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像章(二)

大海

<h1><b>三、革命历程像章:毛泽东革命历程像章主要以伟人革命实践平生经历、地点为图案,并刊有图意词句、地名和时间。主要有独立章、对章和套章,但最有名气的还要属全国首届“十佳”套章之一的上海市制作的“光辉的历程”红旗编号套章和内蒙古军区制作的方型彩色套章,以及上海警备区制作的“毛主席万岁”方形编号套章。<br></b><b>1、“光辉的历程”红旗编号套章:俗称“大红旗”,尺寸4.8X5.2厘米,铝制,数量10枚,产地上海市。</b></h1> <h1><b>10-1“日自韶山出”:正面图案为一面大红旗中毛泽东少年时期头像和韶山冲浮雕,背面铭文为“日自韶山出,日出东方红”,“1893.12.26”。<br></b><b>10-2第一次党代会:正面图案为党旗中毛泽东青年时期头像和南湖红船浮雕,背面铭文为“第一次党代会”“1921.7.1”。<br></b><b>10-3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正面图案为一面大红旗中毛泽东青年时期头像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浮雕,背面铭文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5”。<br></b><b>10-4井冈山:正面图案为一面大红旗中毛泽东红军时期头像和井冈山浮雕,背面铭文为“井冈山”“1928”。<br></b><b>10-5遵义会议:正面图案为中国工农红军军旗中毛泽东戴八角帽头像和遵义会议会址浮雕,背面铭文为“遵义会议”“1935.1”。<br></b><b>10-6延安的灯塔:正面图案为一面大红旗中毛泽东身戴围脖头像和延安宝塔山浮雕,背面铭文为“延安的灯塔”“1945”。<br></b><b>10-7百万雄师过大江:正面图案为一面大红旗中毛泽东解放战争时期头像和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浮雕,背面铭文为“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7”。<br></b><b>10-8开国大典:正面图案为共和国国旗中毛泽东身穿中山装头像和天安门浮雕,背面铭文为“开国大典”“1949.10.1”。<br></b><b>10-9伟大创举:正面图案为三面红旗中毛泽东身穿军装头像和天安门浮雕,背面铭文为“伟大创举”。<br></b><b>10-10八届十二中全会:正面图案为党旗中毛泽东文革时期头像和人民大会堂浮雕,背面铭文为“八届十二中全会”“1969.10”。</b></h1> <h1><b>2、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方版套章:尺寸5.4X5.8厘米,铝制,产自内蒙古军区,数量10枚。作品造型设计独特,分别展现了毛主席十个历史时期人物形象,配以毛主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历史事件,并以一句毛主席诗词形象概括。背文是“内蒙古军区”,“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10-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正面图案为毛泽东少年时期头像和韶山冲浮雕,下方刻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10-2唤起工农千百万:正面图案为毛泽东青年时期头像和安源群山浮雕,下方刻有“唤起工农千百万”诗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10-3而今迈步从头越:正面图案为毛泽东戴八角帽头像和遵义会议会址浮雕,下方刻有“而今迈步从头越”诗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10-4红军不怕远征难:正面图案为毛泽东佩戴红领章头像和红军长征爬雪山浮雕,下方刻有“红军不怕远征难”诗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10-5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正面图案为毛泽东身穿粗布棉衣头像和延安窑洞南泥湾垦荒浮雕,下方刻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诗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10-6百万雄狮过大江:正面图案为毛泽东解放战争时期头像和人民解放军打过大江去浮雕,下方刻有“百万雄狮过大江”诗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10-7宜将剩勇追穷寇:正面图案为毛泽东身穿毛领大衣头像和天安门华表浮雕,下方刻有“宜将剩勇追穷寇”诗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10-8一唱雄鸡天下白:正面图案为毛泽东身穿中山服头像和天安门城楼、广场、气球彩带浮雕,下方刻有“一唱雄鸡天下白”诗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10-9六亿神州尽舜尧:正面图案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头像和工厂高炉、水电大坝、广阔田野浮雕,下方刻有“六亿神州尽舜尧”诗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10-10梅花欢喜漫天雪:正面图案为毛泽东身戴围脖头像和冰雪梅花浮雕,下方刻有“飞雪迎春到”诗句。</b></h1> <h1><b>3、毛主席万岁方版编号套章:尺寸5.5X5.3厘米,铝制,数量9枚,产自上海警备区。这套像章为纪念毛泽东的光辉革命历程而制作的。以毛泽东在不同的重要革命历史时期的形象和史迹做正面图案,毛主席诗句为衬托,背面铭文“毛主席万岁”五个字样。设计构造一严谨,画面线条流畅,雕刻豪放大气,色彩靓丽夺目。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珍稀品。</b></h1><h1><b>9-1日自韶山出,日出东方红:像章图案为一轮红日做背景,毛泽东少年时期头像浮雕居中,下方为银色的秀丽山村韶山冲和金色的“日自韶山出,日出东方红”赞美诗句。寓意1893年12月26日,当代伟人毛泽东出生在韶山乡境内的上屋场。1910年秋,毛泽东冲破家庭的束缚,离开了家乡韶山冲,到外地求学,从此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为全国受苦民众求解放、谋幸福的革命生涯,成为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1日自韶山出,日出东方红</font></b></h1> <h1><b>9-2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像章图案为鲜红党旗做背景,年轻时期毛泽东头像浮雕居中,下方为金色的南湖红船、党的一大会址和毛主席诗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诗句。寓意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和浙江嘉兴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领导中国人民走上革命道路。</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2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font></b></h1> <h1><b>9-3山下锦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像章图案为红色井冈山、中国工农红军旗帜为背景,金色毛泽东红军时期头像浮雕居中,下方为金色的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中“山下锦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诗句。