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到了,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新年元旦,团聚,庆祝,憧憬,期待,开启美好岁月新篇章。2025年是农历乙巳蛇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是智慧、神秘和灵性的象征。它代表着变化和重生,与元旦这一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时刻相契合。灵蛇献瑞,吉祥康泰,事事如意,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一月是一年中独具匠心的月份,充满清新、静谧和澄澈的气息。一月称“元月”,一月一日称“元旦”。在古代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但不同朝代,“正月一日”的日子不同。1912年民国政府宣布采用公历纪年,一月一日定名为“新年”。1949年新中国正式命名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同时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p> <p class="ql-block"> 二月是一个特殊而有趣的月份。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而是一年一次的平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但历史上的二月,曾经有三次是30天。这些独特的天数规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天文知识。在古代,每年二月初二,人们观察东方苍龙七宿的龙角从地平线上升起,这个过程被称为“龙抬头”。这是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三月是春季的第一个月份。桃花笑春风,燕子归来筑新巢,春雨绵绵润万物,给大地带耒无限生机与活力。春天还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主题,诸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三月的自然景观、气候特征、花卉绽放、动物活动、文化意象等,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神奇。</p> <p class="ql-block"> 四月是一年中第一个小月,30天。这个月是春天的续进,夏天的开始,因此被称为“清和月”和初夏。 </p><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唐代诗人白居易把春夏之交的季节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妙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 五月连接了春天和夏天,有春天的清新和温柔,也有夏天的湿润与热情。天气逐渐变热,阳光明媚,让人心旷神怡。植物进入旺盛生长期,绿意盎然,花开如海,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四月的绵绵雨,把五月的天空洗得晶莹剔透,蔚蓝至极。瘦红肥绿的山川,把五月点缀得壮美多姿。</p> <p class="ql-block"> 六月是上半年最后一个月,日照时间长,强度大,气温开始升高。雨季开始,雨水增多,又给六月带来一丝凉爽。人们喜欢“六”,“六六大顺”,认为六月是有福的月份。国际儿童节,芒种、夏至等节日和节气,都有独特的人文活动和自然景观,包涵别样的季节特点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七月的白昼最长,骄阳似火,炎夏向人们展示它的威力。绿荫深处听到抑扬顿挫的蝉鸣,夹杂着不安分的飞翔。大地被太阳晒得发焦发烫。有时突然乌云密布,浇下倾盆大雨,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景象。河湖池塘里,接天莲叶延伸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在阳光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靓。</p> <p class="ql-block"> 八月通常是夏季的尾声,秋季的序曲。气温依然较高,阳光充足,雨水偏多,许多地区的八月是炎热伴潮湿的时期。八月正是秋收秋种季节,春华秋实,黄金一样珍贵。在季节五行中,秋季属“金”,因此,八月被称为“金月”。八月又逢大中小学放暑假,老师学生可以外出旅游,享受自由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九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金秋时节”,象征着成熟与丰收。天空高远清朗,阳光温暖而不炙热。凉爽的秋风和适宜的温湿度,给人的心灵带来宁静和惬意。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红,色彩斑斓,构成秋天的诗意美景。气候宜人,适合出行旅游。中元节、教师节,又赋予九月不一样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十月是秋季的中期,气温逐渐降低,天气逐渐变凉。农作物大多成熟,农民享受丰收果实,全国人民能够捧牢饭碗。十月被称为“阳月”、“阴月”、“露月”,显示了阴阳交替、露水增多的气候特点。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反映了人们热爱祖国,期盼团圆,向往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 十一月是秋去冬来的月份,有许多富有诗意的别称,如:冬月,辜月,霜月,寒月,畅月,等等,表明秋冬之交的特点和自然景观。它在岁月的长河里恰如古人诗云:“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自然界层林尽染,五光十色,美不胜收。夜晚变长,白天短暂,人们感受到秋天渐行渐远、冬天快要临近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十二月是一年中最后一月,更是岁末年初的交接时刻,听到新年的脚步声。民间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腊梅绽放,家家户户腌制腊肉、腊鱼,欢欢喜喜迎新年。尽管室外寒风呼啸,室内却有火炉或者空调,铸就冬天的温暖。下雪天,银装素裹,宛如一个童话世界。人们滑雪、打雪仗、堆雪人,享受冬日的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