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慈善力量 共建幸福家园 ——高家埠村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显成效

山水曹范 淳美家园

走进高家埠村,街巷干净整洁,两侧绿树成荫,村里新建的文体广场整洁有序,是村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精美的文化墙,点靓乡村新“颜值”,说起村庄的变化,村民们连连称赞。高家埠村位于曹范街道驻地以北,比邻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东环段,距济潍高速公路济南入口 公里,村庄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380余亩,现有172户598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130余人。今年以来,高家埠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和爱心力量,谋划实施了“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进一步改善了村庄公共设施配套功能,提高了精细化服务群众水平。 <b> 抓好三个关键,精心选定实施项目。</b>“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是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平台型慈善项目,也是造福基层群众的“新时代希望工程”。近年来,我们聚焦打造宜居和美乡村持续发力,先后完成了自来水改造提升、农村幸福院建设等工程项目,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环境面貌显著改善,但距离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为此,我们把“幸福家园”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利好政策,全力抓好项目的谋划实施。<b>一是抓好政策宣传。</b>先后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传达相关的政策要求,跟大家分析政策利弊、讲清目的意义、研究操作办法,统一了思想认识。发挥网格员“惠民政策宣传员”作用,结合网格责任划分,走街入户宣传实施村社互助工程的必要性和政策要求,使群众知晓了政策、增进了认同。<b>二是抓好项目征集。</b>结合入户宣传,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并建立民生需求信息台账,为项目确立提供了基础信息和数据支撑。坚持村“两委”集体商议,梳理分析群众意见,形成初步项目建设方案,及时报街道相关部门综合商议、审核论证,通过“四议两公开”方式最终确定建设内容。<b>三是抓好募捐申报。</b>在建设资金动员募集阶段,注重发挥村干部带头作用和网格员“纽带”作用,积极梳理联系党员群众、乡贤能人等力量,带动形成慈善事业“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氛围,累计募集建设资金55万元,获得慈善配比资金5万元。严格按照项目平台的操作流程,认真完成线上申报,规范招标程序,完善项目合同,为加快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b>建好三项工程,提升公共服务功能。</b>聚焦群众实际需求,围绕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的薄弱环节,加快推进项目施工内容建设。<b>一是实施文体广场建设工程。</b>新建占地面积2550余平方米的文体健身广场1处、乡村大舞台1处,绘制精美文化墙260平方米,对原有文体活动设施进行了维修维护和配齐提升,给群众提供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好去处。<b>二是实施数字广场建设工程。</b>结合数字乡村建设的相关要求,完成道路整修95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道1000米,实施弱电入地6000余米,新建数字广场并同步完善电子大屏、数字化治理平台等配套设施,村庄的整体风貌也得到了显著提升。<b>三是实施停车场建设工程。</b>对村委西侧闲置空地进行规划利用,新建停车场2处、550余平方米,增设停车位30余个,解决了村民停车难、无序停车等问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b>用好三项机制,确保监督管护到位。一是建立项目资金监管机制。</b>为确保筹资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校,成立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小组,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定期公示,确保资金使用、建设内容、进度质量公开透明、阳光操作。<b>二是建立项目建设推进机制。</b>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党员群众代表、网格员全程跟踪、全程监督,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的制约因素,配合做好群众诉求的研判化解,为加快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确保了项目建设好、群众得实惠。<b>三是建立常态化管护机制。</b>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项目后期管理、养护、运行制度, 同时,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网格员巡查管护机制,对工程及配套设施定期巡查维护,确保项目工程建好、管好、用好,持续有效发挥项目的服务功能。 下步,高家埠村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聚焦民生重点,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探索“慈善+网格”共建服务新模式,积极营造崇德尚善、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将“幸福家园”工程真正办成群众心中的幸福工程,让群众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 编辑:赵传扬<div>审核:李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