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马达,窥探最后的诺亚方舟(2024年10月13日~16日)

花开花落

<p class="ql-block">马达加斯加岛在亿万年前与大陆脱离,岛上的生物在相对隔离的自然环境下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野生世界,人们赋予了它一个略显悲情的名字——“被时间遗忘的孤岛”</p><p class="ql-block">这里拥有众多奇特生物,8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都是该岛独有,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成为许多濒危物种最后的家园,所以马达加斯加又被称为“最后的诺亚方舟”</p><p class="ql-block">这里曾长期作为法国殖民地,法式气息已经渗透到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令这个岛国既有非洲国家固有的风情,更有法式生活的浪漫,法语和马达加斯加语都是这里的通用语言</p><p class="ql-block">由于航线和航班的局促,我们从坦桑无法直飞马达,而是先飞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再转飞马达的首都塔那那利佛</p><p class="ql-block">从空中俯瞰,这座孤岛是如此的美丽,而首都塔那那利佛的景色,让我们不敢相信这里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严重依赖外援,工业基础薄弱。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3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3美元,有人说还不到这个数字</p> <p class="ql-block">请注意看,这些出售的鞋子都是旧的,有的还是单只,地摊上卖的衣服大多也是旧的</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在车上拍的,不是很理想。但即便是下车,我也没有勇气走近去拍</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身上的衣服都脏兮兮的,居住玩耍的环境很糟糕。而这些照片都是在塔那那利佛拍的,首都亦如此,其它地方更可想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但是,当我们远眺塔那那利佛的市容,或在中心区的“脸面”处拍照时,又会产生极大的怀疑:这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吗</p> <p class="ql-block">这是总统府,不让靠近拍照,远远吊一张</p> <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马达虽四面环海,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但也在非洲版图之内,可是,马国人却不承认他们是非洲人</p><p class="ql-block">如果你看到当地人长着一副亚洲面孔,无需惊奇,因为马达是非洲唯一以黄种人为主的国家</p><p class="ql-block">据介绍,当地人的祖先主要是来自亚洲的移民,后来又有少数阿拉伯人、班图黑人、库希特人等,这些人与定居的黄种人不断混血,形成了现在的马达加斯加人。虽然历经千年,但黄种人的基因没有变,包括他们的民族语言——马达加斯加语,也是马来语的一个分支</p> <p class="ql-block">伊麦利那人的祖先在中部高原建立起繁荣的稻米种植业,使马达加斯加成为非洲大陆上罕见的稻米主食文化区。2007年,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团队来到这里,成功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使其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以及首个实现杂交水稻全产业链发展的非洲国家</p><p class="ql-block">中国的杂交水稻帮助马达加斯加人民摆脱了饥饿,为了感谢中国,感谢袁隆平,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20000元纸钞上,印着中国的杂交水稻。当地人提到杂交水稻,都直呼“擦拉贝”,意思是“最好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当飞机进入马达领空时,我们在空中清晰的看到了地面大片的稻田</p> <p class="ql-block">除了印度,世界上最崇拜牛的国家,一定是马达加斯加。牛在当地是财富的象征,马达人对牛有种近乎狂热的崇拜,他们给牛像孩子一样进行洗礼,每周会给牛放假一天。在马路上,汽车必须给牛群让道,甚至在马达加斯加的国徽和货币上,都有牛头像的水印</p> <p class="ql-block">(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女王宫,是到马达必去之地</p><p class="ql-block">女王宫是塔那市内最具有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景观,也是马达加斯加为数不多的入选UNESCO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女王宫雄踞在全城最高的山岭之上,,俯瞰整个塔那市,是当年伊美利那王国女王统治权力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早在1995年11月,女王宫因一场不明大火而受损严重。全面修复工程从2007年展开,之后历届政府主持了多次修复工作,但总因为有技术或财务原因中途停工.....直到2019年拉乔利纳总统执政后,立誓要“重生”女王宫</p><p class="ql-block">历经28年四次政府更替,这座1841年建造的女王宫终于浴火重生,于2023年6月19日起重新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给我们讲解女王宫前世今生的导游,马国人的名字都很长,很难记,导游让我们叫他“小迪”,马达孔子学院毕业,又到中国进修一年,中国话讲得不错,但看我们手写的中国字就很费劲</p> <p class="ql-block">女王宫主殿左侧这座黑色尖顶的房子实际上是伊美利那王国的皇家陵墓所在,该王朝历代的国王和几位女皇都长眠于此</p> <p class="ql-block">恢复开放的女王宫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全面展示马国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主体宫殿的一楼和二楼主要是藏品展示,部分珍贵展品还是首次亮相;三楼的全息投影馆提供非常好的沉浸式声光体验,为世人展现出了直到马达加斯加独立时期的历史,四楼的史料馆同时也可以允许感兴趣的游客现场借阅。