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宗教史(五·伊斯兰教·9)

随心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阿拉伯帝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法蒂玛王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概述</i></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为公元909—1171年在北非突尼斯建立的伊斯兰王朝。又译法提马王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法蒂玛王朝以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亦译作“法图麦”、“法帖梅”。</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全名法蒂玛·宰赫拉·宾特·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哈希米娅。</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是穆罕默德最疼爱的女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18岁时与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在麦地那结婚,生有两男二女:</p><p class="ql-block"> 两男即长子哈桑和次子侯赛因,二女为乌姆·库勒苏姆、栽娜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蒂玛在穆罕默德逝世半年之后因悲伤过度亦随父而去,年仅27岁。</span></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受到伊斯兰世界普遍尊崇。</p><p class="ql-block"> 穆斯林妇女会在伊斯兰教历每年6月15日——法蒂玛“归真”之日——举行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 这个日子被称之为“法蒂玛节”。</p><p class="ql-block"> 什叶派人士尤为尊崇这一节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聪颖贤慧,有主见,且善言、善诗。曾随其父参与攻克麦加和辞别朝觐等重大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作为女儿、妻子、母亲还是朋友,法蒂玛都具有最完美高尚的德行,她意志坚定、富于主见,并将所有的学识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伊斯兰教事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法蒂玛这一名字外,穆罕默德还给她取了许多美妙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有九个名字:</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分开”之意。穆罕默德说:“我把我女儿取名法蒂玛,是因为安拉将让她和热爱她的人与火狱分开。”</p><p class="ql-block"> 萨迪格。诚实之意。指法蒂玛为人诚实。</p><p class="ql-block"> 穆巴拉克。吉祥之意。指法蒂玛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吉祥。</p><p class="ql-block"> 塔希勒。纯洁之意。指法蒂玛心灵纯洁,善良慈祥。</p><p class="ql-block"> 泽克叶。聪颖之意。</p><p class="ql-block"> 拉泽叶。满意、知足之意。指法蒂玛对安拉的前定知足满意。</p><p class="ql-block"> 麦尔泽叶。被喜悦之意。指法蒂玛受安拉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穆哈迪色。</p><p class="ql-block"> 宰赫拉。据伊玛目萨迪格说:“穆罕默德把法蒂玛称为宰赫拉,是因为当她礼拜时,她的光照亮了天上所有的人(天使),正如星辰照亮地上的人一样”。</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的不同名字各有不同的特殊含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名字中,穆罕默德叫得最多的是法蒂玛,其次是宰赫拉。</p><p class="ql-block"> 有时,穆罕默德也把这两个名字合并起来,叫法蒂玛·宰赫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尚绿,其男子都喜欢戴绿头巾。</p><p class="ql-block"> 中国史书上称其为“绿衣大食”。</p><p class="ql-block"> 西方文献中称其为南萨拉森帝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公元909年—1171 年)疆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初创</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建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阿拔斯王朝建立过程中,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的什叶派的状况并未有所改善。</p><p class="ql-block"> 什叶派屡遭逊尼派阿拔斯王朝的镇压迫害。</p><p class="ql-block"> 无奈之下,一部分什叶派迁往北非突尼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893年,也门什叶派伊斯玛仪派宣教师阿布·阿卜杜拉·侯赛因在麦加朝觐时接受北非柏柏尔人部落朝觐者邀请,并受伊斯玛仪派总部派遣,随朝觐者到达突尼斯,开始在基塔麦部落中传播伊斯玛仪派教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布·阿卜杜拉·侯赛因宣称“马赫迪”即将复临人间,号召穆斯林起来摧毁现存秩序,建立公平正义的伊斯兰社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布·阿卜杜拉·侯赛因的宣教赢得众多信徒拥戴,遂趁机组建了一支武装力量。