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汽球打门球

笔耕不醉

<p class="ql-block"> 骑着汽球打门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曹全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执着的爱好和全身心的投入,可以横扫一切生活中的雾霾。</p><p class="ql-block"> 一一我的座右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了社会。"此话不假。</p><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份,经同学引见,我认识了门球,并加入了该门球俱乐部。与这个群体社会接了轨。</p><p class="ql-block"> 按理说,退休后能找到一个玩耍、开心的地方这是好事。</p><p class="ql-block"> 开始的一个月确实很开心,也很热闹。每天早晨7点多到场练球,上午10点回家,下午2点多到场,5点回家。大伙儿开开玩笑,晒晒太阳,流流汗,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身体是灯,锻炼是油。要想灯里有油,那就爱上打门球。</p><p class="ql-block"> 出于对门球的好奇,我查阅了一些有关《门球说》的资料,做了一些功课。</p><p class="ql-block"> 门球的起源地是法国,最早被称为“槌球”。13世纪,门球传到英国,随后在17世纪传到苏格兰和意大利。20世纪30-40年代,门球传入中国,当时称为“槌球”或“门球”。</p><p class="ql-block"> 门球于1947年传入日本,经过铃木和伸的改造,成为一项集智力性、体育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活动。上世纪80年代,门球再次传入中国,并得到大力发展。</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门球的逐步认识,我发现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门球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即要姿势正确、动作优美,又要有敏锐的观察、精湛的技艺。当然,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撑了。</p><p class="ql-block"> 望着人们随心所欲的握杆手法、千奇百怪的打球姿势,门外汉的我主动承担起了从百度查寻理论资料的任务,并建立了一个理论指导群,以服务于大家。因为我们的教练是两位80多岁的老者,二十年前他们的打法,与2015年的新规不一样,和2023年修改过的新规更是不一样。虽然教的辛苦,但对于我们这些理论"饥渴者"来说,严重"缺食"。往往出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理论技巧发在群里了,又出现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二、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p><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我们这里有人打过门球。体委组织,离休干部才有权利参加,门槛很高。</p><p class="ql-block"> 如今门槛低了,参加的人各式各样:有机关干部,有企事业退休人员,有自由职业者;有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学历人员,也有知识所限初中毕业人员,更有反应快和反应慢的差别。本来一点就通的事,出现了三种情况:马上理解了,停动一会儿理解了,提住耳根理解不了的。如此一来,事情就多了,矛盾也就产生了。</p><p class="ql-block"> 三、打门球的目的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有的是即锻炼身体,又要学一门打球的技术,玩出花样,玩出技巧,进而提高兴趣来;有的从属为了锻炼身体,活动筋骨,有个说话的地方;有的只是过来为混个脸熟,过过场而矣。</p><p class="ql-block"> 四、无组织无纪律,我行我素</p><p class="ql-block"> 其实最要命的还是无组织无纪律、我行我素。</p><p class="ql-block"> 俱乐部成立初期,请了两名八十多岁的教练。一开始人们对门球无知,也好奇,还算听教练的。后来从网上学的多了,指责教练的声音也多了,并且不分场合。而门球组织者本身也是"门外汉",这就问题来了:</p><p class="ql-block"> 训练没有计划,狗吃刺猬无从下手;</p><p class="ql-block"> 打球姿势随心所欲,咋舒服咋来;</p><p class="ql-block"> 基本要领没掌握,探讨高难度击球法;</p><p class="ql-block"> 互相不服,打好一个球认为自己就是高手;</p><p class="ql-block"> 对抗练习中满场乱窜,男女老少齐插嘴,吵闹声盖过裁判员和教练员。等到裁判员喊号后,击球员还不知喊谁,就差裁判员拿着球找着击球员,递给槌子,并告诉她:"往那儿打。"</p><p class="ql-block"> 球场规则形同虚设,球不跟人,读秒惹人。裁判稍习,教练不听。东张西望,击球抽筋。嘻嘻哈哈,比较闹腾。摇头晃脑,充当二楞。场外矜持,入场铁硬。</p><p class="ql-block"> 更有甚者, 小小的门球场,几个人围成半圆型,将击球员及球围于其中,象"斗地主"一样指着球喊道:"打2号球"、"打5号球"、"打8号球",惹的击球员脸红脖子粗说一句:"到底打哪个球?""𠳐"一槌把球打偏了,最后无奈地叹息一句:"唉,喊的人头也大了。"</p><p class="ql-block"> 还有,场上皆裁判。指责裁判是家常便饭。以为嗓门一高,能喊:"一门得分、二门得分"就是裁判。殊不知,裁判必须懂得38种犯规、十二种裁判手势、动作规范、口齿伶俐、声音洪亮、果断处置的道理。况且,正规裁判必须有裁判员等级证书。一个好的裁判,在赛场上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再有 上了场,谁都是教练,打球自成一派,我想往哪打就打哪。球不跟人,满场乱窜。高手打球是"指哪打哪",这些人是”打哪指哪"。论个人技术,两三个月的不正规训练,连一、两米的闪球、三、五米的顶球,六七米的送球都没有准头,喊着嚷着要打对抗。