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底什么是“本自具足”?在心理学上,本自具足是指,我们的人生有巨大的潜能,有全部的可能性。我们被这个宇宙祝福着,被深深爱着,所以我们有改造自己的情绪、性格、行为的潜能和能力。因此我们是本质具足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那么在修心当中,圣人教导我们,为什么会有苦?为什么会有烦恼?为什么我们要去经历那么多的至暗时刻?正是因为苦,我们才需要去修行,找到解脱之道。</b></p><p class="ql-block">但是这个解脱不是从一种烦恼慢慢修到另外一种状态,而是到达你本有的一种状态。那么是要到达一种怎样的状态呢?烦恼是从哪来的呢?烦恼,是我们最初的二元分别心产生以后带来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圣人讲的本自具足,是指回归到你最初、本有的状态,也叫本觉。</b></p><p class="ql-block">这个状态,通过你的修心不能被增长,你不修心也不会被贬损,所以TA是不增不减的、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生不灭、本来就有、从未离开的。</p><p class="ql-block">我们只是在原地使劲地修,回到这个原来的状态,这个叫做本自具足、本来圆满。没有修心的人感受不到这种本自具足的状态,因为头脑里有太多的妄想执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那你感受不到怎么办呢?第一点是要打开你的相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信根”要打开,你才可能精进。精进的修心你才可能体验到定,才可能体验到慧,才可能最终接触到你自己的内在圆满。如果你没有通过一些方式来修心,你是接触不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说TA存在你又看不到,说TA不存在,但TA每天都在,但你又找不到他。所以TA就在那个悖论当中,非真非有当中。</span></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缘起性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缘起性空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缘起,第二部分是性空。</b></p><p class="ql-block">缘起,是指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体。</p><p class="ql-block">比如,我们把这个东西“命名”为“手机”,但是当我把它所有的元器件拆开,摊在桌子上去看,“手机”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摄像头是手机?屏幕是手机?电池是手机?信号接收器是手机?还是按钮是手机呢?</p><p class="ql-block">你会发现,我们以前认为有一个“主体”的手机,当我们仔细去找的时候,并没有“手机”的存在,它是由一堆的东西构成的。</p> <p class="ql-block">同样,当我们去找一个叫“树叶”的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由阳光、雨露、土壤、种子、风等因缘和合而成的。当你拆开它来看,里面有经脉、叶绿素、线粒体等等东西,但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东西叫“叶子”,“叶子”只是一个“名称”。</p><p class="ql-block">同样的,当我们再去看这些元器件,真的有个东西叫做屏幕吗?你仔细往里找,发现它可能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屏幕”主体。再往下看这个“分子”的时候,会发现它是由原子构成的,当我们去看这个原子时候,发现有更小的粒子。</p><p class="ql-block">这样一直拆分下去,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一个真实不虚的独立主体,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这叫“缘生”。</p><p class="ql-block">正因为万事万物都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独立主体,那么它的自性、本性为空,这叫“性空”。当我们了解了性空,这个杯子、这个手机、这个自我,都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主体,我们由此可以推论,这个世间一切的东西都是性空的。所有的东西都性空的世界,它肯定是空性的。所有都是空的东西,组成的东西是不是也空?这就是“性空”和“空性”的一些简单的解释。</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什么是真正的“慈悲”?</b></p><p class="ql-block">我们有世俗层面理解的慈悲,也有更高维度的慈悲。世俗理解的慈悲是接纳、允许、爱。但有好多人对外人特别好,对家里人反而很苛刻。</p><p class="ql-block">外面的人跟他提要求,要东西、要钱,他都笑呵呵地满足别人。但是他对家中的人往往有很大的情绪,甚至是愤怒的。那不是真正的慈悲,而是被其他人的评价所裹挟,是活在自己面具的束缚当中而已。</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呢?第一步是我们先对自己的慈悲。我们内在是放松的、柔软的、带着爱的,这个光亮从由内而外透出来,其他人当然会感受到。而不是我们内在是匮乏的,但是我要维护我是一个好人,受人尊重的形象,我刻意地对你好,对吧?</b>这种所谓的行善助人成为你的一个枷锁,成为你的一个负担,这是第一层的慈悲。</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二层的慈悲是指当我们在修心的时候,我们发现内在仍然有很多执着。有了自我的执着以后,就有得失,就有恐惧,就有生老病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b>所以我们为了去消减这个执着,想要面对自己内在最深的障碍,有可能要去修的一个重要的功课,就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和舍无量心。</p> <p class="ql-block">慈无量心就是你希望其他的人、身边的人都能够发生好的事情,你希望他们都能够快乐,这是慈爱。就像你有好多东西都想给自己的孩子一样。</p><p class="ql-block">悲无量心就是指当你看到其他人受苦的时候,你能够去感同身受他们的苦,并且希望他们不再痛苦。</p><p class="ql-block">喜无量心是指当其他人身上发生好的事情时,你为他们而高兴跟喜悦。大多数人哪怕你的闺蜜嫁得好,你都会比较、难受、心痛。所以喜无量心也挺难修。你看到谁赚钱了,谁买大房子了,谁功成名就了,你都要为他感得到欢喜赞叹。</p><p class="ql-block">舍无量心是指虽然你有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但是你知道每个人他都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跟后果,所以你也允许所有人去承担他自己的果。你知道你没有办法去介入别人的因和果,这是舍无量心。</p><p class="ql-block">要先对你自己慈悲,再对你身边的人慈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