阿布·阿卜杜拉·侯赛因成为了当地著名政教领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久,伊斯玛仪派伊玛目赛义德·伊本·侯赛因为逃避阿拔斯哈里发迫害,乔装商人从叙利亚北部赛莱木叶伊斯玛仪派总部赴突尼斯,准备同阿布·阿卜杜拉·侯赛因会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赛义德·伊本·侯赛因名字中的“赛义德”原意是部落首领,意同国家元首。有执掌军事、外交及对各部落关系的大权。</p><p class="ql-block"> 伊斯兰教诞生后,“赛义德”成为伊斯兰教对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与阿里所生的后裔的专用名称,常冠在姓名之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与阿里的后裔被称为“圣裔”。</p><p class="ql-block"> “圣裔”又分两系:</p><p class="ql-block"> 阿里长子哈桑之后裔为一系,叫“谢里夫”。</p><p class="ql-block"> 次子侯赛因之后裔为另一系,叫“赛义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赛义德·伊本·侯赛因是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儿子侯赛因的后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什叶派宣称赛义德就是阿布·阿卜杜拉·侯赛因宣称的“马赫迪”。</p><p class="ql-block"> “马赫迪 ”,又译“麦海迪”。意为“蒙受真主引导的人”或“被真主引上正道的人”。</p><p class="ql-block"> 伊斯兰教经典之一《圣训》认为,马赫迪是世界末日来临前穆斯林的领导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赛义德·伊本·侯赛因的身份既是“赛义德”又是“马赫迪”:</p><p class="ql-block"> “赛义德”表明其是穆罕默德的嫡传圣裔!</p><p class="ql-block"> “马赫迪”就是救世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无疑让赛义德·伊本·侯赛因在什叶派信众中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伊斯兰世界也曾有很多自称“马赫迪”降世的人。</p><p class="ql-block"> 最著名的如苏丹人马赫迪·穆罕默德(原名穆罕默德·艾哈迈德 公元1848年—1885年)。19世纪末期苏丹反英民族大起义(即“马赫迪起义”)的领导者。</p> <p class="ql-block">  马赫迪·穆罕默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马赫迪”的赛义德·伊本·侯赛因<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前往突尼斯途中,</span>被艾格莱卜王朝的埃米尔齐亚达图拉二世捕获入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逮捕赛义德·伊本·侯赛因的艾格莱卜王朝是位于突尼斯的阿拔斯王朝名义下的割据政权。</p><p class="ql-block"> 艾格莱卜王朝奉逊尼派教义为国教,与什叶派是水火之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902年,阿布·阿卜杜拉·侯赛因率柏柏尔军发动起义,向艾格莱卜王朝各地军队发动猛烈进攻。</p><p class="ql-block"> 公元909年3月,阿布·阿卜杜拉率柏柏尔军攻占艾格莱卜王朝首都拉卡达(今凯鲁万城),推翻艾格莱卜王朝。</p><p class="ql-block"> 赛义德·伊本·侯赛因被从狱中救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赛义德·伊本·侯赛因被拥立为哈里发。</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建立。</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是什叶派政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发展</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赛义德建都拉卡达。</p><p class="ql-block"> 公元920年迁都马赫迪亚城,今凯鲁万东南海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赛义德即位后,在政治上与巴格达的阿巴斯王朝相抗衡。在宗教上,奉什叶派伊斯玛仪派为国教,在聚礼日祈祷词中为阿里和哈里发祝福,遂成为伊斯玛仪派的宗教领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建立法蒂玛王朝的过程中,赛义德与阿布·阿卜杜拉·侯赛因曾经并肩作战,但利益的冲突很快使得两人分道扬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部分什叶派穆斯林希望赛义德只作为精神领袖,将世俗事务的管理权交给侯赛因。</p><p class="ql-block"> 侯赛因的兄弟哈桑也怂恿侯赛因推翻伊玛目马赫迪·赛义德,夺取大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利益的诱惑下,侯赛因经不住劝说,暗中图谋发动政变。</p><p class="ql-block"> 库塔马的柏柏尔指挥官达扎维叶 发现了这一阴谋后,于 公元911 年 2 月暗杀了 侯赛因。</p><p class="ql-block"> 侯赛因兄弟的图谋没有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赛义德·马赫迪闻讯,失声痛哭。出席了侯赛因的葬礼并原谅了他,还宽慰了他的兄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侯赛因的叛乱平息后,马赫迪·赛义德遂专心对外扩张。</p><p class="ql-block"> 赛义德东征西战,将法蒂玛王朝的版图扩张至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及西西里岛。</p><p class="ql-block"> 这为法蒂玛王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934年赛义德病殁。