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里有了流动商场。</p> <p class="ql-block"> 那些深深地隐藏在山沟里的村子,那些远远地安座于梯田间的寨子,那些高山上云里雾里的村落。现在,三天两头都有流动的商场。</p> <p class="ql-block"> 一辆一辆农用车,载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丰富的生产生活用品,从那条蜿蜒的水泥路,走过梯田,穿过树林,一村一村地走,一寨一寨地绕,直到没有寨子。</p> <p class="ql-block"> 这些专车,有的专卖糖果;有的专卖蔬菜水果;有的专卖猪肉;有的专卖各种炊具刀具;有的专卖民族服饰。每一辆车进来都是一场专卖会。有的车主甚至带着锅碗瓢盆,带着家眷,以车为家。既是推销商品,也是游山玩水,周游世界。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他们走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到走出一条平直的生活道路。</p> <p class="ql-block"> 罗么有两百多户,在山里算是大寨子。还有一个宽阔的彩钢瓦顶公房。便于停车,便于摆放商品,是一个量身打造的小商场。几天就来一辆专卖货车,有时一天也来几辆。尤其是逢年过节、逢红白喜事期间,他们准会踩点到达。</p> <p class="ql-block"> 农用车一来,平时安安静静的村里就热闹了起来。各种商品一一被卸下来。场子里摆了一排又一排,宛如一个集市。甚至比虎街、沙拉托街还热闹。村里的家庭主妇,老人、小孩、那些外出打工挣了一点钱回来的女人们,围了一圈又一圈,买了一件又一件。村民高兴,货主更高兴。这不,我三弟媳妇也站在服装专卖场中,挑了又挑,最后挑了两套。一套给公婆,一套给自己。婆婆说:“不要不要,太贵了”。儿媳说:“不贵不贵,穿着好看”。互相推搡着,婆婆舍不得花儿媳的钱,儿媳心疼婆婆守家也不易。婆媳俩开心地笑着。在这不大不小的小市场里大秀了一波恩爱,让大大小小的隔壁邻居羡慕死了。三弟两口子在建水打工,看来今年挣了一点小钱。</p> <p class="ql-block"> 又有一次是专卖生产生活用品的,有大锅小锅,大刀小刀,铁锨铁锄,各种铁链子,捕鸟捕鼠神器,等等。我二妹子也在其中转来转去,为一口蒸锅的一个锅盖讨价还价。她俩口子没有读过书,也没去过外面打工,在村里种田种地,一年养两头猪,养几只鸡。过着平淡而平静的日子。十元钱对她而言,也是不容易挣的。</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下午,隔壁八十多岁的张大爹也来赶场。买了几个蕃茄,两块豆腐。迈着蹒跚的步子,颤颤巍巍地回去了。他家是建档立卡户,儿女在外打工。他老俩口守着那间他年轻时候盖的历经风风雨雨的老土墼房,老伴还残疾在家,多年不曾外出。</p> <p class="ql-block"> 有时,这集市也有赶不起来的时候。比如,昨天刚刚走了一车,今天又来一辆同样的货车。这车的货就没人买了。车主把事先录制好的喇叭放在柴垛上,哟呵一阵子,仍不见村民出来。车主便开着车,慢悠悠地到下一个村去了。有时也有车主坐下来等等,与村里老木头上闲坐的老人聊聊路上的见闻,吹吹产品质量,抽上两轴水烟筒,才慢慢走。</p> <p class="ql-block"> 罗么村离县城有点远,大约100公里。以前公路不通,交通不便。8-90年代,从村委会到乡上挖通了一条土路。但那时车少,路也经常塌方。路就经常闲着,路上长满了小草。更没有拉人、拉货的车。</p> <p class="ql-block"> 去县城还得先走路到乡上,然后从乡上坐班车,再去县城。就算到乡上,也是很难。年轻力壮,脚力好的人也要走4-5个小时。一般人是不去的,除非非去不可。到邻近村寨、村委会办事,都靠步行。</p> <p class="ql-block"> 离罗么村最近的集市是过者虎街。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单程要走近两个小时。往返爬两座陡峭的山,一上一下,十多公里,四个小时;另外一个较近的街,是元阳县的沙拉托乡政府驻地,走路的里程和时间也差不多,但山势平缓。所以,村民大多都赶沙拉托街。罗么虽为红河县辖地,但与元阳的出入、交往更频繁,形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村庄,行政区划上属于红河,风俗文化更趋同于元阳。罗么的背玛也大多师从元阳人,吃的用的,大多从元阳购买。赶的街大多都去元阳的沙拉托和牛角寨。卖几个鸡蛋,买一头小猪都到沙拉托街,用背篓背着去买卖。这种赶集,现在的人是没有经历过的,城里人更是没法想像。</p> <p class="ql-block"> 三四十年前,村里开始有人卖百货。把食盐、味精、水果糖等日用百货用背篓背到家里售卖。自公路通了以后,有两家买了小三轮车,专卖小百货。但品种单一,货量少,满足不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近几年,特别是脱贫攻坚以后,村里通了公路,打了水泥路面。交通便利了,村里买车的人也多了起来,外来的车也来得多了。到哪里,都是小车,方便、快捷。特别是专卖货车的到来,改变了村里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流动货车的出现,正满足了广大村民的生活需要。现在,只要有钱,村民们便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买到需要的商品。有吃的,有用的,大大方便了生活,特别方便了已经走不远的老人们。</p> <p class="ql-block"> 公房门前琳琅满目的商品,对于村民而言,是流动的商场。对于专卖货车来说,是市场,把市场延伸到了村村寨寨。我想,这就是山村幸福的样子,相信明天还会更好!这要感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感谢我们的党,更庆幸生活在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2024.12.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