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沈河区小南街是沈阳市沈河区的一条重要街道,位于沈河区南部,东起南乐郊路,西至五愛市场,全长约500米,街道两侧分部着多个历史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沈阳小南教堂(洋楼),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1965年我小学毕业考入沈阳市第三女子中学,同时我家搬到小南街一幢新建的二层小楼,这在当时旧式平房众多的居民区,已尽显“奢华”。从我家到三女中学校,沿途北行经过沈阳市第八中学和沈阳市小南一校,当然最重要的是小南教堂门前是必经之路,只要出行,就得在教堂门前路过,所以每天数次在此经过,从最初惊奇的仰视到视如不见已成平常。</p><p class="ql-block"> 1968年知识青年下乡我背起行囊离开家,1969年我第一次回沈探亲前,父母写信告诉我,我家已离开这里,搬到大南街了,並告诉我详细地址和父亲细心画的“地图”及家里的布局,好在离旧居不远,回沈我按图索骥,没费丝毫便找到了新家,从此一别数十年无事再没去过小南教堂。</p> <p class="ql-block"> 我在小南街居住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那里给我的记忆却是异常的深刻,一个是久居平房的我家,能搬入崭新的楼房,用上两家一厕的水冲厕所,这在当时就是一件令我们兴奋好一阵的大事。第二,考入三女中以后,每天上下学,这一路会约上好几位同学同行,从南至北有郭丽君,叶晓天,王淑艳,李雅茹,王玉莲,罗丽霞,赵敏,周静贤,马俊杰,汤伟光等十来位同学。三女中同学的傲气是深藏于骨的,用旁人的话说,上学的路上不用问,一看就知道哪位是女三中的学生,齐刷刷的小白鞋,挺拔的腰肢那股精气神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令路人驻足。第三,那场难忘的特殊时期,小南一校成了我们组织的总部,那是我初次接触社会,认识了好多其它学校的同学,他们的年令都比我大,我们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感到特别的新奇,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以前在学校没有学过的知识,听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奇闻乐事,而且我们之间的友谊一直延续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p> <p class="ql-block"> 冬季,闲暇之余,我们几个好朋友相约上小南教堂转转,这一声提议,掀起我尘封已久的记忆,我决定趁这次机会逛逛小南街,重游故地,再寻旧踪。</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5日 早上7点我便来到了小南教堂前,干净宽敞的小广场只有寥寥数人。</p> <p class="ql-block"> 我离开小南街已经50多年了,这么多年,我只是在头20年偶尔逛过"五爱市场",从此再没走过这条小路,而且这半个世纪又是中国改革开放最突飞猛进的年代,各处变化之大令人难以想象,我已有了旧迹难寻的心里准备。</p><p class="ql-block"> 我沿着小南街往南走,那是我故居的方向,沿途商号林立,楼房高耸,道路宽阔,街景繁华,哪还有半点旧时的痕迹。我问路人,这是小南街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我又往返两次,知道已无旧迹可寻,心想知道我家旧址也好,也不枉来一次。我便找老者,协警,警察询问,老八中,原小南一校的旧址在哪?一律说时间太长了,不知道啊。</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班同学郭丽君说,你家可能就在这个位置(如图)现在是五爱客运站,并且建议适时同学们相约“重走上学路”。</p> <p class="ql-block"> 沈阳小南教堂(正式名称为沈阳天主堂或耶稣圣心堂)是东北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875年,由法国传教士方若望主持兴建,1878年完工,1900年毁于义和团运动,1912年利用《辛丑条约》庚子赔款重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与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1875年始建,1878年竣工;1900年焚毁;1912年法国苏悲理斯主教主持重建,设计师为梁亨利。</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点:哥特式风格,青砖素面,南北长66米,东西宽17米,高40-45米,面积1100平方米,可容1500人。尖顶坡度60度,24根石柱支撑,玫瑰窗和拱门为典型元素。</p><p class="ql-block"> 保护与现状:1985年列为沈阳市文保,1988年升省级,2013年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目前仅外部开放参观。</p> <p class="ql-block"> 小南街天主教堂,始建于光绪四年,是沈阳人和外地游客必游的景点,打卡留影之地,教堂分为东西两个院落,东院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筑,顶部有两个方锥形的尖顶,装饰着十字架。前面有三扇拱门,两侧有成排的小窗,内有24根石柱支撑,镶嵌着精美的花纹。</p><p class="ql-block"> 西院有一座四层建筑,是1926年修建的主教府,教堂设计新奇,布置圣洁,整个教堂弥漫着浓浓的浪漫气息,是许多新人拍摄结婚照的热门地点。</p><p class="ql-block"> 听说每周日上午8点左右前往,还能看到众多做弥撒的虔诚信徒们,感受一番宗教气息。</p> <p class="ql-block"> 小南教堂酷似巴黎圣母院的歌德式建筑,庄严而神圣,精美绝伦。