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潍坊“十笏园”的感悟

<p class="ql-block">  因为大学同学在青岛聚会,路过潍坊,我们有机会参观了潍坊的“十笏园”和潍坊市博物馆,拜读了张昭潜(1829—1907,清末史学家)撰文、曹鸿勋书丹的《十笏园记》,欣赏了潍坊市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唐代铁佛、郑板桥的《峭壁兰图》和“难得糊涂”石刻,有一些感悟。</p> 十笏园始建于明代 , 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后几经易主,由清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 在废园基础上建成了这个私家园林,以其小如十个笏板大小的园林,故名曰‘十笏园’。 十笏园虽小,却有着北方园林的端庄大气,又具江南园林的精巧细腻,既有山水风光的自然风景,又有历史风华的人文景观,无论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还是怪石奇松、花卉草木,尽显自然之美。 <p class="ql-block">  参观十笏园,拜读《十笏园记》后我们获得一些感悟。作为一个游客欣赏天下美景和神奇之物,并非仅悦目于此,而是为了修身养性,培养仁善之德,正如《十笏园记》中所讲“天壤间,一卉一木,无非造化生生之妙,而吾之寓目于此,所以养吾胸中之仁,使然常有生意,非以玩华悦芳为事也。”呜呼,是言也,可以曲达吾儒林下之志矣”。</p> <p class="ql-block">  在十笏园丁家帐房的門眉上,写有灰底绿字“留余”二字,是郑板桥所写六分半书,反应了丁氏君子爱财,取子有道,用之唯仁的“留余”理念。人有了钱后,有人及时行乐,花天酒地;有人省吃俭用,留于子孙;有人为富不仁,有人热心公益,回馈社会。其中潜藏的“留余观”,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德性。</p> <p class="ql-block"> 带着参观十笏园的感悟再欣赏郑板桥的《峭壁兰图》则体会到天地厚德载物之仁。人世间的生命都是天地自然孕育的生灵,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p> <p class="ql-block">  《峭壁兰图》,是郑板桥存世作品中尺幅最大的,画面的左上角是大面积的悬崖峭壁,于石缝间画兰草五丛,右下角画散石一组,兰花两丛。整个画面左高右低,上呼下应。画中郑板桥题诗:“峭壁兰垂万箭多,山根壁蕊亦婀娜。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p> <p class="ql-block">  郑板桥借生长在高山上和山脚下的兰花,来比喻人世间的芸芸众生,同样是兰草,有的生来就长在高高的悬崖峭壁上,人们在观赏的时候总是要仰起头,而有的则生长在低矮的山脚下,也是如此这般的婀娜,却从未被世人所发现,同样是兰花,同样接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难道还要有上下、高低和贵贱之分吗?</p> <p class="ql-block">  在潍坊市博物馆我们还看到另外一个镇馆之宝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的石刻。关于难得糊涂的解释有许多说法,有自我嘲解说、抗议之声说、心安理得说、大智若愚说等等,但从十笏园的感悟中我宁愿相信下面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公元1754年,54岁的郑板桥初到潍县,遭遇百年未见的旱灾,然钦差姚耀宗不问无闻,还向其索要字画。郑板桥见百姓如此凄惨,心力不支,异常忧郁,其妻相劝:“既然皇帝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糊涂嘛!”。郑板桥怒言:“装糊涂,我装不来,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于是以“拯救万民,在所不惜”激励自己,并开官仓赈灾。</p> <p class="ql-block">  正所谓:“十笏小园”丁半城,</p><p class="ql-block">‍ 七品县令“留余”情,</p><p class="ql-block">,‍ 亭台卉木生之秒</p><p class="ql-block">‍ 聪明糊涂关我诚。</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变法图存“凡三宿”,</p><p class="ql-block">‍ 雪庵书巢陶心性,</p><p class="ql-block">‍ 石佛寺内出铁佛,</p><p class="ql-block">‍ 。 砚香楼上现真情。</p><p class="ql-block">‍ 注:丁家极盛时,土地遍布安丘、诸城等地,有“丁半城”之称。</p><p class="ql-block">‍ 郑板桥在潍县做了七年县令,在十笏园丁家帐房的門眉上,写有灰底绿字“留余”二字。 </p><p class="ql-block">‍ 康有为应丁家邀请曾在十笏园住三日,并建议将后院西厢房正厅“雪庵”,改名为“小书巢”。</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康有为住过的“小书巢”,原名为“雪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