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前往牡丹江东宁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宁要塞是日军沿中苏、中蒙边境修筑的17个要塞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地下军事筑垒群。被日本关东军自称为“国境一级阵地”,“北满永久要塞”和“东方的马其诺防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宁要塞南起东方红煤矿以南的高地,东宁要塞北至太平岭的十八盘山,正面宽20千米,纵深8千米,平均海拔高度480米左右。原有永久性阵地7处,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野战阵地45处,一般性野战阵地3处,永久性工事400多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里与前苏联仅一河之隔,山势险峻,地势开阔,隐蔽性强。其他各要塞也均沿面对苏联的山脉走势修建,蜿蜒在群山中。其地下设备齐全,有升降井、各种兵室、防毒门、炮室、指挥所、通气孔、灶事间、仓库、包带所等。有的分上、中、下三层,最深处达80多米。这些筑垒四通八达,有的接通到地面部队集结的营地,有的与军用铁路和公路连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宁要塞是在秘密状态下修筑的。据史料记载,日本关东军或骗或抓,在中国征用劳工达17万人之多。其中大部分劳工是用火车从关内千里迢迢运到边境,而后又被汽车载入深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参观东宁要塞遗址陈列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前言——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记过去。让我们拂去半个多世纪的尘埃,再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段烽火硝烟的历史,以告慰先烈,警示后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武器侵略和经济掠夺,对我国的主权和领土进行野蛮践踏。日本帝国主义用数十万中国劳工的鲜血和生命,构筑了日本在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东宁要塞,也为自己挖掘了灭亡的坟墓。东宁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远东战役的爆发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最长和最后被摧毁的军事防线,它见证了中苏(今俄罗斯及独联体其他各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英勇壮举和共同庆祝抗战胜利的动人场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受辱。再现历史不仅是为了回忆过去,更是为了开创未来。我们本着尊重历史,事实求是的态度,通过实物、图片和文献资料再现这段历史,目的是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勿忘国耻,并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部分~侵华日军亚洲最大军事要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33年1月10日,日本关东军在石田荣雄少佐的带领下,侵占了东宁。1934年5月12日,日本关东军第八任司令官菱刈隆大将签发了“关作命第589号《关东军关于在国境地带东宁、绥芬河、平阳镇、海拉尔附近修筑阵地》的命令。”根据这个命令,东宁要塞工程于1934年6月动工修建,至1944年大部分工程基本完工。东宁要塞是由国境线、铁路线和自然形成的峡谷线构成了三线一体的军事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日本关东军战略目标是一符拉迪沃斯托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考证,东宁要塞群面对前苏联滨海边区,南起大肚川镇干河子沟,北至绥阳镇阎王殿,宽110公里,纵深50公里,是沿中苏、中蒙边境17个日军要塞中规模最大的军事要塞。其工程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构筑材料之坚固,设计之齐全,令人触目惊心。被关东军自诩为“国境一级阵地”,“北满永久要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日军侵华背景——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逐渐加快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早在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了“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1927年6月,日本内阁“田中会议”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并把“大陆政策”定为其基本国策。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并于1932年3月操纵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1933年1月10日东宁沦陷,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庞大的军事要塞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宁阵地慨要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角山遗址——位于嘛达山西部的三角山要塞,海拨高度为580米,是国境前沿一带的制高点,站在三角山的顶峰可以清楚观察到东宁、三岔口及俄罗斯边境地区的情况,视野非常开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部分~日军侵华罪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统治集团中部分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下,逐渐加快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很快占领全东北,并于1932年3月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1933年1月10日,日本侵略军分别从万鹿沟、通沟方向进攻东宁县城三岔口,最终因敌我力量相差十分悬殊,东宁沦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宁是东北最后沦陷地——1933年1月初,日军从南北两路入侵东宁县城,驻守东宁的抗日救国军和群众武装奋起阻击,战斗处于胶着状态,救国军寡不敌众撤出了战斗。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率部队抵抗,最后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从三岔口北侧的团山子退入苏境。1月10日东宁失守,东宁县成为全东北最后一个沦陷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东军对劳工的奴役统治和残暴镇压——日军占领东宁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和进攻苏联作准备,便将东宁作为军事堡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各种配套齐全的军事设施。骗招、抓捕了大量中国人为其进行边境“筑城工程”。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量中国战俘成为劳工来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日伪政权用谎报做工地点和给予优厚待遇等欺骗手段,骗招华北、东北的百姓来东宁充当劳工。这些劳工大多数在工程未结束时就被残害致死或在工程结束后被秘密屠杀,只有极少数生还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考证,日军强征和奴役中国劳工320多万人,惨死在侵略者屠刀下达100多万人,其中,修筑东宁要塞惨死达10余万人。中国劳工不堪受制于日本侵略者,用鲜血和生命一次又一次的进行抗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接收劳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劳工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残害劳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劳工反抗——1941年至1943年东宁要塞曾发生过13次劳工暴动,这次劳工暴动是我党领导下唯一一次成功暴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此次暴动打死日军2人,翻译1人(朝鲜人),重伤1人,轻伤4人,夺取步枪4支、刺刀四把、子弹五十六发。“特殊工人”的绝大多数具有抗日意识,较一般劳工具有反抗性。“特殊工人”的暴动,惊动了关东军司令部,此次暴动载入关东军昭和18年9月22日档案。据吉林档案馆藏315-7-694号卷宗关宪高第437号关于《宪兵队司令官关于使用特种工人结伙袭击日军逃走》的报告:昭和18年9月11日20时前后,驻东宁满洲第570部队使役中的特殊工人共43名(全员),袭击了工人宿舍的值勤监视卫兵和卫兵所,杀伤卫兵,夺取兵器弹药等物品后逃走。‘截止9月14日9时止,已逮捕11名,击毙2名,大部分逃入苏境。逃走者现属于东宁满洲第570部队,主谋为中共军俘虏,工人队长原中尉陈恩……’。他们逃跑到苏联加入了边防军,参加了远东战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部分~抗日斗争在东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33年1月10日,东三省最后一座县城东宁沦陷。具有反侵略和爱国传统的东宁人民,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相继建立了反日会组织。他们不顾日寇的血腥镇压和严密封锁,积极支持抗联部队的斗争。