历经战火与重建,现存的建筑,展示了其深厚的历史与宗教文化。</p><p class="ql-block"> 教堂现为天主教沈阳教区的活动中心,平日开放参观,但禁止拍摄内部结构。(此图片为网络下载)</p><p class="ql-block"> 由于今天没有什么活动,内部没有开放,我们只能在外面前后院转转。</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5日游览沈阳市沈河区小南街天主教堂(洋楼)</p><p class="ql-block"> 参加人员:</p><p class="ql-block">王存民(夫妻),马慧春(夫妻),陈德成,王雅琴,李雅茹,董健伟等8人。</p> <p class="ql-block"> 教堂坐北朝南,正面有两座方锥型的钟塔。</p> <p class="ql-block"> 主教府</p> <p class="ql-block"> 沈阳小南教堂的主教府(位于西院)是东北地区天主教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p><p class="ql-block"> 宗教活动的中心,历史与文化象征,现代功能的扩展,是兼具宗教办公、神职人员居住及宗教教育功能,至今仍承担信徒弥撒、神学研究等宗教活动。 </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查了一下资料,鉴于小南教堂为天主教场所,塑像可能为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但未经确认。</p> <p class="ql-block"> 圣母玛利亚,是基督教的核心人物,其寓意主要体现是,纯洁,慈悲,母爱与信仰的象征,在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中,被赋予了多层的精神内涵。</p> <p class="ql-block"> 远离喧嚣,静听心灵的低吟,在这圣洁之地许下一个心愿:友谊万岁!</p> <p class="ql-block"> 我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拾级向上,尽显端庄。</p> <p class="ql-block"> 圣诞树下</p> <p class="ql-block"> 五十八年的友谊,半个多世纪的陪伴,我们一路走来,不离不弃,骄傲吧,我的朋友!自豪吧,我的同伴!人生能有几个五十八年,我们还要继续一同前行!</p> <p class="ql-block"> 要离开了,谁发现的这么个漂亮的小景观,太别致了,深藏不露的躲在个隐蔽的地方,必须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耶稣圣婴像</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内景,我们一行到广场对面拍照,那边是取景胜地,有人在此处设点收费照像。</p> <p class="ql-block"> 三女中初一的李雅茹</p> <p class="ql-block"> 7中初一的美女董健伟</p> <p class="ql-block"> 活跃的存民嫂子,郭玉贤。</p> <p class="ql-block"> 三女中初二的大姐王雅琴</p> <p class="ql-block"> 三女中初二的姐姐马慧春</p> <p class="ql-block"> 二中高三才子王存民大哥和嫂夫人</p> <p class="ql-block"> 姐妹同框</p> <p class="ql-block"> 三女中校友</p> <p class="ql-block"> 不管我们多大年纪了,在一起就是青春年少,放飞自我,高高兴兴,一路前行!</p> <p class="ql-block"> 老诚厚道赋予担当的陈德成大哥很少参与我们的活动,此次能来,我们都特别高兴!</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小南教堂,在慧春姐的提议下我们乘车来到了大东区的堂子庙巷参观游览。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但沈阳的好多地方都没去过,这个地方并不偏僻,但我却闻所未闻,可见我有多么的孤陋寡闻啊。</p> <p class="ql-block"> 沈阳堂子庙巷是沈阳市大东区的文化街区,始建于1625年,由清太祖努尔哈赤为祭祀天神,祖先而建,是满清政权首个神庙遗址。</p><p class="ql-block"> 作为满族皇家祭祀的发源地,沈阳堂子庙巷与沈阳故宫,同属清代盛京核心区域,其地位在清朝初期尤为突出,努尔哈赤,皇太极等清朝皇帝均在此处进行祭拜。乾隆,嘉庆等皇帝,曾在此举行祭祖活动。</p> <p class="ql-block"> 和闺蜜一起玩</p> <p class="ql-block"> 堂子庙巷的建筑,均以四合院为主,青砖灰瓦典型东北民居风格,保留了清代合院布局。近年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进行修缮开发,总投资近四亿元,目标定为国家4A级景区,涵盖文旅,商业综合体,包括国风摄影,主题民宿,民俗博物馆等业态。我们去时尚在开发中,初见雏形,要想全部完善,尚待时日。</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沈阳最后的胡同,唯一现存的四合院建筑群,是沈阳的"宽窄巷子"。这里曾是女神部落的精神中心,承载着400年清朝祭祀文化历史,记录着从土坑胡同到堂子街的百年变迁。</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旅程结束了,今天我们游览了小南天主教堂和堂子庙巷的建筑群,惊叹先人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如此丰厚的遗产。沈阳还有多少亟待开发的地方,我们还有多少不知道没去过的古老遗迹和美丽的风景?奇观近在咫尺,美景就在前方,朋友们下次我们再约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