</p><p class="ql-block"> 真是 唐王乱点兵,喊成一哇声。胸无点墨水,方向各不同。</p><p class="ql-block"> 土匪窝里还分大哥、二哥呢,这里全部是大哥,我想咋做就咋做,我想咋说就咋说,我的球场我做主。整个球场即不是区小队,更不是整编后的县大队,从属一群二土匪。真成了门球"剧乐部"了。真没意思!</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门球队就像骑着汽球打门球,飘的老高,虚的不着地。</p> <p class="ql-block">  格力集团总裁董明珠有句话值得一品:</p><p class="ql-block"> "不按规则办事是霸道,我们有规则。"</p><p class="ql-block"> 人最可怕的是即无知,又霸道,不按套路走。纵观我们这个俱乐部,真是一个"无组织、无纪律、无规则"的"三无"俱乐部。</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有一些好的,想学些打球技能。他们三五成群,自我结队,潜心研究,深入探讨,渴望提高自己。有划距离的,有帮助盯球的,有递球的,有瞅正的……。小范围形成了一个研讨群。在互帮互学中找到了乐趣。本来嘛,门球具有观赏性,打一手好门球,即能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又能提升自己的知名度。</p><p class="ql-block"> 有人好心劝我:"什么也别管,打好自己的球就行了。何必念叨他人呢?"</p><p class="ql-block"> 环境不好,又磨时间,自己能打好球吗?</p><p class="ql-block"> 劝别人的人,反倒被人劝。是哪儿出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何求。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没有几个好的队友,没有多条规则的遵守,何以称得上比赛?乌合之众终究会作烏兽散,不长久。</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很欣赏网上或外来的打门球高手。</p><p class="ql-block"> "人家那个擦边球打的真好,八九米的距离一个薄擦过来,把对方球全打出界外了。"</p><p class="ql-block"> "看那个女的,跳球打的多漂亮。自球打中他球,又跳过他球过门,形成两杆球,啧啧,真厉害!"</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临池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p><p class="ql-block"> 聪明的人,应该把时间花在苦练上。</p><p class="ql-block"> 然而,一种泄气的话也随口而出:、</p><p class="ql-block"> "唉,我们不行。三米的顶球也打不准。"</p><p class="ql-block"> 等到有人从理论和数据上给解释时,又说道:</p><p class="ql-block"> "你看,又显能呀。连我也不如还教人了。"</p><p class="ql-block"> "又刷存在感了,用他教了?"</p><p class="ql-block"> 一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氛围,被奇谈怪论淹没了。反而"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占了上风。门球组织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气得不到支持,歪风邪气倒是默认。这到底是个什么队伍呀。</p><p class="ql-block"> 罢、罢、罢,劝不了别人劝自己。认知不同,不说不争,三观不合,浪费口舌。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p><p class="ql-block"> 我闭嘴了,一付与我何干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其实,如果能有组织、有计划的从握杆、站姿、摆槌基础开始练习,逐步从一米、二米直至五米的顶球练起,半年之内练好直顶、闪击、送球到位,突破入门、菜鸟、初级、中级、高级五个阶段,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沉下心来勤学苦练,打一手好球那是有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我很羡慕夫妻档门球选手,两人生活里的磨合,成就了球场上的心有灵犀。加上一手过硬的个人技术、精妙的战术配合,不赢球,天理不容。就象我们的远方教练李海鹰女士与其丈夫范先生,多次斩获门球比赛冠军,那就是我们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相比之下,那些二杆子们各怀心事,不受约束,嘴头子铁硬,个人技术习软,一群羊来,一窝蜂去,乱糟糟的做法,真让人对我们这里门球的未来担忧。</p><p class="ql-block"> 有人又说了:"一娘生九种,何必硬强求?"</p><p class="ql-block"> 要我说:你是鸽子就下鸽子蛋,是驼鸟就下驼鸟蛋。不要鸽子想下驼鸟蛋,异想天开。</p><p class="ql-block"> 体育比赛,是竞技比赛,即讲求规则,又要求技术。即使门球打球不是快节奏,也不会给你放开马玉涛的歌:"马儿啊,请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那欢快的歌声听个够。"等你听够了,一场球也打完了。更何况还有一句名言:"耽误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两样。"所以,找准自己的位置,方能自己不尴尬,别人也不尴尬。</p><p class="ql-block"> 都是上过班的。一个单位是歪风邪气占上风,还是遵章守纪、循规蹈矩,取决于制度。搭戏台子固然重要,但戏班子更重要。戏园子再搭的漂亮,唱戏的唱不出好戏,那也是塌班。没有戏台,只要戏唱的好,打土摊也耐看。</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期待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希望有一个能互相切磋的环境,盼望有一个赏心悦目的打门球环境,把我们的身体锻炼的更健康,让我们这个群体社会更加团结,更加吸引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