</p> <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军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赛义德子卡伊姆继承哈里发 大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卡伊姆从没有离开马赫迪亚的王室住所。</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在伊斯玛仪派狂热思想驱使下,法蒂玛王朝的勇士对外继续扩张。</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成为地中海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重新征服西西里岛后,罗马帝国的卡拉布里亚省和利古里亚海岸也被法蒂玛王朝的军队掠夺。法蒂玛王朝的舰队甚至一度到达北意大利,将热那亚洗劫一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法蒂玛王朝在北非的统治并不稳固。</p><p class="ql-block"> 公元944 年到 947 年,部落首领外号“骑驴者”的阿布·亚齐德自封伊玛目, 纠合当地柏柏尔人部落,发动反对法蒂玛王朝的叛乱。</p><p class="ql-block"> 阿布·亚齐德 统一了阿尔及利亚东部 部落。并乘法蒂玛王朝主力在外征战之机,一度兵临凯鲁万和马赫迪亚。</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陷入空前危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海军的帮助下,法蒂玛军队坚守城池长达一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叛军终于崩溃。阿布·亚齐德逃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叛军激战方酣,卡伊姆病死。</p><p class="ql-block"> 卡伊姆死,子曼苏尔继哈里发位。</p><p class="ql-block"> 曼苏尔是法蒂玛王朝的第三任哈里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947年,法蒂玛军队围攻叛军的最后据点齐亚那,阿布·亚齐德突围时被俘。</p><p class="ql-block"> 4日后,阿布·亚齐徳伤重不治。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数年后,在曼苏尔即将去世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布·齐亚德几个儿子的残余反抗势力</span>才被完全消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947年,西西里也爆发了反对法蒂玛王朝的叛乱。</p><p class="ql-block"> 4 月 ,在罗马人的支持下,巴勒莫的巴努·塔巴里家族领导的起义推翻了西西里岛的法蒂玛总督伊本·阿塔夫。</p><p class="ql-block"> 曼苏尔派遣了在镇压阿布·亚齐德起义中表现出色的突尼斯总督哈桑·伊本·阿里·卡尔比为西西里岛的新总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卡尔比与罗马人进行谈判,与罗马帝国暂时达成和平协约。</p><p class="ql-block"> 卡尔比的离间计使得叛军失去了罗马帝国的支持,势力大跌,许多叛军首领纷纷请降。</p><p class="ql-block"> 卡尔比摆下“鸿门宴”,在谈判时软禁叛军领袖,迅速镇压了叛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949年,罗马人和后倭马亚王朝就反法蒂玛联盟达成了一致。</p><p class="ql-block"> 罗马人袭击了意大利南部的法蒂玛领地;后倭玛亚舰队占领了丹吉尔,后倭马亚王朝在北非建立了另一个基地。</p><p class="ql-block"> 卡尔比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曼苏尔亲自监督突尼斯的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公元952年,法蒂玛王朝在马拉克诺斯 和帕斯卡利斯 附近的杰拉斯大败罗马军队。</p><p class="ql-block"> 罗马人被迫提出延长停战协议,重新缴纳贡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后,卡尔比及其家族几乎世袭西西里。作为法蒂玛总督统治西西里直至1053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953年,疾病缠身的曼苏尔去世,由子穆伊兹即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兴盛</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i></b></p><p class="ql-block"> 第四代哈里发穆伊兹派昭海尔·绥基利率海陆军多次发动西征。</p><p class="ql-block"> 公元967年,肃清了科尔多瓦后倭玛亚王朝在马格里布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968年,昭海尔率10万大军东征埃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969年,昭海尔占领埃及伊赫什德王朝首都福斯塔特,遣其副将进占原属伊赫什德王朝的领土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希贾兹,随将之并入法蒂玛王朝版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970~972年穆伊兹在弗斯塔特北郊营建新首都开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972年,爱资哈尔清真寺建成。</p><p class="ql-block"> 爱资哈尔清真寺是埃及首都开罗的第一座著名清真寺,位于旧城。</p><p class="ql-block"> 爱资哈尔清真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初为宗教活动的场所,在13世纪起成为伊斯兰教高级学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973年哈里发穆伊兹迁都开罗。