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毛厅长讲座研修心得

天天

<p class="ql-block">82余少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她在讲话中不仅表达了对教育的深厚感情,更深刻揭示了当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我们所应肩负的责任。毛厅长强调,教育情怀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这不仅应体现在对工作的热爱,更应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心和关注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讲话中,毛杰首要提到的是教育者应拥有对教育的真感情和职业认同感。她指出,真正热爱教育的人,能够在教育事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然而,仅有这种简单的热爱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热爱升华为一种教育情怀。毛厅长提到,教育情怀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感,涵盖了对每一个学生的珍视与关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毛厅长特别强调了对弱势学生的关爱。她认为,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习优异的学生,更要倾听、理解和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心理问题的学生。这种包容性和关注,是教育者的使命所在,也是教育工作的真正价值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情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毛厅长提到,情绪是可以互相感染的,稳定的情绪对于构建积极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的讲话中引用了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讲述了一位东德警卫在执行命令射杀试图越境的青年时所遭受的审判。这则故事不仅让人反思教育中的责任和选择,更引发了对教育过程中细节的深刻思考——所谓的“1厘米之变”,即每位教师在面对学生时,都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他们的成长。在严格的制度下,很多学校可能忽略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教师则应秉持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厅长进一步指出,教育者要能够反思自我,理解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服务。她呼吁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摒弃单纯的管理者角色,重新审视与学生的关系,做到以人文本。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与潜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毛杰还提到,教育的核心在于尊重与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教师应该允许他们在学习中犯错,从中学习和成长。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构建和情感的培养。因此,优秀的教育者应该同时具备情商与专业素养,能够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求与情感。</p><p class="ql-block">最后,毛厅长总结道,教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事业。她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秉持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心,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期推动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这次讲话不仅引发了教师的共鸣,也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教育界人士讨论的热点话题。</p><p class="ql-block">通过毛厅长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在自己的职责中,做到最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教育真正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这样的教育情怀正是推动教育前行的动力,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铺就更光明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