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岩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烈屯西北面的漠斋山下,是一个独特的地下河溶洞,有着 “水上芦笛岩” 的美誉。这里自然风光如画,仿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艺术景观,令人惊叹不已。<div>但是,我在百鸟岩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因为,地下河的溶洞是没有照明的灯光的,在导游微弱的手电筒光线中,单反相机没有用武之地。<br> 百鸟岩洞口宽 50 米,一石壁将其分成两个略呈三角形的左右洞口。左侧洞口宽 40 米,高 16 米,两洞口内侧相通。洞深 500 米,蜿蜒曲折,直通与白熊洞一山之隔的拉类坳下的一个侧洞口。现在,洞口也很难拍摄,因为不购买门票就不能目睹。洞中水平如镜,深不可测,宽处约 40 米,窄处 10 米。从洞口行舟至 300 米转折处,距水面 30 米处有一圆形天窗,山坳之光照到水面,犹如舞台上的光束,色彩纷呈。近右侧洞口处有沙滩,可停靠舟船。沙滩右侧是一块 30 多平方米的石台,台面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石台一侧,洞壁雪白,可攀援其中。有石鹰、石柱、石幔、石观音菩萨等,百态千姿,令人目不暇接。石台的周围有仙女梳妆、海螺石,石螺对面有石桌、石缸和石松果等。侧面洞口外香椿林下野花艳目,植被繁衍,把洞口点缀得幽静雅致。<br> 百鸟岩因洞内燕子栖集,蝙蝠掠飞而得名。每当朝霞初升或夕阳西斜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岩燕飞出洞口贴水逐戏,蔚为壮观。这只是传说,我去过几次,但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div><div> 盘阳河自巴马甲篆乡吉屯白熊洞潜入山下,形成了 1500 多米的伏流暗河,然后从此洞流出,是盘阳河注入红水河前的最后一处伏流出水口。因进出此洞有 “三明三暗” 处,仿若 “三天三夜”,故英国洞穴探险队曾由衷地感叹在洞中探秘可体味在地球上消失三天三夜的感觉。洞顶岩泉四季飘洒,洞中冬暖夏凉,三伏宜避暑,严冬可避寒。洞中歧洞叉水道不可胜数,密如蜂房,不知所向,整个洞仿佛一座装饰华丽、景幻莫测的水下龙宫。</div> 八十九岁的妈妈,游完百鸟岩,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