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学校的毕业典礼。张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坐在第一排,我带毕业生参加典礼,坐在一楼的最后一排。我把目光穿过茫茫人海,将手机的镜头拉近再拉近,遂看到了他的后背,记忆随着镜头也被拉长,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那时,他坐在我前桌,天天面对着的也是他的后背。</p><p class="ql-block"> 镜头里站在讲台上的他,白色的衬衣,蓝色的领带,帅气又明朗,款款而谈,铿锵有力,不卑不亢,我脑海里闪现出二十年前他的模样,努力,勤奋,深邃的眼眸却总带着些许卑微,走路还有些驼背;他不标准的普通话在诺大的体育馆回响,我看着大屏幕,额头两边的白发若隐若现,想起他在开车回老家的路上说的那句话"开车不到三个小时就能走出来的山沟沟,我却用了二十几年”。这二十多年除了增加了不少白发,还有知识和阅历沉淀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的他和眼前的人来回反复在我眼前轮回闪现,不觉湿了眼眶,我努力在学生的调侃中报以微笑收回眼泪,可是,岁月却打眼前走过,很多事物沉淀,消散后,留下来的印迹愈加清洗深刻,如同刚洗出来的照片一般。我深知从一个自卑的少年到如今能在上千人的场合洋洋洒洒的讲话,付出的不单单是那些白了的头发。</p><p class="ql-block"> 即便是在二十年后,仍然有个画面在我脑海里,一次次回放:在县一中那栋旧楼四楼窄小而幽长的楼道里,新生教室的门还没开,来得早的高一新生站在涂了半截淡绿色油漆的墙边,楼道的尽头是一扇小窗,下午的阳光没有照进来,楼道里暗暗的,我倚墙站在高一八班的后门旁边,对面是七班的前门,身上穿着妈妈给我新买的一套咖啡色的衣服。不经意的抬头,看到了对面站着一个安静但眼神很深邃的男生,心里想,这个同学好眼熟,却从未想到的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高二的时候,我们的教室从四楼搬到了一楼,可能是校园里面树太高的原因,一楼的光线居然比四楼要好,座位两周一轮换,一学期总有几次会换到靠窗户,我时常在上午自习转过头时被贴在窗户上观察教室情况的盘银老师吓得一激灵。一年又一年,很快到了高三,换了兆阳老师,他喜欢抽烟,当我闻着烟味越来越浓或者看到一撮烟从远处飘过来时,就知道兆阳又来视察自习了。对于没那么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人来说,高三的生活没有那么枯燥或者乏味,当然,那个年龄段的孩子能有几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所以,经常会有被教导主任抓典型的时刻,经常会在周一学校开大会时被整班通报批评的时刻。那时候,流行在课间踩牛奶袋子,喝完牛奶的塑料袋吹的鼓鼓的,将口子封住,一脚踩下去跟放鞭炮一样,尤其是几个人连起来一起踩的时候,经常将课间趴在桌子睡觉的同学吓得抬起睡意朦胧的头,不知所措,生气却又无可奈何。那时候,跟踩牛奶袋子一样,起哄也是常有的模式,看到哪位同学穿了新衣服,要起哄;穿了新鞋要起哄;男女同学一起进教室也要发出~嗷~嗷的起哄声。所以我值日的某一天,忘了什么原因,他去帮我打扫校园,打扫完的时候已经快上课了,课外活动结束的同学全都回到教室等着上午自习,当我们俩拿着扫帚一前一后踏进教室门的时候,就突然发出了喧闹声~嗷~嗷~时至今日,我都想起来从讲桌至教室后面放扫帚的那段短短的距离我满脸发烫的走了好久好久。</p><p class="ql-block"> 上了大学以后,张老师更新QQ空间动态"有个人陪伴,日子过得踏实"。我的舍友羡慕我每学期都有人等到凌晨帮我选课,有人帮我打水,风雨无阻。每次外出我都会有一个小礼品,一个心形的小镜子,一盒心形的德芙巧克力,一个可爱的小挂件。。。。。。虽小却温暖欣喜。</p><p class="ql-block"> 2014年,在济南辗转一段时间后,我回到了兰州,张老师进入寒旱所读博,那是最窘迫的一年,一个失业,一个即将上学,幸运的是所遇皆良人,他的一位老师帮他解决了学费问题,我的老师帮我解决了工作问题,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那一年住在和别人合租的老破小里面,冬天没有暖气,经常半夜起来接水,因为水压太低,只有凌晨的时候才有水,水桶水盆都接满后再去睡觉,如果要洗衣服也只能熬到半夜洗。