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促进新入职教师成长,夯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务处精心规划安排,于2024年12月6日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了新入职教师预演汇报课活动。</h3> <h3> 本次汇报课由两位新入职青年教师参与。为了不辜负此次珍贵的学习与成长机会,青年教师在教学师傅和组内教师的耐心指导下,认真钻研新课程和新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多次磨课,反思修改,力求将“双新”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最终呈现出了两节高质量的汇报课。</h3> <h3> 新教师对本次汇报课高度重视,他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制作课件,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精心的教学设计,呈现了极具个人教学风格的课堂。</h3> <h3> 田雨芯老师执教的《9加几》作为进位加法的种子课,这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田老师教态亲切自然,以清晰的逻辑和细致的讲解,通过示范引导学生理解9加几的运算原理,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算理。 </h3> <h3> 田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小棒。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数一数,摆一摆,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小棒数一数,移一移,呈现多种算法,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凑十法”的便捷性。</h3> <h3> 严建兵老师讲授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严老师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4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再到2杯柠檬水平均分给2个人,最后到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根据生活经验得出半个或一半,循序渐进,当无法用1、2这样的整数表示,需要引出一种新的数,引发原有认知冲突,引出½,让学生感知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建立联系。</h3> <h3> 三年级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严老师创设了多种活动,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片,体会½的产生过程。在创造几分之一活动中折一折、画一画感受平均分,认识分数的含义。</h3> <h3> 每一堂课都是一种磨砺,一种收获,一种成长。课后,学校组织教研组集体评课研讨:教研组老师多方面的细致点评和建议,充满着对新入职教师的鼓励和期望………</h3> <h3> 同年级的韦鲜梅老师对田老师的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田老师在讲解9加几时要点名9和1可以凑成10,所以在计算9加几时拆小数会更简便,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快速掌握9加几用凑十法的便捷性。</h3> <h3> 兰红芬老师也对田老师这节课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兰老师认为田老师可以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在计算9加几时是怎样摆小棒的,全班的同学都可以看到摆小棒的过程,可以促进后进生更好的理解9加几用凑十法的计算方法。</h3> <h3> 乔娟娟老师对严老师的汇报课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严老师在展示学生把圆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时,由于学生没有规范画图使得看起来圆片没有被平均分,此时教师就可以自己亲自示范动手折一个不是平均分成2份的圆形纸片,给学生引起认知的冲突,从而再次强调分数的产生一定是基于平均分。</h3> <h3> 何英杰老师对严老师这节课进行点评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严老师在教学完认识二分之一后就教学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这一内容,在一边动手操作一边讲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更加清晰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的意义,为后续学生在创造几分之一的动手操作过程中能更好理解分数的含义。</h3> <h3> 其他老师对两位新入职教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宝贵的意见如同明灯,照亮了新教师在教学道路上前行的方向。好课锋从"磨课"出,精彩源自"苦磨"来,相信通过一次次的打磨,老师们都能有所提升,有所收获!</h3> <h3> 刘阿映副校长对两位新教师的汇报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对田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地不断进步感到欣慰。无规矩不成方圆,师为范方育栋梁。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保障学校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他希望新教师能在平时的课堂中落实好课堂常规,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保障。</h3> <h3>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韦运利副校长提出,在业务上,新教师要像老师教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快速成长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学校的发展需求,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老教师要像新教师学习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更加精彩。新老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h3> <h3> 此次汇报课活动,为新入职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快速成长的平台。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悉心指导下,新教师们将不断反思、不断进取。他们将把每一次的建议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在教育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为学生的成长播撒希望的种子。</h3> <h3> 竹有千节,起于幼笋。我校将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步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相信青年教师在听取学校领导和教研组教师宝贵的教学建议后,定会再接再厉,且行且思,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我校绽放青春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