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百年华诞

邨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月28日孔子诞辰日,母校百年华诞,我在北京,没能回去。</p><p class="ql-block"> 其实,7月中旬我就回去了。</p><p class="ql-block"> 1970年2月,老君殿小学毕业的我,在老君殿小学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刚开始是教音乐美术,后来教数学,教农知,再后来就教初中语文了。</p><p class="ql-block"> 我初中只读了一年,初六八,刚上一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再没上课读书,也没有参加轰轰烈烈的革命行动,我属于黑五类子弟,参加红卫兵不够格,所以没有闹革命的命,上不了那个台面。</p><p class="ql-block"> 当时,学校有个“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有这方面的特长,所以批准加入了,下农村给贫下中农演节目,努力表现,非常卖力。活动参与了,红卫兵最终也没当成。</p><p class="ql-block"> 1979年,我带语文课的那个毕业班,升高中考试成绩竟然出人意料的好。我当年也考取了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当时学校领导还说我高考复习影响了教学,这哪里是复习,我就没上过高中,我是和学生一起学习,他们考高中,我考大学。用现在的话就是有点不科学!</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矢,一晃45年过去了,同学聚会,我受邀就回去了,同时也知道了今年老君殿小学建校100年了,要举办百年校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君殿小学和我渊源颇深。</p><p class="ql-block"> 一百年前的1924年,我们村张氏二房的前清秀才开明人士张灿先生牵头募集钱物修建校舍,创建了老君殿小学。</p><p class="ql-block"> 校址在黑泉沟岔。校门外,黑泉沟河与淮宁河交汇处西北角有个特别巨大的砚台,高约两丈,直径四五丈,远远望去,犹如蘑菇,又似盛开的莲花。风水先生说,这地方出人才!</p><p class="ql-block"> 1926年,该校成为清涧县第四高级小学,其时李宗白、马瑞章等共产党员在此执教,同年共产党员李宗白就任校长。</p><p class="ql-block"> 1927年学校成立了党组织,翌年4月,扩建为中共老君殿区委。以学校为阵地,传播进步思想,点燃革命火种。如曾担任辽宁省纪检委常委的封营荣和担任西北局财政处长的封营书,都是在老君殿小学上学时入了党。可见,百年的老君殿小学传承着红色基因,纯洁的红色血脉是老君殿小学薪火相传蒸蒸日上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1958年,学校迁到我们张家坪村,校舍在杏树峁下高叔祖清光绪甲午科解元张瑚树祖宅。1960年迁入老君殿镇楼子坪至今。</p><p class="ql-block"> 而这里,原来是我们家临街的客栈,谢子长闹红时做了区政府,这次扩建,把南边的10亩水地做了操场。</p><p class="ql-block"> 我在这里上完了小学,还在这里做了9年半民办老师。记得院子里有一口井,是老君殿镇过去仅有的三口水井之一。有一年,父亲告诉我,这井是我的爷爷开的,还做了井台。</p><p class="ql-block"> 我上小学时,校长是刘文业,我当老师时,校长是刘文业,刘文业校长也是在老君殿小学上的学。他的同班的前三名同学,第一名张福星,我叔祖父,考上了榆林中学,之后又考上了国立西北大学。后来是西安外国语学院教授,全国七所院校英语专业教材主编。第二名就是刘文业。第三名乔文秀,我舅父,号“南川痴人”,一辈子当老师,做先生,是西川南川秀延川三川名士,享誉城乡的民俗专家。</p><p class="ql-block"> 你说,这老君殿小学跟我有渊源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所学校百年华诞,是大事,欣事,好事,都说难得,应该倾情鼎力举办。真的操办起来,实属不易,也许是好事多磨吧!</p><p class="ql-block"> 学校提议举办,政府有人有异议!</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不办能不能?这也不是硬性任务,不是正常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建校一百年,已经是解放前的事,合适不合适?再说,那时候是清涧县,我们老君殿镇现在属于子洲县!</p><p class="ql-block">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在哪儿都有如此的官员领导,让你哭笑不得,无可奈何。以他们的高见,北大清华不只是解放前,还相关大清王朝呢?也不该讲百年传承。</p><p class="ql-block"> 甚至主管部门也不支持!</p><p class="ql-block"> 好在有百年的积淀,百年的传承,校庆活动得以放行,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不给经费,不能出事。