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学习促讲解——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优秀讲解员王海燕事迹记略

诗书遥

<p class="ql-block">  2024年 11 月 20日,巩义市新中镇新中村,正在改造的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张祰庄园,以下简称纪念馆)露天广场上,寒意抵不过暖意,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增添着游客参观的兴致,优秀讲解员王海燕的精彩讲解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在场的人。</p> <p class="ql-block">今年43岁的她,就像她明亮透彻的大眼睛一样,生活中待人诚恳,工作中也像是一阵风,一团火。为了让讲解员这个普通的岗位放出更夺目的光彩,她把学习当成了正在进行时,用学到的知识武装头脑,提升素质,并融入到自己的讲解中。她从小就听姥爷讲皮定均将军的革命故事。油然而生敬意的同时,革命先烈的高大形象和感人事迹在她懵懂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高中毕业后,她干过民办教师、导游等。脑海中红色故事的烙印不但始终不灭,而且愈加萌发。2011年 ,<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通过面试顺利进入纪念馆工作,这也算是圆了她一直的梦。</span> 2012年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满怀对革命先烈事迹的弘扬传播之情,她一干就是十三年。见证了纪念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发展历程。她像待孩子一样对工作,认真细致,孜孜以求,伴随着纪念馆的逐步发展她也不断进步。经常到纪念馆指导工作的新中镇党委书记马廷文看到不断进步的她,对她爱学习,勤敬业的精神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激励她更上层楼。</p> <p class="ql-block">13年的讲解生涯,有苦也有甜,但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游客的肯定,这是她最大的快慰,也是鞭策她不断学习进步的无上精神动力。每每受到游客的赞扬时,她觉得,自己的学习,自己的付出值了。她接待过记不清的游客和团队。最多的一次,一天接待八个团队的讲解和部分散客,不但累的腰酸腿疼,口干舌燥,而且连吃饭,上厕所都要跑步前进。红色主题讲解,抗日战争故事,架起了她和游客之间情感共鸣的桥梁,拉近了她和游客的心路历程。多维的思路,立体生动的描述,精彩感人的讲解,让讲解员这个极普通的岗位焕发出了引人入胜的魅力,也让原本枯燥的革命事迹变成了越来越感人的抗战故事,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同时,她也和部分游客成了微信好友,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进步的同时,又让红色正能量满满传递。在摩肩接踵的参观团和游客中,有检察院的、法院的、银行的、新闻记者、教师、医生等等。虽然行业不同,但他(她们)的感受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王海燕,不但讲得好,声情并茂,而且她的讲解中有一种穿透力直入人心,这源于她把学习到的知识很好地融进了讲解中。巩义市法院的张女士,听完她的讲解,激动的说:“王老师,你的讲解很生动,既有红色历史文化,又有生动有趣的故事,孩子们听了都夸你讲得好。加个微信吧,以后还要多向王老师学习。”某银行的李先生,听了她的讲解说:“王老师,你的讲解是我听过的意境最高的。不但讲红色历史,家国情怀,还上升到对未来的思考以及感悟等等。” 河南省粮食局的一个领导,听了她的讲解很振奋。第二天又带了一批单位员工到纪念馆参观学习,还指名请她讲解。结束后,他激动地说:“我今天听到的内容和昨天听到的讲解内容不一样,但一样的是都很精彩感人……”2024年9月的一天,皮定均的儿子皮效农,徐子荣的儿子徐清漳等红二代,专程来巩义重走父辈路,同忆父辈情,参观了纪念馆。她接待了其中一个团队,讲完后,有个叫马勤功的,是驻马店确山县委宣传部的,自愿组队从事红色文化传播,还是杨靖宇后代。相互加了微信,现在一直交流红色文化,共享共赢。</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当她对着展室内皮定均将军放大的照片和一幅幅血淋淋的日寇践踏我国土,残害我百姓的画面,眼睛湿润地讲到日军在中原地区以及国内的暴行时,总有游客情不自禁的落泪。革命先烈的爱国志,讲解员的爱国心,参观人员的爱国情瞬间被点燃并凝聚成了腾腾而起的爱国热情,在不大的展室内激荡。“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让人触目惊心,肝肠寸断,一幅图,一国耻,一腔恨,一刀所过,两个人头落地,暴露了日军无耻丑陋的嘴脸!”1945年9月2日,日军侵华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他们在中国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给国人留下了不可泯灭的记忆。她动情地对游客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一定要牢记,国富才能家安民强!我们只有不断强大自己,才能不被欺辱,才能不被掠夺!”当她抑制着自己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举起右拳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有的说,王老师,你讲出了我们的心声,有的举起拳头高呼,日寇侵华让我们蒙羞,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爱国报国!倾一腔热情,聚满场真情,被激起爱国情怀的游客以此来作为与她的互动。</p> <p class="ql-block">爱学习的王海燕用上了古人的“三上功夫”(枕上、厕上、马&lt;车&gt;上),在她卧室里,最显眼的是她摆满了各种书的书架和床头翻开的笔记本和笔,从王阳明的心学,到伟人传记、诗词,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党史、演讲与口才杂志等,她对学习保持着常年坚持不断的热情。她不但向书本学,还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学,还爱向知识渊博的人虚心请教,她把精华都摘抄到了专用的笔记本上,有的还写上了心得体会。因为想把讲解词尽快背熟用上,她早上外出锻炼时边背边想,因为痴迷一下子与对面的来人撞了个满怀,那人大惑不解地看着她嘟哝,一大早就迷瞪呀你?她连忙道歉。结合每次的讲解,她都认真地总结得与失,同时学以致用,力求与时俱进;外出旅游,她都迫不及待地先到红色纪念馆打卡,又拍照,又录音,还与讲解员交流,把这也作为开阔视野,充电加油的最好精神食粮。老公有时候带点儿不解地问她:“这么拼,有用吗?”她不做辩解,只是笑笑,继续埋头学习。</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有一个毛主席纪念亭,是一个亮点,平时她就多看伟人视频,诗词等,不间断地学习提升。她给游客讲的最多的就是:“我们要更多地学习毛主席的诗词,因为学习了毛主席的诗词,你就不会纠结日常琐事,就会佩服伟人的胸襟和气魄,在耳濡目染中就提升了自己的决断能力……”她针对不同的游客分析他(她)们的知识取向和接受兴趣点儿,给他们讲解不同的内容,获得他们的一致好评!主讲伟人的抖音直播间主播阿欢深深吸引了她,她一有空就到直播间蹲守,成了阿欢最忠实的铁粉儿。对毛主席了解越多的她,有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啥时候能到伟人故里韶山村再耳濡目染长长见识。</p> <p class="ql-block">春华秋实,洒下汗水不问收获的王海燕在讲解员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她的名字伴随着中原战神皮定均传奇的抗日故事,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接受。在2013年和2014年被巩义市文物局评为优秀工作者的基础上,她还不断地学习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和情感表达,让自己变得更优秀。</p> <p class="ql-block">大美浮戏,让人着迷,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里,也出了个让游客越来越着迷的讲解员王海燕。因为她把讲解当成一种追求,因为她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动力,因为她始终坚持认为:讲述红色故事,接受红色洗礼,传承红色精神,接力红色火炬,她是火炬手,她握着接力棒,她永远在不忘初心,牢记责任的路上前行,高举,传递!</p> <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