</p><p class="ql-block"> 2015年,捉襟见肘的日子好像过去了,我时不时跑到周边地市出差,写报告也越来越上手了,挣得相对多了,至少不用节衣缩食了,所以换了一个条件好一点的房子,至少可以正常生活了,我喜欢把房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偶尔还可以邀请好朋友来家里吃一顿家常饭。这一年,他好好读书,我好好上班,时不时出去吃一顿自助,拍几张照片嘚瑟一下,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在各自的工作中努力着。</p><p class="ql-block"> 2016年的某一天,中午吃过浆水面,心血来潮的两个人说去领结婚证,一人骑了一辆自行车,经过路边正在做活动的五洲马店。买了两件红色情侣衫,在店里换好后直奔政务大厅,现场拍照领证后抽号就骑车回各自的单位上班了。这一年,我胆结石复发的频率越来越高,经常凌晨疼的去医院输液,在省医三楼的输液室,他耐心的陪我很多次后,我们选择做手术,在家属签字那一栏,他写上了他的名字,我觉得这就是结婚的意义之一吧,我们彼此多了一个亲人。</p><p class="ql-block"> 2017年,他紧张的准备博士毕业论文,我却发生了意外住院,他一边照顾我一边写论文,直至六月答辩以前,每晚都是凌晨三四点回来,早上六七点出门,不难吗?难,可是再难也过去了,不是吗?毕业后,张老师回到了上大学的地方工作,我们搬到了学校的公寓,算是稳定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2018年,我继续在城关上班,每天花三四个小时上下班,但是,晚上下班回来就会有可口的饭菜,早上出门饭盒里是头天他给我提前装好的午餐。尽管这样,我还是在年底离职了,做了差不多一年的待业人员,在这期间,我尝试考研,最后以失败告终。</p><p class="ql-block"> 2019年年底,学校有了政策,可以解决家属工作,我很开心,开心的一点是我又可以有寒暑假了,还有一点是我们可以一起上下班了。我又开启了我的"书童"模式,晚上他在办公室加班,我在办公室看书追剧,日子过得轻松惬意。</p><p class="ql-block"> 2020年,疫情开始了,时不时居家上班,催生的声音时不时在耳边,我们决定要宝宝。</p><p class="ql-block"> 2021年,两个人的生活变成了三个人的日常,每天都会给肚子里的宝宝讲一讲故事,普通又温暖,当然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宝宝,我是爸爸"。</p><p class="ql-block"> 我有时候觉得婚姻就像两个齿轮,总是要调整频率才能适应生活不断变化的节奏,当然调整过程中少不了争吵,抱怨,妥协,最后以适应新的节奏收尾。孩子出生以后,我们的生活模式就需要重新磨合,我很大一部分甚至全部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张老师依旧热爱工作,所以,在好几次小孩子感冒发烧他又出差的夜晚,我一次又一次的扩大了我的包容性,要知道有小孩以前,在医院看到一个女人带小孩看病我会觉得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可是现在看来很稀松平常。我时常跟张老师说"我感觉和你妈生了个小孩",他会瞪我一眼,表示抗议,其实他也深知两个原本陌生的女人因为爱了同一个人互相妥协尽心尽责去减轻他工作意外的压力,付出了很多。人有时候就很矛盾,一方面抱怨他没有时间顾家,一方面又理解心疼他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纱窗洒了进来,照得半空中的尘埃闪闪发亮,他们就像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一般,时不时把我们带回过去的岁月。我会记得二十年前我们的模样,也会期待以后每一天不一样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纸短情长,行文至此,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过去很好,以后会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