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有人形象的说像是浮萍,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飘向何方。我有时候比较认同这个观点,有时候又觉得过于悲观。浮萍的一生看是随波逐流,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也努力做到趋利避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何尝不是如此。我上初中时就开始了住校,期间的艰苦亦复如是。几十个人一个宿舍,卫生条件极差。没想到三年初中生活,我换了很多住宿地方,现在回想起来,又何尝不是浮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从宿舍搬出来,是和我小学同学一块搬到了他父亲在乡镇府的办公室,那是一间东西排房,在乡政府大院的东南角。他父亲白天办公晚上回农村家里。一件平房十个平方左右,两边靠墙放了两个板床,中间是一个三斗桌一把椅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宿舍里,我第一次学会了下象棋,也知道了方寸之间还有楚汉之争。我主动放弃了现成的条件,让给了一个后来的同学,在他最孤苦无助的时候,助他上位替代了我的床位。那段时间,也是我生命中的低谷,由于恶疾的缘故,一次次的起夜如厕,惯看了寒星和冷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又一次的搬离宿舍,那是因为我第二任的同桌希望我能去辅导一下他的作业。他家在集上居住,说起来集上也是我祖上的故里。我欣然同意。那段时光真的没有辅导过他什么作业,可能就是走些捷径,方便他完成作业罢了。但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我的同桌是个习武之人,我从小就羡慕三侠五义中的那些英雄人物,有着强烈的侠客情结。如今回忆起来,都是些跟他习武的场景,练习举重,走标枪,更多的是看他打拳。这段经历很短就过去了,但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也有几次短暂的跟同学相住的经历,他们大都在集镇上或附近的村庄居住。印象中就是下夜自习后要走上一段长长的路程,及至到了住处也就是聊了几句,就要及早休息,等待第二天的上课跑操和早读。唯一的好处就是没有集体宿舍难闻的气味,可以有闲暇时间想想自己的心事。谁又能知道少年的心在想些什么呢,就像我能唯一接触到的少年报中的小说连载《哦,我十四岁》。我不是沙晓舟,只能还是自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最后一次搬离宿舍,是在寒冷的冬季吧。我的一个同学是伙房师傅的亲戚,在伙房旁有一间住室,晚上没有人居住。为了能够清净的学习,同学邀请我能给他一块过去,我自然求之不得,当然我也要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下同学共同学习。他也是一个很求上进的学生。至于如何学习我记忆不清了,倒是那年我正好患有疥疮,以至于夜晚痒得实在难以忍受,曾经趴在大伙的锅炉房的炉灶门口,以烤止痒,也是无奈之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往事历历在目,难以启齿和回首。有人说受够了该受的苦,才能一生坦途。我不信命运,也不信浮萍。半辈子过去了,现在我只信,善心善念善行。这和了凡先生的人生理念不谋而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愿这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平凡的我们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不管人世间多少沧桑变化,听爸爸讲讲过去的时光,不忘少年样,一生向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