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教科院初中英语“送教助研”暨宁津县初中英语名师工作站集体教研活动简报

宁津县初中英语名师工作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为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强化教研指导帮扶力度,助力初中英语学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宁津县教育和体育局特邀德州市教科院赴宁开展初中英语学科“送教助研”活动,活动聚焦外研版七年级英语新教材课堂教学实践和初中英语整本书课外阅读策略,通过搭建交流平台,面向师生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展示和指导,精准帮扶,助推我县初中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部主任、德州市初中英语教研员王玉青,宁津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宁津县教研室主任郭立新,正高级教师、庆云县第五中学教学副校长曹洪慧,德州市教学能手、齐河县赵官镇中学教师王晓斐,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宝峰,宁津县初中英语专兼职教研员,初中英语名师工作站成员以及全体七年级英语教师。本次活动内容为初中英语名师示范课展示、参训老师评课交流以及专家讲座,会议由宁津县初中英语教研员李璇主持。</b></p> 课例展示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何晓梅:Unit 5 Fantastic Friends Developing ideas (P85—P86)</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何老师的本节课通过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复习pigeons作为人类的朋友,what kinds of work do the pigeons do for the people? 进而导入本课,what animals do you know work for people? 在完成听力填空练习时,借助多模态语篇(网页),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片在进行听和填写,随之同学进行听力填空的展示。借助问题链,带领学生研读该听力语篇,进而感悟搜救犬这一人类fantastic friend的魅力。借助搜救犬Bingjie的Information ID card这一活动支架,何老师带领学生们以小组合作形式,为自己喜欢的动物书写ID card并进行展示活动,为后续完成单元大任务制作animal profile做准备,体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思路,课时教学目标服务于单元教学目标。</b></p> 课例展示2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王晓斐:Unit 5 Fantastic Friends Developing ideas (P86—P87)</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王晓斐老师在上课伊始,就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任务。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下,先通过带领学生回顾第一课时Bingjie’s ID card导入本节课。在处理本课时听力语篇的时候,先通过听reporter提出的问题,再精听Ouyang Honghong的答语,助力学生准备抓取确实的信息点。接下来,学生们跟读这段interview的录音并做分角色朗读的练习。紧接着,王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其他的animal helper,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预先给出的语言支架帮助下,完成一份对于你心目中animal helper的interview。此处,王老师以视频的形式展现了一些其他的animal helper以启发学生们,学生们在完成书写interview对话后,进行交流展示。王老师语音、语调自然、流畅,整堂课各教学环节衔接有章法,展现出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b></p> 课例讲评及分享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参与培训的部分教师结合课例,进行了评课分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宁津县龙腾中学刘丽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何晓梅老师在课中给予同学拓展知识,助力学生理解语篇。在听力语篇处理上,听前通过让学生浏览题目,借助阅读多模态语篇—网页,让学生带着信息去听,这一点很值得借鉴。在第二课时,王晓斐老师在设计语言输出活动中,通过给予同学语言支架的方式,很好地促成学生体验用英语去做事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郭云霞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1、两位老师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均考虑到单元大目标的要求,并力求课时目标与单元大目标相呼应,切实体现大单元的课例设计理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2、因为这两课时为听说课,两位老师运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比如,听力的输入,先从关注大的问题框架再到精听细节。同时对于语篇的朗读,均在给予听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去模仿发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3、关注多模态语篇所传达的综合信息,借助interview、role-play等实践活动,再配合输出的语言支架,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积极性更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宁津县第四实验中学教学副校长王玉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两位老师的课在教学环节设计上,不同教学环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在处理听力语篇上,无论是先关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片,还是先让学生精听大的框架,都在有力提高学生听的能力。</b></p> 整本书阅读案例分享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来自庆云县第五中学的教学副校长曹洪慧老师,做了专题为《基于&lt;书虫&gt;系列丛书的阅读教学实践》分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曹洪慧校长,是正高级教师,任教初中英语教学三十余年,获得德州市第一届百佳教师、德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第一届庆云名师、庆云县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德州市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并多次执教市英语公开示范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曹校长从Reading Background,Reading Strategies, Reading Achievement以及Reading thinking四个方面展开分享。首先,《书虫》 系列读物适合初中学生做课外阅读,其语篇文本简短、句型不复杂,多是对原著进行的精选和改编。学生阅读时有兴趣,英语语言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其次,在阅读策略方面,借助教师导读(教师进行简单讲解)、学生共读(例如学生概括故事梗概等)、学生展读(例如故事续写、写作书评等)以及编演英文话剧等形式,让学生爱上阅读。在经过多年的课外阅读拓展教学后,改变了学生阅读效率低、阅读水平提升缓慢而导致的对英语学生失去兴趣等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b></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活动尾声阶段,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部主任、德州市初中英语教研员王玉青做活动总结。在新教材使用方面,王主任建议老师们,根据新教材,直接使用教材上的activities 或设计新的activities都是可以的,只要结合学情,对于新教材上的活动进行删减或调整都是可以的。尤其是对于听说课,也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新教材上给予了很多活动支架、语言支架,这些框架帮助学生将书中的内容与自身的认知进行链接,最终提升思维品质。关于课外阅读的补充与拓展,老师们应考虑如何将其落地?曹校长的做法是很好的范例。有效推进课外阅读,不要看短期成绩,要注重看长期效果。</b></p> 心得体会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2024年12月10日,我们参加了为期半天的市“送教助研”活动,对听说课教学的模式有进一步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首先,新课标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我们有很多困惑。为什么教学设计也是按新理念备的,教学活动也紧跟形势,为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省专家教研员们在理论层面为我们答疑解惑,本次市“送教助研”的这两节课在实践上指明方向。