寓意着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首题为“井冈山”的诗句通过描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第二次反“会剿”黄洋界保卫战,热情歌颂井冈山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3山下锦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font></b></h1> <h1><b>9-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像章图案为红色光芒射线为背景,毛泽东戴八角帽头像浮雕居中,下方为金色的遵义会议会址、丛山峻岭和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吃等闲”诗句。寓意为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后,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font></b></h1> <h1><b>9-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像章图案为红太阳光芒万丈为背景,毛泽东身戴围脖头像浮雕居中,下方为金色的延安宝塔山、延河大桥图案和毛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寓意遵义会议后,红军于1935年1月和2月两次越过娄山关天险后,以无坚不摧的钢铁意志和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继续奋勇向前。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之后,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武装斗争的统帅部,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font></b></h1> <h1><b>9-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像章图案为红云漫天、八一军旗为背景,毛泽东解放战争时期头像浮雕居中,下方为金色的万里长江千帆竞渡图案和毛主席诗词《七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诗句。寓意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在解放区群众的大力支援下,成千上万只木船,以排山倒海之势,浩浩荡荡横渡长江。展示出人民解放军为全中国彻底解放所表现出的大智大勇和不达目的誓不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9-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b></h1> <h1><b>9-7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像章图案为红日高照、红旗飘扬、气球彩带标语为背景,毛泽东身穿中山装头像浮雕居中,下方为金色的天安门、华表、华灯图案和毛主席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句。表达了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决心和解放全中国的信念。展示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中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人民群众游行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盛大场面。</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7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font></b></h1> <h1><b>9-8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像章图案为光芒万丈、红旗似海为背景,毛泽东身穿军装头像浮雕像居中,下方为金色的天安门、城市高楼大厦图案和毛主席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诗句。寓意为1962年冬,中国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的困境,中苏关系又开始紧张,苏联再在其报刊上连续刊登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我国的一些媒体也连续发表文章,予以还击。同年年底,郭沫若填《满江红》一词,借此表达中国人民面对反华势力,团结一致,坚持斗争的必胜信念。毛泽东读后当即作此和词,对几伙苍蝇、蚂蚁、蚍蜉等害人虫,投以蔑视的目光,给以憎恶得申诉,并意气风发,大义凛然,发出了防修反修的战斗号召,显示了中国人民必将胜利的信心。毛主席这首诗词是一首鼓舞人心的反霸权主义的檄文。</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8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font></b></h1> <h1><b>9-9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像章图案为鲜红的党旗和九面红旗为背景,毛泽东文革时期头像浮雕像居中,下方为金色的七朵向日葵图案和“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口号。寓意党的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七亿人民热爱毛主席,并发自内心高呼“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9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font></b></h1> <h1><b>四、建设成就像章:自1949年建国以来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了一穷二白、三年自然灾害、帝国主义封锁垄断等困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通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革期间,全国各地纷纷制作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毛主席像章和纪念章,真实记录了那段令人怀念的流金岁月。</b></h1> <h1><p><b>1、北京五大建筑套章:直径5.5厘米,铝制,数量5枚,产地江苏。正面图案均为红色闪光、三面红旗做背景,毛主席左侧头像金色浮雕居中;下方分别为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和北京体育馆金色浮雕图案。背面铭文分别为:“人民大会堂.江苏”、“北京火车站.江苏”、“民族文化宫、江苏”、“军事博物馆、江苏”、“北京体育馆、江苏”。<br></b><b> 5-1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于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br></b><b>5-2北京火车站:北京火车站现址位于东便门以西,东单和建国门之间长安街以南,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北京火车站现址1959年1月20日开工兴建,9月10日竣工,9月15日开通运营。