抗联将士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下,在茫茫林海深处设密营、建根据地,坚持与日伪军周旋作战,曾先后进行了大小战斗20多次。著名抗日将领王德林、周保中、金日成、柴世荣、季青、孔宪荣、吴义成、高俊凤等都曾率领部队在此地在东宁打击日本侵略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金日成将军在东宁——金日成在吉东地区组织了700多名游击队员,活动在汪清、罗子沟一带。1935年5月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三团政委。为寻找战机主动出击,金日成率领第3、第4团主力从汪清进入东宁。1935年6月,金日成率部在老黑山诱敌伏击了伪靖安军一个连,缴获迫击炮2门,轻重机枪2挺,长短枪44支。1939年7月9日,金日成指挥第二方面军主力第七团在西河伏击“讨伐队”100多名日伪军,歼敌70余人,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百余支。扭伤左脚的金日成晚上住在红峰的山洞里,东宁人把他住过的山洞叫“将军洞”,后来人们把“将军洞”所在的山叫“将军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义勇军进行曲在这里唱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幸存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慰安妇血泪的控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抗日英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部分~最后一战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世界各国人民为了人类的正义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祖国东北经历了长达14年的伟大卫国抗日游击战争,每当提起那段烽烟四起如火如荼的战斗历史,就会提到东宁这座边陲名镇!东宁闻名遐迩,不仅以其筑垒地域而著称,而且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边塞名镇实际上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役的爆发点和日本帝国主义在大陆作战的终结地,在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中,写下了熠熠生辉的一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远东战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到1945年初,反动营垒轴心国德日法西斯彻底失败已成定局,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公告》,苏联红军于8月9日零时,出动174万大军、555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300架飞机、26137门火炮和迫击炮、670余艘战舰,在中共东北委员会及野营东北抗联教导旅暨远东苏联工农红军独立步兵第88旅的密切配合下,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向盘踞在我国东北全境日本关东军展开猛烈攻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毛泽东发表声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战斗序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鏖战远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浴血东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配合苏军反攻东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金日成与抗日女英雄金正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千载一时~占领要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曾担任人民解放军、省级领导的老战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日落胜哄山——东宁正面由远东苏军第一方面军25集团军、第5集团军、红旗第一集团军等部队,向日军防线发起全面进攻,激烈战斗持续了近20天,苏军出兵东宁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5000余人,其中攻打东宁要塞牺牲1500人,据苏干德拉多维奇的《最后一次战斗》和[日]《满洲第137部队志》记载:1945年8月30日,日军停止了有组织性的抵抗,胜哄山地要塞901名日军打着白旗,托带着105具尸体走出地下要塞。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在东宁胜哄山结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日军投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部分~和平友好往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各族人民高举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同野蛮残暴的日本法西斯英勇战斗14年。在抗日战场上朝鲜的革命者同中国人民同生死,共患难,并肩战斗!东北抗联的历史记录了中朝两国战友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友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得到了苏联政府和红军的援助。很多苏联战士赴华参加了对日作战,牺牲在中国土地上,这种援助对于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非常宝贵的。在经历了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变幻后,人们认识到这种信任和友谊对于世界的进步仍是重要的。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是亲密的战友与同志,中苏两国人民的历史性友谊,为当今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会见金日成将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结束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是为了和平而收藏战争,为了未来而收藏过去。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是为了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获取智慧和启迪,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从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开拓创新为特色的时代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国家的完全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而不懈奋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宁抗联英雄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苏联国际主义英雄(人称苏联的黄继光)菲尔索夫.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1925年8月11日生于梁赞州普佳京区的一个农民家庭,1943年参加苏联红军,下士军衔,苏军第567步兵团7连机枪手。1945年8月11日在参加攻打东宁要塞战斗中,他在轻机枪子弹打光的情况下,第一个扑入敌人的永备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壮烈牺牲,保证了战斗任务的顺利完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9月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发布命令,追授菲尔所夫苏联英雄称号,荣获列宁勋章。现被安葬于滨海边疆区十月区波尔塔夫卡镇。他的名字将被永远载入史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勿忘国耻 强我中华(张万年题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绞车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军官寝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战指挥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发电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洗澡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通风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碉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侵华日军东宁勋山要塞战争工事22个遗址分布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要塞出口碉堡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劳工棚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狼狗圈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升降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宁要塞沿途景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4.7.27.游摄于牡丹江东宁要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