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境的195件文物之新疆博物馆两件

贾群

<p class="ql-block">第一百五十九件:北朝方格兽纹锦</p><p class="ql-block">方格兽纹锦不仅反映了北朝时期的织造技术和审美趣味,还揭示了当时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交流,新疆作为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节点,其出土的此类文物是这一历史背景的实物证据。</p> <p class="ql-block">北朝方格兽纹锦,为北朝时期丝绸,制造于高昌延寿八年(631年)之前,长18厘米,宽13.5厘米,1968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为新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此锦是由褐、绿、白、黄、蓝五色丝线织成的经锦,经线分区牵入,每区仅三色,其中绿、黄经丝轮流用来织制纹样地色,形成了绿白、黄白相间的纵向宽条纹。横向则以红、白、蓝经丝作细条,把纵向的宽条纹隔成方格状,在每块方格纹内织出一只兽纹。</p><p class="ql-block">此锦花纹区别于汉代织锦的特点是图案有较强的稳定性,以长方格构成织物图案框架,格内填饰牛、狮、象、人物和伞盖,给人以规矩大方的美感。牛、狮、象写实纹样是富贵、吉祥和地位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此锦是中国丝织工艺汲取中亚、西亚常见的图案,并赋予新的含义的结果,装饰独特,同时集北朝时外来的三种典型纹样题材于一身,被研究者当作介绍南北朝时期织物发展状况的范例。#</p> <p class="ql-block">第一百六十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p><p class="ql-block">“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为篆体汉字,寓意吉祥,反映了古代星占学中的重要占辞。古人认为“五星连珠”是祥瑞之兆,此织锦上的文字被一些人解读为预示着未来的繁荣与统一,与现代中国的国名巧合,增添了其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汉)|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沙漠的夜,风儿裹挟着沙砾,横扫着远处残缺的佛塔和胡杨木。这里是曾经的精绝古国,地处新疆的尼雅河尾闾。</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公元4世纪,这座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小国,一夜之间被神秘之手摁下了静止键。</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谷物仍整齐地堆积在储藏室,啃了一半的肉骨头搁在了木碗里,院子里的小狗脖子上还拴着主人的绳子…他们没有留下任何口信,轻轻地关上房门,悄悄湮没在浩瀚的沙海之中,成为了继玛雅、庞贝文明之后又一个人类文明史上的黑洞。</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在天下霸唱的《gui吹灯》里,精绝国是一个独特且诡异的存在,除了漫天的黄沙遮蔽,还有深埋在沙丘深处的死亡、秘密、宝藏和被吞噬的寻宝传说。</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此地发现了一处汉代合葬墓,在男墓主的右臂上,一方 “寸锦寸金”的蜀锦护臂惊艳出世。</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织锦图案绚烂,以山状云作骨架,沿织锦纬向连续铺展。祥鸟、瑞兽、白虎行走于云气、芝草、星际之间,神秘而祥和。</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护臂被认为是蜀锦匠人为汉朝皇家织造, 汉王朝赠给精绝国王的。它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白绢镶边,两长边各缝缀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3条已残断。在长边的上下两侧,分布着八个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五星”?“中国”?这是来自2000多年前的神秘预言吗?</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中国”两字,追溯于西周初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指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而古人对“五星”的观测,先秦时期就开始了。有历法和农业的需要,也有天人感应学说的驱使。在护臂的图案中,红、黄、蓝、绿、白五色经线,正好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古人认为,“五星同聚”是祥瑞之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则是古代星占学上常见的占辞。</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专家又结合同一锦料的另一块“诛南羌”的残片,推测铭文连续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诛南羌 四夷服 单于降 与天无极”,意为五星同时见于东方,中原王朝征讨南羌的军事行动顺遂,四夷臣服、天下太平。</p><p class="ql-block">ㅤ</p><p class="ql-block">🐫通过推断得论,护臂的制作者通过色彩、图案和文字,把天文、史实和阴阳五行融为了一体,显示着对汉王朝强盛的祈福和对天象占星术的理解。</p><p class="ql-block">ㅤ</p> <p class="ql-block">中国丝绸博物馆有件特殊的展品不得不看:复原的老官山提花织机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2013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发现提花织机模型之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大量研究基础以及三个项目支撑下,至今已复原制作了三台原始大小可以织造的汉代勾综提花织机。同时,利用其中的滑框式勾综提花织机对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开展了复制工作并取得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考古人员将璀璨的文明从沉淀的历史中发掘出来,中国丝绸博物馆能够在这错综复杂中找到线索规律,并且复织出来,真是化腐朽为神奇。(</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案摘抄</p><p class="ql-block">🌟 大地的经纬纵横交叠,标识出山川和城市。坐标连接,足迹踏成道路,示意来处,遥指去向。来自东方和西方的风在每一个路口相遇。</p><p class="ql-block">🌟昆仑山北麓,一条雪水汇聚而成的河流在沙漠深处失去踪迹,河道尽头的风沙下掩盖着神秘的精绝古国。1995年,中日联合考古队在尼雅遗址发现大量织物。1号墓地8号墓中的男性贵族周身穿戴华贵的服饰,右臂旁的一枚方形护臂保存完好,引人注目。护臂主体裁剪自五重平纹经锦,边缘有六条绑绳,蓝、绿、红、黄、白,五色经线织出云山、星象、草木和鸟兽,纷纭色彩装扮了主人的手腕。山石云气与奇禽异兽的组合在汉代寓意仙境,是流传四海的装饰母题。汉风西传,这件护臂或许是中原王朝给精绝古国的馈赠。</p><p class="ql-block">织锦的纹样间自右及左横列八个篆体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一句吉利的占星语。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也称太白、岁、辰、荧惑和镇。地分九州,中国指的是中原。人们相信,每当五星汇聚,辉耀东方,大汉就将安宁昌盛。丝缕的叠加构成锦缎,颜色的集合拼出画面与文字,美好的愿望,浓缩成千丝万缕,被细密编织进这一掌见方的精致里。</p><p class="ql-block">五星锦每平方厘米经线220根,纬线48根,丝之纤细,线之密集,都展现了公元2至3世纪最杰出的丝绸织造工艺。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四台蜀锦提花机模型,为今人复原逝去的神机提供了线索。2018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依照汉代的技术,使用原始的工艺仿制五星锦,历时一年多终于完成,全幅的画面和完整的语句再一次缀合在世人眼前。</p><p class="ql-block">🌟丝绸,像强劲的东风,出塞远行。与此同时,毛、棉织物则像西风,与东风相逢在路途。新疆地区的丝路遗址不仅保存了锦缎,还容纳了多元的域外因素。织有人马和武士图案的缂毛,印有丰饶女神的棉布,无不折射着来自异邦的陌生风景,裹挟着浓郁的他乡气韵。</p><p class="ql-block">🌟世界文明犹如缤纷多彩的丝线,广袤河山仿佛从未停歇的织机,在东风和西风的吹拂下,编织至今。经与纬,线与路,古与今,在沙海古道上,我们看到了你,也遇见了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