</span></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统治中心遂转至埃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后,继续向东,吞并麦加和麦地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定都开罗,标志着法蒂玛王朝进入鼎盛时</p><p class="ql-block">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其他伊斯兰王朝不同,法蒂玛哈里发还称自己为“圣王”,即活着的“伊玛目”。哈里发的地位介于神和人之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造访法蒂玛宫廷的人接连经过一个又一个奢华的庭院,来到一个黄金打造的宝座前。造访者匍匐敬拜。</p><p class="ql-block"> 此时,幕帘拉起,身着金色长袍的“伊玛目”出现在众人面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济的繁荣不仅使得哈里发奢华生活有了物质上的基础,也使哈里发的存在更具神秘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为他们的教派是神秘的,他们的信仰是神秘的,他们强调的救赎也是神秘且密不外传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五代哈里发阿齐兹。</p><p class="ql-block"> 阿齐兹(公元975~996年)统治时期,国势极盛。</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成为版图横跨亚非两大洲的强大伊斯兰国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同巴格达的阿巴斯王朝和西班牙后倭玛亚王朝形成鼎足之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996年,阿齐兹去世,其子阿卜·阿里·曼苏尔·哈基姆(公元996—1021年),继承了哈里发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齐兹临终之际,亲吻了自己的十一岁的儿子,然后让他出去玩。不一会儿,阿齐兹去世,但哈基姆不见了。人们反复搜寻,最终在一棵无花果树的树顶上找到了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一岁的哈基姆成了处于极盛时期的法蒂玛王朝哈里发。是为第六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全名阿布·阿里·曼苏尔·哈基姆。</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家庭宗教背景较为复杂:母为俄罗斯人、基督徒,两个舅舅都是大主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开初,<span style="font-size:18px;">宫廷大臣和柏柏尔人组成的军团掌握实权。</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喜欢诗歌,在开罗建立了自己的“智慧之屋”,学习天文学和哲学。</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奉行苦行生活,以朴素的头巾代替镶嵌宝石的头巾。</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对人友好,他甚至能在大街上和贫穷的开罗人开玩笑。</p><p class="ql-block"> 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哈基姆能容忍犹太人和基督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年长亲政后,变得独断专行,暴虐无道。他残酷迫害持有不同政见的大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有许多异乎常人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他白天睡觉,晚上工作,他也命令所有埃及人也必须遵照这一时间作息。</p><p class="ql-block"> 他白天关闭市场、商店和手工业作坊。</p><p class="ql-block"> 禁止出售妇女皮鞋、多种蔬菜和贝壳类的水产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004年,哈基姆的宗教政策发生改变。</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对异教徒实行宗教迫害。逮捕并处死基督徒、下令拆毁基督教和犹太教教堂、把教堂改造成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取缔复活节,禁止饮酒。基督徒不得佩戴铁十字架。</p><p class="ql-block"> 强令“异教徒”穿黑袍。</p><p class="ql-block"> 命令犹太人佩戴木牛项链(犹太人曾经崇拜金牛犊),命令犹太人佩戴铃铛,以警示穆斯林避开犹太人。严威下,许多犹太人要么改信伊斯兰教,要么离开这个国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命人烧毁了开罗的犹太区。</p><p class="ql-block"> 在耶路撒冷,彻底拆毁了圣墓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限制伊斯兰教逊尼派宗教活动,严禁宴会、饮酒、音乐和娱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传播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教义,哈基姆于公元1005年在开罗创设了科学馆内设讲经堂、研究机构和图书馆,并附天文台。</p><p class="ql-block"> 开设伊斯兰教课程,讲授天文学和医学。培养了大批达伊(即宣教师)和教法官。</p><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招揽什叶派激进学者,组成传教组织,宣传神化他的统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自称是“真主的化身”,为人间绝对的主宰者。