北京站是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建筑雄伟壮丽,浓郁民族风格与现代化设施设备完美结合,其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堪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br>5-3民族文化宫:民族文化宫坐落在北京长安街西侧,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建于1959年9月。民族文化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整个建筑造型别致、富丽、宏伟、壮观,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它的建立,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中国56个兄弟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繁荣的象征。</b></p><b>5-4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全馆有22个陈列厅、2个陈列广场。军博收藏34万多件文物和藏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93件,大型武器装备250余件,艺术品1600余件,对外军事交往中受赠礼品2551件。<br>5-5北京体育馆: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龙潭湖北侧、天坛公园东侧,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训练场馆面积近7.2万平方米。自1955年建成比赛馆、游泳馆、篮球馆三大主馆后,45年来陆续新建了田径场、田径馆、足球场、乒乓球馆、网球馆、网球场、体操馆、跳水馆、举重馆、羽毛球馆、排球馆、水球馆、综合训练馆等16个专业训练场馆。各场馆场地完全符合国际训练、比赛标准,各场馆设备完善,有乒乓、羽毛、体操、跳水等14支国家队在此训练,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综合训练基地。</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北京五大建筑套章</font></b></h1> <h1><b>2、第一汽车制造厂像章:直径4.5厘米,铝制,产自吉林长春。正面图案为闪光红日做背景,毛主席佩戴领章帽徽左侧头像金色浮雕居中,下方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大门金色图案,并刻有“第一汽车制造厂”字样。背面铭文为“毛主席视察汽车厂10周年纪念,1958-1968”。第一汽车制造厂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于1953年奠基兴建, 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一汽车制造厂像章</font></b></h1> <h1><b>3、第二汽车制造厂花边像章:直径5.6厘米,铝制,产自湖北十堰市。正面图案为红色光芒射线做背景,毛主席左侧头像金色浮雕居中,下方为红色山峰、金色卡车图案,外圈镶有葵花边。背面铭文为“革命委员会好、第二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最早于1952年底提出建设,经历“两下三上”的漫长波折,于1969年9月正式开始在湖北省十堰市进行建设,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主要生产“东风牌”卡车,1992年9月1日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 ,从那时起,先后通过与法国PSA集团、日本日产、本田,韩国起亚,台湾裕隆汽车,瑞典沃尔沃等公司合资,大规模生产、销售乘用车。</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二汽车制造厂花边像章</font></b></h1> <h1><b>4、大办钢铁(倒钢水)像章:直径16厘米,铝制,重庆名章。正面图案为红色光芒射线做背景,毛主席左侧头像金色浮雕居中,下方为炼钢厂全景和钢水出炉的情景,底部为“永远忠于毛主席”七个大字。无背文。</b><b style="color: inherit;">“倒钢水”这枚像章是为毛主席1958年视察重庆炼钢厂而设计的。1956年,党中央开始把工作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在钢铁工业发展方面,除中央办大的钢铁厂外,地方也要投入力量办一些中小型的钢铁企业。1958年3月28日,毛主席抵达重庆,特意亲临重钢视察,来到大轧车间和大平炉车间,详细询问生产情况。自此,全国掀起大办钢铁的高潮。</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大办钢铁厂(倒钢水)像章</font></b></h1> <h1><b>5、东风号远洋货轮(错版)像章:直径5.5厘米,铝制,产地不详。正面图案为:红日和党旗做背景,毛主席左侧头像金色浮雕居中,下方为在波涛汹涌海浪中航行的东风号远洋货轮金色图案。像章中党旗的镰刀斧头党徽方向反了,致使这枚像章成为错版章。背面铭文为“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奋勇前进”!东风号远洋货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 由江南造船厂制造,船身总长161.4米,船宽20.2米,船深12.4米,载重量1.3488万吨,排水量1.7182万吨。1959年初,万吨船正式投料开工。1965年6月,轮船主机经过试验验收后投入使用。"东风号"远洋货船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船舶设计、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为中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东风号万吨远洋货轮(错版章)</font></b></h1> <h1><b>6、万吨水压机异形章:尺寸1.6X2.2厘米,铝制,产自上海。正面图案:三面红旗做背景,上方为毛主席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刻有“毛泽东思想万岁!”字样,右侧为万吨水压机金色图案。背面铭文为“上重万吨纪念章”。1961年12月,上海江南造船厂成功地建成国内第一台12000吨水压机,这台万吨水压机,高16.7米,重2000多吨,整机1.2万吨的压力。万吨水压机作为第一台国产大机器,它不但标志着中国重型机器制造业步入了新的水平,而且体现了中国工人和技术人员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同时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万吨水压机异形章</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7、两弹一星像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核弹;另一弹是导弹;“一星”是人造地球卫星。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严峻的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创建了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的辉煌伟业。</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3-1、原子弹爆炸成功像章:直径10.5厘米,铝制,产自北京。正面图案为红色光芒作背景,毛主席左侧头像金色浮雕居中,下方为天安门、原子弹爆炸和南京长江大桥彩绘图案。背面铭文为“满怀激情迎九大、载歌载舞庆九大”,“交机长革委会”。