</p><p class="ql-block"> 不阻止就行,事情本来要自己干,正确的有价值的事更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是那次初中同学毕业45周年聚会,我们见面了,吃酒了,拉话了,我也表态支持了!</p><p class="ql-block"> 顾问我就不担任了,可以出出主意,把把关,具体的还可以做点文字工作。</p><p class="ql-block"> 比如邀请信,我是当仁不让,操刀立就。如左。</p><p class="ql-block">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金风送爽,杏坛流芳,山山洼洼的信天游把丰收的喜悦传唱。中秋皓月,银辉万里,天南地北的学子们在不同的岗位闪光。您可记得黑泉沟岔的砚台,您可记得老槐树上的大钟,您可记得窑洞校舍的油灯如豆,您可记得重耳川千百年历史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经过风风雨雨,沐浴朝霞雨露,经过站起来,步入强起来的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高歌猛进捷报频传实现中国梦的凯歌声中,母校迎来了百年华诞。</p><p class="ql-block"> 建校伊始,遵循的就是求知重德,流淌的就是红色基因。一百年来,一辈辈的老师,一批批的学子,前仆后继,薪火相传,得以成为三川名校,声名远播。</p><p class="ql-block"> 新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坚定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焕发出时代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走出校门奉献国家的你们,是学校的骄傲,祖国的栋梁!</p><p class="ql-block">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不管走到哪里,我们望着共同的月亮,我们都是老完小的学子,我们是校友。</p><p class="ql-block"> 回来吧 ,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举办“同行百年,筑梦未来”校友联谊会,诚邀各届校友,畅叙母校情,追忆同窗谊,群策群力,添砖加瓦,让母校更上层楼,再创辉煌!</p><p class="ql-block"> 老君殿小学校庆筹备小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编撰了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 百年校庆赓续革命传统</p><p class="ql-block"> 千秋鸿基培育国家栋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事情定下来了,大家群策群力,紧锣密鼓,虽然时间有点紧,经费有点欠缺,还是如期举行,比较成功。</p><p class="ql-block"> 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担任各级领导的有,从事教育科研的有,从军执法的有,一生务农的有。其中不乏省部级高官和国家级专家学者。有的年逾八十,还是从天南地北不远万里回到了母校,据说非常感人。——因为我没能回去,遗憾的只能说据说!</p><p class="ql-block"> 如78岁的校庆顾问原延安市档案局局长刘雄飞回母校参加了校庆,还讲了话。他是刘文业校长的长子。老君殿小学建校百年,1958年出了唯一的一次大事故,窑洞塌了,伤亡20多人,刘雄飞是五个幸存者之一。他的返校,他的讲话,就特别有代表性,特别有意义。本身就是薪火相传者,就是事情亲历者,就是事业发展壮大者。</p><p class="ql-block"> 顾问之一的著名律师朱占平先生也有精彩的发言,极具代表性。</p><p class="ql-block"> 学校创建者张灿的后人也特邀出席 ,并讲了他们的心路之旅,感动了大家,获得了好评! </p><p class="ql-block"> 我为自己出点子得以实施而高兴,为自己能尽绵薄之力而欣慰。</p><p class="ql-block"> 也有遗憾,自己没能回去,还建议请我上小学时的老师我当老师时的主任李志明先生,不知何故,没能出席。他家就在镇上。</p><p class="ql-block">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努力吧,只争朝夕!</p><p class="ql-block"> 七律一首抒怀:</p><p class="ql-block"> 百年校庆忒牵心,</p><p class="ql-block"> 万里关山万里云。</p><p class="ql-block"> 巨砚墨香滋四小,</p><p class="ql-block"> 杏坛果硕焕三新。</p><p class="ql-block"> 修身治国无新旧,</p><p class="ql-block"> 立德育才有古今。</p><p class="ql-block"> 赤子欣圆中国梦,</p><p class="ql-block"> 神舟响彻沁园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文校庆活动的三幅照片,由我原同事曾担任老君殿小学副校长的惠思元先生提供,特此感谢!)</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