</p><p class="ql-block"> 以传道师哈姆扎和达拉齐为首的伊斯玛仪派信徒,承认他为“活主”,形成德鲁兹支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自己伊斯玛仪教派的利益,哈基姆也开始迫害伊斯兰教其他教派:取缔斋月,恐吓什叶派和逊尼派。</p><p class="ql-block"> 这令穆斯林也非常痛恨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后来,哈基姆已经精神错乱,经常在开罗的大街上梦游,以致不得不使用大量药物来控制病情。</p><p class="ql-block"> 越发残暴的哈基姆清洗了自己的宫廷,下令杀死了自己的老师、法官、诗人、厨子和表亲,砍掉女奴的手。</p><p class="ql-block"> 有时甚至会亲自动手杀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哈基姆的一系列疯狂行为,后人称之为法蒂玛王朝的“卡里古拉”。</p><p class="ql-block"> (卡里古拉是罗马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七岁丧父,与母亲同被流放。提比略驾崩后,卡利古拉成为罗马新皇帝。为了巩固皇位,他下令处死了堂兄弟,毒死了他的祖母。他强迫自己的岳父自裁,处死了妹夫……犯下了种种暴行。后,卡里古拉被近卫军刺杀,结束了短短三年的皇帝生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021年2月13日夜晚,疯狂、多变、残暴的哈基姆在开罗附近的荒野骑驴游逛时,跑进山里神秘地失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也有说是被人暗杀。因为后来人们发现了哈基姆所骑的驴子和他的一些带血的衣服碎片。</p><p class="ql-block"> 有人推测,杀死他的是他的妹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的信徒遭到法蒂玛军队的屠杀,一些德鲁滋派信徒逃到黎巴嫩并一直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后,德鲁兹派尊他为“隐遁的伊玛目”,并将其失踪之日作为纪念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时年十六岁的儿子查希尔在姑姑扶持下继承哈里发位(公元1021年—1035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查希尔与东罗马国王君士坦丁八世相约:罗马国王许以东罗马境内各清真寺中提念哈里发名字,许重建君士坦丁堡清真寺;哈里发许重建圣墓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衰亡</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035年,麦阿德·穆斯坦绥尔(公元1035—1094年在位)以十一岁登基。</p><p class="ql-block"> 麦阿德·穆斯坦绥尔母亲为犹太人所卖之犹太女奴。该犹太人摄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麦阿德·穆斯坦绥尔在位六十年,国势迅速衰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043年,失叙利亚于塞尔柱土克曼人。</p><p class="ql-block"> 北非西部、西西里岛亦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058年,原巴格达将军白萨西里强迫阿巴斯王朝哈里发卡伊姆把职位的各种象征(包括先知的斗篷和别的遗物)转到开罗。</p><p class="ql-block"> 各地穆斯林开始奉开罗哈里发为正宗。</p><p class="ql-block"> 这或许是麦阿德·穆斯坦绥尔于伊斯兰教、于法蒂玛王朝唯一值得称道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世纪后期,法蒂玛王朝进一步衰落,大权落于亚美尼亚军人巴德尔·贾马里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094年,穆斯坦绥尔死。</p><p class="ql-block"> 巴德尔之子麦列克·艾弗德勒立其幼子穆斯台阿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后,宫廷政变频繁,军人擅政,幼主频立。国家掌握的土地日趋缩小,财政收入窘迫。</p><p class="ql-block"> 王朝军政大权落入大臣和马穆鲁克禁卫军军官手中。军队统帅控制国家大权,官制发展为世袭制,哈里发处于被保护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各地总督割据,税收锐减,国库空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伊斯玛仪派内部分裂。</p><p class="ql-block"> 波斯、伊拉克和中亚地区的伊斯玛仪派断绝与法蒂玛王朝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相继脱离王朝控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096~1144年间,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大部分属地先后被塞尔柱王朝和十字军占领。</p><p class="ql-block"> 诺曼人占领西西里岛,并蚕食了非洲大陆一些土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168年,十字军入侵埃及。</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情势危急。</p><p class="ql-block"> 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迪德向西亚赞吉王朝努尔丁求援。</p><p class="ql-block"> 阿迪德想用“引狼驱虎”之计解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努尔丁也早已有向埃及扩张的意图。</p><p class="ql-block"> 努尔丁迅速派部将施儿科、萨拉丁叔侄俩率大军奔向埃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萨拉丁,亦译“萨拉哈丁”、“撒拉丁”。全名为阿马里克·纳赛尔·萨拉丁·阿布-穆沙发·优素福·伊本·阿尤布。</p><p class="ql-block"> 萨拉丁的父亲阿尤布是库尔德人。</p><p class="ql-block"> 公元1138年,阿尤布投奔摩苏尔赞吉王朝。