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桂子呢还是桂籽,写这个几个字时,还是多少想了些。</p><p class="ql-block"> 桂花,桂子,当然还有桂籽,总会给人一种诗意的画面。千百年里,桂的禅意或是万事万物的珍惜,或是兴衰荣辱的愁肠,或是百般思念的如影随形,总是如诗如画影响着一代代文人墨客百姓人家。山河无恙桂香如故,无论是宋诗姜夔的“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元诗倪瓒的“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还是唐诗陆畅的“红椒花落桂花开,万里同游俱未回。莫厌客中频送客,思乡独上望乡台”,一样的桂香,别样的衷情,盛开的桂花,轻轻柔柔洒落一地光阴,一簇一簇高歌秋天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 年年桂香无别,岁岁风情别样,盛开的盛,是一种心情的怒放,落花的落,则更若一个佛禅的圆满。唐诗人宋之问的《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在天空中落下,香气随风飘散,诗其独特的意境和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而花落籽生,桂籽更以金贵珍天下,桂籽的诗句好象不是太多的,权因古今桂子桂籽难舍难分,大诗人白居易一句“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一个寻字,点破此桂子非“桂子”,桂籽亦桂子,桂子亦桂籽,可算是精选了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景色——钱塘江潮和月中桂子,抒发了对杭城美景的无比喜爱。呵呵,还是从桂子桂籽的诗情画意中回归吧,这个正月头里,若干一个个缩小版青芒果般的桂花树的桂籽,正点缀在深翠色的桂花树枝头叶间,写作桂籽,似乎更贴彻,写作桂子,则或许更诗意。</p><p class="ql-block"> 虽说如今的桂花结籽已不是什么极稀罕的事了,然而在杭城仍不是每一棵桂花树都会花落籽生的,曾经的杭城民间有个说叨“铁树开花寻常见,桂花结子无处觅”,着实可见曾经的桂花结籽是有那么几分的珍贵;当然了,我的老家在苏北,气候的关系,桂花树极少见,没有桂花飘香的季节,就更别谈桂花结籽的传说了。在江南,与寻常的丹桂、金桂、银桂、月月桂稍有不同的一个叫法,结果的桂花树雅称为“结子桂”,好一个桂“结子”,贴切更有代代薪火相传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儿子家也有两株桂花树,一株在大门的拐角处,是一个花开比寻常的银桂色彩略逊更淡点儿的“结子桂”,此时从厨房玻璃窗向外看去,一粒粒青涩的桂籽把冬色中深绿的桂花树点缀的分外妖娆,给这个温馨的家更添了那种诗在咫尺的别样意境。另一棵在四楼顶的小菜园里,是株花开时特别茂盛花落时一地银白的银桂。两棵桂花树算来种了也有五六年了,只是门外的“结子桂”是枝繁叶茂,究其原因,我在想不外乎“接地气”的原因吧,也许是路南荫庇处的原故吧,这株“结子桂”年复一年里桂花开的不急不躁,每每略迟于杭城桂花盛香的时节,给人一种俏也不争秋的感觉。顶楼的那株桂花树,不知是否矮化的原故还是什么的,依然如一棵盆景般总也长不大,不过小归小,这株桂花是百分百的按时令开放,花开茂盛时,似乎是只见桂花不见枝叶,桂香老好的浓郁。这两棵桂树,花期前后相隔大半月之久,大有你方开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十天的争秋夺艳本色。</p> <p class="ql-block"> 杭城将桂花确定为杭城的市花,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的的1983年。 二十年多前的世纪之初2003年,杭城全域更是一口气种下了500万株桂花树。作为杭城的市花,每每十月秋色渐浓时节,杭城无外不在的金桂、银桂、雄黄桂、日香桂、月桂、丹桂、四季桂,结子桂等等是一株株任性盛开,将一座杭城熏香的如痴如醉。赏桂,或山峦湖畔,或小巷大街,更有一年一度盛大的满觉陇桂花节,将杭城人赏桂推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龙井山麓一山谷,山谷之中一小镇,名“满觉陇”,满觉陇以漫山遍野栽种的桂花树出名,每年八月中秋,桂花盛开,香满山坳,桂花盛开之后,花冠开始分离,微风拂过,落花纷纷,簌簌然犹如降雨,得“满陇桂雨”之美誉,为新西湖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从桂子飘香到桂籽盛果,从古至今的杭城人喜欢桂花更衷情着果的桂花籽,“桂籽桂籽”,谐音的“桂籽”与“贵子”,让杭城人把桂花结果当成吉祥的象征。桂籽从桂花开到桂籽成熟,孕育期长达10个月,成熟的桂籽紫黑色,是一种可治胃病的良药,药名:天竺桂实,功效见《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温中,和胃,主胃脘痛,哕逆。桂花可食用,桂籽可入药,桂花树四季常青,杭城的市花如此之选,确不负盛名多娇。时至今日,尽管仍然有绝大部分的桂花树只开花不结果,除了品种以外,影响桂花树结果的还有土壤、水分、温度和光照等因素,树龄也是个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桂花树结桂籽,与气候的关系影响似乎更大,江浙等地的桂花树少有结籽,故而古代被人们视为奇观,而在广西、广东等更南方的地方,据说桂花树结籽就比较的普遍。桂花香雅浓郁,历来的百姓人家就有赏桂习俗,晒干的桂花,更是美色糕点的点缀,对于会结果的桂花树,人们更是喜爱有加,桂花的果实被称之为“桂籽”,且表达的何止是百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大贵大富的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