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馨怡

<p class="ql-block">印入眼帘黄鹤楼,气势恢宏,着实惊艳。它坐落在武昌区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始建于三国时期,(223年)始建是作为军事瞭望台之用,至今有1800多年历史,随着历史的变迁,历代多次被毁修缮和重建,现存建筑1985年以清代“同治楼”原型设计建造。黄鹤楼是武汉的传奇,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山西运城),又被称为中国的古代“四大名楼”。黄鹤楼有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中国传统木结构和砖石结合的技术。其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这种设计也整合历代黄鹤楼建筑的精髓不仅美观大方,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韵味和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古楼,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无数文人墨客灵感来源,在此挥笔泼墨,其中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最为著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在此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去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乃一首首千古绝句的情怀诗作。</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代“同治楼”的黄鹤楼铜顶,保存至今有15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1871年前英国摄影师汤姆逊拍下的没被烧毁前的黄鹤楼。(清同治年)</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公园大牌坊建于1998年,仿明代建筑风格,正门上方悬挂着“三楚一屡”额匾。三楚一屡三楚指先秦时期楚国的疆域,秦汉时期分为西楚、东楚、南楚,一屡(楼)指的是黄鹤楼。这里也是武汉的地标,有些重要节日会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的“江山入画”匾额是由书法家黄松涛题写的。‌1984年7月,黄松涛为黄鹤楼的牌坊题写了“江山入画”四字墨宝。这个匾额是对黄鹤楼美景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主楼黄鹤楼周围还建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合理具有独特的民族古风范,无处不散发出中国建筑传统和现代工匠文化的精致完美结合,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参观黄鹤楼内部展厅,一楼壁画“白云黄鹤”,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令钊与夫人陈若菊创作,完成于1984年,壁画规格为171×96厘米‌,以彩陶艺术制作。这幅壁画将黄鹤楼的浪漫神话传说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描绘了驾鹤仙人与世人同乐的祥和景象,呈现出欢乐浪漫的意境,很是吸瞳。</p> <p class="ql-block">二楼有唐代诗人闫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这里记述了黄鹤楼的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p> <p class="ql-block">第二层还展示了“孙权筑城”和“周瑜设宴”的历史壁画,生动再现了三国时期黄鹤楼与武昌城的紧密联系。</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的三楼以绣画象形式展示了唐宋时期名人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人在黄鹤楼上留下的诗词。这些壁画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以及他们在黄鹤楼中的壮志豪情。</p> <p class="ql-block">五楼的《江天浩瀚》由多付画卷展现了长江七千年的文化与黄鹤楼的兴衰史,还描绘了长江文明的美丽图景和黄鹤楼的千年传说。壁画通过长江急流东去的汹涌澎湃,展现了自然与精神的永恒,非常震撼心灵启迪情操。</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千禧钟是为迎接21世纪而铸造的,象征着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它是当年武汉市迎接新世纪的重要礼器,而今成为黄鹤楼的新景观之一,人们可以通过撞钟祈求平安、幸福和吉祥。</p> <p class="ql-block">登上黄鹤楼顶楼观景台,极目远眺大武汉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林立的建筑,浩瀚的长江,一桥飞架南北的公铁大桥…一派兴旺繁荣景象与历代先贤,文人墨客,融汇入历史的长河。遇见黄鹤楼,再次感受历史的厚重,雄伟的黄鹤楼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比建筑本身更加珍贵的东西,民族的传承和璀璨的古代文化。</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