</p><p class="ql-block"> 萨拉丁就生于这一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146年,赞吉死去,王朝分裂。年幼的萨拉丁跟着父亲阿尤布投奔西部阿勒颇的努尔丁·马哈茂德。</p><p class="ql-block"> 阿尤布家族成为努尔丁的心腹干将。</p> <p class="ql-block">  萨拉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169年1月,施尔科击退了十字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虎”被赶走了,“狼”却留了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 获胜的施尔科被阿迪德任命为“维齐尔”——宰相。</p><p class="ql-block"> 两个月后,施尔科暴毙身亡,萨拉丁继任维齐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萨拉丁具有让其尴尬的双重身份:</p><p class="ql-block"> 什叶派法蒂玛王朝的首相,</p><p class="ql-block"> 逊尼派努尔丁苏丹的部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萨拉丁迅速平定了哈里发阿迪德指使的宦官乔海尔发动的武装叛乱,又击败了来犯的耶路撒冷与拜占庭帝国军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萨拉丁成了埃及法蒂玛王朝的实际掌权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里发阿迪德的“引狼驱虎”的昏招,给法蒂玛王朝带来万劫不复。</p><p class="ql-block"> 阿迪德成了法蒂玛的末代哈里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与埃及人来说,多年来兵连祸结的局面结束了,人民得到了修养生息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171年,在埃及站稳脚跟的萨拉丁开始筹划改变埃及什叶派占主导的局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改革涉及宗教、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p><p class="ql-block"> 萨拉丁要求埃及人同时效忠什叶派的法蒂玛王朝和逊尼派的努尔丁苏丹,同为二人祈祷。</p><p class="ql-block"> 改组了王宫的禁卫军和侍从,清除了旧官吏,擢升同族亲信,赐予大量封田,实行军事分封制;开设宗教学院,宣传逊尼派教义,用逊尼派长老取代什叶派长老。</p><p class="ql-block"> 大力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减轻赋税。</p><p class="ql-block"> 对信奉基督教的科普特人采取宽容政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萨拉丁的这些措施让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足。很快就赢得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萨拉丁成为埃及无可争辩的领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年9月法蒂玛末代哈里发阿迪德病危。</p><p class="ql-block"> 9月10日,萨拉丁下令各清真寺在星期五聚礼仪式上恢复对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赞颂,而不再提及法蒂玛哈里发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萨拉丁在开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p><p class="ql-block"> 史书记载:“看过的人都认为,没有一个伊斯兰的国王拥有可与之匹敌的军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天后,阿迪德病逝。法蒂玛王朝终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旧王朝终结,新王朝诞生。</p><p class="ql-block"> 建立了新的阿尤布王朝的萨拉丁成为埃及的真正统治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法蒂玛王朝过渡到阿尤布王朝,出现了阿拉伯帝国王朝更替中少有的平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附录</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绿衣大食”历任哈里发:</b></p><p class="ql-block"> 乌拜杜拉·马赫迪·比拉,在位自公元909年—934年;</p><p class="ql-block"> 穆罕默德·卡伊姆·阿姆里拉,自公元934年—946年;</p><p class="ql-block"> 伊斯玛仪·曼苏尔·纳斯里拉,自公元946年—952年;</p><p class="ql-block"> 马阿德·穆伊兹·迪尼拉,公元952年—975年,在他统治期间埃及被征服;</p><p class="ql-block"> 阿布·曼苏尔·尼扎尔·阿齐兹·比拉,公元975年—996年;</p><p class="ql-block"> 哈基姆·阿穆尔·阿拉,公元996年—1021年;</p><p class="ql-block"> 阿里·查希尔,公元1021年—1035年;</p><p class="ql-block"> 穆斯坦绥尔,公元1035年—1094年;</p><p class="ql-block"> 穆斯塔里,公元1094年—1101年;</p><p class="ql-block"> 阿米尔·阿赫卡米拉,公元1101年—1130年;</p><p class="ql-block"> 哈菲兹,公元1130年—1149年;</p><p class="ql-block"> 扎菲尔,公元1149年—1154年;</p><p class="ql-block"> 法伊兹,公元1154年—1160年;</p><p class="ql-block"> 阿迪德,公元1160年—1171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