</b></h1><h1><b style="font-size:22px;">3-2、导弹发射成功像章:直径8.7厘米,铝制,产自北京。正面图案为一轮红日作背景,毛主席左侧头像金色浮雕居中,下方为两枚导弹发射和“奋发图强”四字金色图案。背面无铭文。</b></h1><h1><b style="font-size:22px;">3-3、卫星发射成功像章:直径6.7厘米,铝制,产自北京。正面图案为红色光芒作背景,毛主席左侧头像金色浮雕居中,下方为人造卫星环绕地球、九个五角星陪衬金色图案。背面铭文为“毛主席万岁”。</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两弹一星像章</font></b></h1> <h1><b>8、武汉长江大桥花边章:直径6厘米,铝制,产自武汉。正面图案为红太阳闪金光做背景,上方为毛主席佩戴领章帽徽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五彩武汉长江大桥,两架战机从大桥上空飞过图案,外圈镶有五角星花边。背面铭文为:“毛主席万岁、武钢炼铁厂革委会”。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它位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江面上,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大桥全长1670余米,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b><b>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也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武汉长江大桥像章</font></b></h1> <h1><b>9、南京长江大桥像章:直径6厘米,铝制,产自江苏南京。正面图案为红太阳做背景,毛主席左侧头像金色浮雕居中,下方是南京长江大桥金色图案,“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帷幔托底。背面铭文为“毛主席万岁”“中国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纪念,1969.1.1”。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通市区与浦口区,1960年1月18日正式动工,1968年12月全桥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大桥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特大桥梁,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路宽15米。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 该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曾经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记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南京长江大桥像章</font></b></h1> <h1><b>10、新安江水电站像章:直径6.2厘米,铝制,产地浙江。像章正面图案为:红色光芒、三面红旗做背景,毛主席左侧头像金色浮雕居中,下方为新安江水电站金色图案,并刻有“毛主席万岁”字样。背面铭文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新安江水电站</b><b style="color: inherit;">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县原铜官镇附近,在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工程于1957年4月开工,1960年4月第1台机组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662.5兆瓦,保证出力178兆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8.6亿千瓦时。电站主要担负华东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任务,并且有防洪、灌溉、航运和养殖等综合效益。新安江水电站是建国后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建造的大型水利发电站,被人们誉为“长江三峡的试验田”,中国水利电力事业史上的一座丰碑。</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新安江水电站像章</font></b></h1> <h1><b>11、高峡出平湖套章:直径5.5厘米,铝制,数量3枚,产自湖北。第一枚正面图案为毛主席左侧头像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金色浮雕,并刻有“高峡出平湖”五个大字。背面铭文为“毛主席万岁!纪念长办革委会成立一周年纪念,1967.2.22~1968.2.22”第二枚和第三枚正面图案同为毛主席左侧头像和客轮航行于长江三峡中金色浮雕,背面铭文为“毛主席万岁!宜昌工艺厂”。只不过分为金银彩章。“高峡出平湖”是毛泽东在畅游长江的时候,所写《水调歌头.游泳》中一句诗词,讲的就是他心中所想的三峡远景。 1970年庐山会议后,毛主席亲自指挥启动了共和国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1970年12月25日,中央正式发出文件,同意兴建宜昌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26日,主席在总理送来的报告上批示:“赞成兴建此坝。”文件下达后,1970年12月30日,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正式破土动工,1988年底整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全部完成。现在,三峡工程已经竣工,毛主席诗词中大胆的设想,高峡出平湖景观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高峡出平湖像章</font></b></h1> <h1><b>12、毛主席视察农村(戴草帽)像章:直径6.5厘米,铝制,产自南京军区后勤部。正面图案为毛主席戴草帽视察人民公社金色浮雕像,背景是工厂、梯田、高压线、汽车和金灿灿的麦穗图案,底部刻有“5.7”数字。背面铭文为“庆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三周年”,“南京军区后勤部,一九六九年”。这枚像章是根据1958年毛泽东在河南农村视察所拍照片设计的。1958年8月7日,65岁的毛泽东主席在时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等同志的陪同下,对许昌专区的襄城、长葛两县的部分农村进行了视察,在襄城县双庙乡第十四农业合作社一片丰收在望的谷穗中,毛泽东头戴草帽面含微笑留下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画面。像章中“5.7”数字寓意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在五七指示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同时也要批判资产阶级。五七指示正好与伟人1958年所设想的办人民公社的初期思路相合。</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毛主席视察农村(戴草帽)像章</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未完待续——</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