最后,众茶道师与客人相互拜别,主人热情相送,在门前挥手告别,直至消失于彼此视线。</p> <p class="ql-block">旧竹林院隔壁的日吉大社,最有名的景观是深秋时节参道两旁的三千余株红枫,可惜来早了,此行未能幸会。若再推迟三五日,定是霞光满天。</p> <p class="ql-block">在日吉大社祭祀的山王权现,其神使以“神猿”之名而为人所知。山王权现不仅是太阳神,同时也是比睿山的山神,神猿象征着替人消灾解厄。不巧大雨忽至,神猿的相关仪式还未开始,便仓促收场。</p> <p class="ql-block">出日吉大社,天气逐渐好转。马路两旁神社林立,道路尽头是烟涛微茫的琵琶湖,日漫里经常看见的场景。如果有时间,滋贺县值得细嚼慢噎。下次吧,下次,总会有机会。</p><p class="ql-block">城市漫步的见闻,山林畅游之野趣,人文与自然的辉映,都是旅途中的珍贵回忆。我们笑着说再见,在心底默默期待下次的重逢。</p> <p class="ql-block">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p><p class="ql-block">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p><p class="ql-block">——朱放《题竹林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