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萧萧梧叶送寒声,三尺讲台付深情。为迅速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学校设立了师徒结派互助学习平台,我有幸成为乔艳玲老师的师傅。</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师傅冯珍老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结构层次清晰,教学课件精心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古诗的教学要领: </p><p class="ql-block">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p> <p class="ql-block">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上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整个教学,目标定位明确,层层设置,步步晋升。</p><p class="ql-block">第一步,课堂伊始,疏通了古诗的意思,此为表层解读。</p><p class="ql-block">第二步,旨在体味古诗之意味,此为中层解读目标。黄老师精确地抓这了这首古诗中的诗眼一个“悲”字,上承金兵蹂躏百姓之残暴,下启遗民苦盼王师之悲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冯老师引领学生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体悟了诗句的情味,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像。</p><p class="ql-block">第三步,旨在挖掘古诗之意蕴,此为深层解读。通过课外的陆游古诗的搜集延伸,体味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一处的引读较之上一目标的引读来得自然,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徒弟乔艳林老师《小岛》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来落实阅读提示的学习目标。首先,视频导入能较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对小岛的神秘产生好奇。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围绕设计的任务。 反复阅读,以读促悟:通过反复阅读印象深刻的片段,特别是20-35自然段,通过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内容、边读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小组合作讲故事,从而深刻体会人物形象,感受战士关爱将军,将军体恤战士的情感。最后让学生回报课前搜集到的海防战士的相关资料,与课文中战士们克服困难在海岛上种菜的故事相结合,进一步体会海岛上生活的艰难,体会海防战士的爱国情怀。 指导学法,练习复述:在讲故事环节,我首先提醒学生复述不是简单机械的记住课文内容,而是在理解吸收内容的基础上讲述和转述原文的内容,并给予了学习支架,让他们更好的较好讲好故事,汇报交流时,也给了评价标准:(1)用将军的口吻讲述,人称应为第一人称;(2)加上必要的动作、神态。最后加入了近期的“东风A_41洲际导弹视频”和“神舟十九号”视频结束本课的学习,将强国深入学生内心。</p> <p class="ql-block">师徒结对形成了教学互助和教学合力,鼓舞着每位教师在思维碰撞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师徒公开课,推动着各教师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