我们要更新理念,备课落地。从大的方面,按照课标的立德树人理念把握方向,进行教材分析。但我们更重要的是分析学情,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因为现在都是大班额,学生具有差异性,所以学生的知识背景要分析到位,设置好合适的学习目标。每节课出示设计好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明确,尽量使用比较具体、能测量的动词描述。因为要让他们看得懂,本节课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其次,围绕主题和语篇内容,设计好问题链等一系列的任务活动形式。在关注语言点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好输出形式,让学生把能说的,想说的,感兴趣的,也就是把学到的知识跟自己的生活建立链接。精心设计板书,将文本主题有到的重点单词按一定逻辑适时出示,让学生对于学习目标和内容一目了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最后,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及时将感悟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作为一名初三老师,我们虽然没有新教材,但我们可以补充新的阅读材料,处理材料时也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出示明确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链,注重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让学习效果加倍,教学效果加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span class="ql-cursor"></span>    ——宁津县第一实验中学 冷金燕</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没有交流就不会有进步,通过观摩两位优秀老师的课例,聆听专家的讲座,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我自己有如下的体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一、拓展视野,丰富教育教学艺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通过不同的思想碰撞,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精彩。两位老师扎实的学科基本功使其课堂深入浅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和感染性。两位老师都注重学生评价,用亲和的教态、丰富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二、课后反思,促进教学进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课后及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到达了预期的效果,是否完成了课程标准的目标。二是从现场效果看,学生的用心性、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进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三、摆正位置,与学生平等对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能用自己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解读。教师应站在一个引领者的位置,循循善诱,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真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重视课堂生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让学生各自生成或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四、更新观念,加深对教材的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在交流与研讨中,我发现了自身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性,还不能很好的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同时又缺乏理论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远,所以还需要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在平时能多方面的去学习各种教育理念,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本次“送课助研”活动,我个人在教学上得到了一次大大地磨练,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善课堂教学。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宁津县新城实验学校 魏建伟</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参加本次培训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两位优秀英语教师的精彩授课和曹校长关于英语整本书阅读的讲座,通过三位代表老师的深刻点评以及王玉清主任的细致点评与分析,我感触颇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一、尊重学情,活用教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聆听两位老师的授课,我深刻感受到尊重学情的重要性。两位授课教师挖掘教材中的亮点,通过生动的例子、有趣的活动,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我们要使用好教材,但不能困于教材,完全按照教材不能很好的适应自己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依据学情筛、删、增、改。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我深受启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二、关注学生思维品质提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思维品质的提升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培训中,我注意到授课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三、目光放远,用心做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曹校长关于英语整本书阅读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校长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善于把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落地,这些都是一个好老师必备的素养,曹校长坚持推广整本书阅读,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没有什么方法是提升成绩的灵丹妙药,但有意义的事坚持做一定会收到成效。教育需要我们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曹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用心做事”的真谛,让我深受感动。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将教育视为一种使命和责任,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爱去滋养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    ——宁津县时集镇时集中学  刘晓</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71, 128, 244);">  何老师和王老师的这两节课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课堂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口语自然流畅,板书有序,驾驭课堂能力强,何老师属于热烈奔放型课堂,充满激情,精设问题,循循善诱,注重了听力技巧的培养,同时教学评一致原则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王老师的课属于温婉型,巧妙地设计教学课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帮助,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曹校长基于《书虫》系列丛书的阅读教学实践讲座求实创新给我们的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曙光,众志 成城,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英语教学定会迎来新的突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71, 128, 244);"> ——宁津县第六实验中学 赵宝妹</b>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编辑:王文娜、孙苏娟、崔月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审核、监制:宁津县教体局教研室 李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4年12月10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