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圣地赤松宫(黄大仙祠)

雪缤纷

<p class="ql-block">  广州赤松宫于2013年12月奠基,2017年8月14日举行普济殿开工仪式,2024年12月5日道教文化交流活动举行,12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0日,我与一众好友上午8点刚过就来到了赤松宫,一睹它的芳容。</p><p class="ql-block"> 黄大仙号赤松子,一生为民赠医施药。据史料考证,岭南黄大仙信仰的传播,最早起源于广州市番禺石楼镇大岭村。21世纪初,广州市道教协会决定在大岭村重建黄大仙祠,并取名赤松宫。</p><p class="ql-block"> 赤松宫位于番禺区菩泉路32号,是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的一处重要道教场所,位于马山岗半山麓,环境优美,藏风聚水,是一处理想的宗教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 赤松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7年,当时大岭村的陈启东等人为了黄大仙的信徒们建立了一处活动场所,这是广东地区第一间黄大仙祠。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该场所的原貌已不复存在。在党的宗教自由政策支持下,赤松宫得以恢复重建。重建落成的赤松宫采用唐代建筑风格,整体呈葫芦形和如意形,将岭南建筑风格与大岭村古村风貌相融合,葫芦和如意,代表葫芦聚气、福禄吉祥,又寓有“腹内乾坤”的哲学内涵。主体建筑以道家天地学说为依据,山门前区域为地,山门内区域为仙界的天,分为太清天、上清天和玉清天,天人合一的道教文化与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辉映。建筑群包括普济殿、灵官殿、观育殿、关帝殿、财神殿、元辰殿等27个主要部分,未来将成为广州最大的道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外围拍摄赤松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赤松宫俯瞰图看,赤松宫呈葫芦形分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进赤松宫,映入眼帘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养生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灵官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龙王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钟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鼓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慈航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普济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财神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赤松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普济殿</b></p><p class="ql-block"> 普济殿供奉的是黄大仙(黄初平),又称黄大仙或赤松子‌。黄大仙是道教中的重要神仙,据《神.仙传》记载,黄初平是浙江金华兰溪市人,15岁时被家人送到山上放羊,遇见一个道士,被领到金华山的山洞中修炼四十多年。黄初平修炼有成,出山后一生为民赠医施药,广积善德,深受人心‌。</p><p class="ql-block"> 赤松宫是供奉黄大仙的主要场所,建筑风格结合了传统砖木结构和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唐风格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首层为:元辰殿,第二层为星宿殿,第三层为三清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元辰殿</p> <p class="ql-block">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由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组成。上古时代中国古人在靠近黄道面的一带仰望星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称之为二十八宿,又将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分别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是用来说明太阳、月亮、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曾被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不同的领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相关内容非常庞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十八星宿星君简介</p><p class="ql-block">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代中国将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p><p class="ql-block"> 根据二十八星宿出现的方位,分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即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分别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p><p class="ql-block"> 选择在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是用来说明太阳、月亮、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尊神像: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p><p class="ql-block">‌ 广州赤松宫三清殿内供奉的神像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p><p class="ql-block"> 玉清元始天尊是道的化身,为道教开天辟地之神,居住在玉清境,也称元始天王,尊称为“道宝”‌。上清灵宝天尊居住在上清境,是道的化身,又号太上道君、上清大帝,尊称为“经宝”‌。太清道德天尊居住在太清境,又叫太上老君、太清大帝,尊称为“师宝”‌。</p> <p class="ql-block">‌ 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手执的法器是太极图,这是他的证道法器,能够破天地、绝古今,展开后能形成另一方世界,无视所有法术攻击‌。</p><p class="ql-block"> 太上老君的太极图展示了宇宙的和谐与平衡,这些法器不仅代表了神祇的威力和地位,也体现了道教宇宙观和修行理念。</p> <p class="ql-block">  上清灵宝天尊手执的法器是诛仙剑阵,这是由四把神剑(戮仙剑、诛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和一张阵图组成的剑阵,威力强大,能够击败大罗金仙‌。</p><p class="ql-block"> 灵宝天尊的诛仙剑阵体现了强大的攻击力,这些法器不仅代表了神祇的威力和地位,也体现了道教宇宙观和修行理念。</p> <p class="ql-block">  玉清元始天尊手执的法器是盘古幡,这是鸿钧老祖赠送的法宝,能够撕混沌、裂时空,威力极大‌。</p><p class="ql-block"> 元始天尊的盘古幡象征着创世的力量,这些法器不仅代表了神祇的威力和地位,也体现了道教宇宙观和修行理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