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最早建于1932年,是由当时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为纪念所属在北伐以及淞沪抗战中阵亡的空军飞行员而兴建的。</p><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公墓内,安葬着中国烈士870名,美国烈士2197名,苏联烈士237名,韩国烈士2名,如今航空烈士公墓,不仅是一处凭吊抗日烈士的墓地,同时也是中、美、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共同浴血奋战的最好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在日军占领南京期间和十年动乱中,公墓遭到了严重破坏。1985年,国家拨款按原设计图纸对公墓进行了修复。1992年成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由四个纪念馆,2008年开工,2009年建成,建筑面积22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前是一座巨大的雕塑称为]“正义之神”,一个三头六臂的“正义之神”骑在飞天虎上,手拿着弓箭对着天空准备射去,象征着中、苏、美三国团结一心联合抗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整个纪念馆分别由“奋勇抗敌”、“国际援华”、“壮志凌云”和“缅怀先烈”四个部分组成 ,以及部分室外实物展品组成,通过实物、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全面展示了中国空军和国际援华空军共同抗击侵华日军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抗战初期,中日空军实力对比相差悬殊。中国方面能作战的飞机仅三百多架,而且维修能力非常差;日本陆军航空兵力为140个中队,海军航空兵力为65个飞行队,陆海军共有飞机约2700架,飞机由日本自己制造,有很强的维修能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抗战前夕到战争结束,中国航空学校共培养了16期学生,毕业1700余人,这1700余名毕业生在拍毕业照时是抱着十字架一起合影的,就是说他们从毕业就已经抱着必死的信念走向战场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轻的飞行员们牺牲时平均年龄仅23岁,一个个都是大学生、高学历,堪称天之娇子。其中大多都是官二代、富二代、海外华侨,他们拥有着比常人更富裕的生活,他们完全可以在国外开着小车、喝着洋酒,过着他们天堂般的日子。然尔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毅然决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最最令人尊敬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身处和平,但不能忘却这些曾经在国家民族生死危难关头舍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的先悲们。今天,让我们借这个活动一起去参观、瞻仰、缅怀这些英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灵谷寺景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灵谷景区现有灵谷寺、灵谷塔、无梁殿、宝公塔、三绝碑、万工池等名胜古迹,又同时分布有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谭延闿墓、邓演达墓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灵谷寺最初为南朝梁武帝为尊崇宝志禅师兴建的"开善精舍",明太祖朱元璋选定此处修建自己的陵墓明孝陵,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将原寺移到灵谷寺现址,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原址建设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栖霞山景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东北郊,总面积860公顷,主峰凤翔峰海拔286米,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有“六朝胜迹”之称。栖霞山景区面积很大,深度游玩需一整天,这里除了红枫,古刹,还有众多的人文古迹,有“六朝胜迹”之称,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每年的11月底和12月初是栖霞山最美的时候,满山遍野处处枫,一片红霞遮望眼,栖霞山是全国四大赏枫地之一(四大赏枫地是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内有多个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栖霞山必游景点:栖霞寺、千佛岩、舍利塔、明镜湖、红叶谷、始皇临江处等。</p><p class="ql-block"> 栖霞寺拥有15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千佛岩有294个佛龛,515尊佛像,与大同云冈石窟齐名;舍利塔是南唐雕刻艺术的杰作;明镜湖湖水清澈,雾气缭绕;红叶谷是最佳赏枫地点;始皇临江处可以俯瞰长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寂然法师雕像</b></p><p class="ql-block"> 寂然法师,原名严寂然,出生于1893年,是江苏东台县人。</p><p class="ql-block"> 寂然法师于1909年在镇江宝华山受戒,1935年初,寂然法师接替明常和尚,出任栖霞寺监院,主持寺内外一应事物。</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份,日本侵略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不管老弱妇孺,见人就杀,很多难民无家可归、无处藏身,他们在这个时候,逃难来到长江边想渡江逃亡,然而滚滚长江水却挡住了他们的逃难之路。成千上万的难民转而涌向栖霞寺,希望能够寻求庇护。寂然法师毅然打开寺门,创办佛教难民收容所,并亲自照料这些难民。</p><p class="ql-block">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寂然法师在栖霞寺设立了佛教难民收容所,前后总共救助了大约2.4万名幸存难民。</p><p class="ql-block"> 在面对日军的暴行和难民的困境时,他表现出了极大的慈悲和勇气。</p><p class="ql-block"> 大屠杀期间,日军多次袭扰栖霞寺,肆意杀害儿童和强奸妇女。为了阻止日军对于栖霞寺的袭扰,寂然法师书写抗议书,通过丹麦工程师辛德贝格转交给约翰·拉贝先生,并翻译成英语递交给日本大使,来控诉日本军人的罪行并寻求国际的保护。</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证难民的基本生活供应,寂然法师带领栖霞寺的僧众节衣缩食,甚至动用了寺院的储备粮。</p><p class="ql-block"> 寂然法师的努力和牺牲,不仅救助了众多难民,也为后人树立了慈悲和勇敢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1939年10月12日,寂然法师终因积劳成疾而圆寂,享年40多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