但展厅内都不允许拍照,奈何</p> (网络照片)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便是娜拉瓦鲁那女王一世,别看她瘦弱貌平,可是个狠角色</p><p class="ql-block">她就是拉达马一世的王后拉纳瓦洛娜一世,11位王妃中的“第一夫人”。前王过早死去(死时年仅36岁),随后拉纳瓦洛娜发起政变,并于公元1828年成功篡位,开始主宰起这个王国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把人卷在席子中,从塔那那利佛的山丘高处扔下去,或者在背后插上刺,在集市上当众把人一分为二,或者把人吊在长杆上进行斩首…拉纳瓦洛娜一世即位后不仅杀人如麻,还喜欢依靠神谕对人进行判罚:从灌木中提取毒药,让嫌疑犯一个接一个地服下,认为只有那些清白的人才得以生还</p><p class="ql-block">在拉纳瓦洛娜一世33年的统治期间,据保守估计,马达加斯加人口中有50-75%的人因战争,疾病或女王的野蛮和无情的司法系统而遭遇不合时宜的死亡。由于至少有250万人死亡,她获得了“世界上杀人最多的女人”的称号,这也足以看出她的暴政使得国家民不聊生</p> <p class="ql-block">凡对世界近代史略晓一二的人,都了解西方早期殖民者均利用传教的方式渗进弱小国家的行径。女王比她丈夫有头脑,一登基就立即撕毁了前王同英国人签订的一切条约,下令将英国传教士统统驱逐出马达加斯加国境</p><p class="ql-block">1835年,女王召开紧急国民会议,宣布全岛禁止信仰西方基督教,违者处死。1849年3月28日,女王签署了19个基督教徒的死刑令。那天,三男两女基督教徒在首都塔那那利佛北郊被当众烧死,余下14人押到首都西南面悬崖,抛入深渊摔死。她以惊人的气魄,强硬地执行反外国传外国传教士的政策</p><p class="ql-block">英、法两国于1845年派海军远征舰队开到塔马塔夫港示威并炮轰港城,发动武装进攻。女王政府坚决还击,重创侵略军。拉纳瓦洛娜一世下令割下英、法士兵的首级,沿着整个海岸悬挂在高杆上。英法列强终于明白他们无法使女王政府和马达加斯加人民屈服,至少在当时,对马达最明智之举莫如放弃在该岛立足的一切企图</p> <p class="ql-block">女王虽然禁止外国传教,但并不排斥欧洲先进科技的引入。她高薪聘用法国人拉博德,一面请他担任教育拉科托王储的重任,一面还让他指导马达加斯加的工业建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一个新的工业中心建立起来了,其中包括采矿、冶铁、铸造、军工等重工业部门和染织、制革等轻工行业。农业方面也引进西方的葡萄、香荚兰等新作物品种</p><p class="ql-block">拉博德还为女王设计建筑了一座西洋式的宫殿,这就是修建于1839-1840年间的女王宫</p><p class="ql-block">女王宫是典型的19世纪的欧洲巴洛克风格, 宫殿主体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内宫主体是基本由紫檀木建造的宫殿,外部的城墙全部由花岗岩石砌成,整体巍峨挺拔, 最高处达40米,气势不凡。据史料记载,建造时仅仅是运输宫内紫檀木柱,途中就有2000名民工因劳累而死</p> <p class="ql-block">如今重建的女王宫只剩下那空荡荡的外壳,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女王宫不仅是女王权力的象征,也是这个国家的精神所在</p><p class="ql-block">古老的宫殿,气势雄浑的耸立在塔那那利佛圣山的最高峰上,从这里俯瞰整座城市,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在马达首都的见闻,让我们心中五味杂陈。但接下来的昂达西贝之行,却让我们大饱眼福,轻松愉快</p><p class="ql-block">昂达西贝国家森林保护区,是马达最早建立的5个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总占地面积约1850公顷,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定的生态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完整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为大量稀有动植物提供了绝佳的栖息环境,包括马达独有的11种狐猴也只在该区域生存,迄今为止还没有被人类成功笼养的先例</p><p class="ql-block">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包括一些珍稀奇特的鸟类和两栖爬行动物等,非常引人入胜</p><p class="ql-block">在蝴蝶谷,没有看到蹁跹的蝴蝶,却看到了不少变色龙</p> <p class="ql-block">国王变色龙、豹变色龙、奥力士变色龙…勉强辨认了几种,更多的叫不上名来。有的变色龙还在蜕皮呢,这是健康的一个标志,表明它们在正常生长</p> <p class="ql-block">变色龙的皮肤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变换颜色,眼睛可以朝任何一个方向转动,还有一个超级长的舌头,是整个动物界的冠军</p><p class="ql-block">它们从不吃素,而是以活物为食,当它们发现前方有虫子时,就会慢慢爬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射出舌头,将虫子粘住。这一精彩的动作,一秒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其喷射出来的舌头,可以超过本身的体长</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变色龙来了一次亲密接触,镇定自若的是变色龙,惊恐不安的是我们这些两脚兽</p> <p class="ql-block">一只象耳变色龙爬到我们美女领队头上,好像一只别致的发卡,让她喜不自禁</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看到了枯叶平尾壁虎,又名枯叶守宫。这是平尾虎属中最小的一种,全长75-90毫米,重量为7-8克。为了生存下去,极具保护色</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也没看出树干上爬着着枯叶壁虎,直到它动起来</p> 这种壁虎真如枯叶一般 <p class="ql-block">在没有蝴蝶的蝴蝶谷里,除了变色龙和壁虎外,我们还看到了番茄蛙、褐蛇等一些珍稀动物</p> <p class="ql-block">住进了保护区内的特色木屋酒店。不仅木屋有特色,周围的环境也很好</p> <p class="ql-block">爱拍鸟的老伴,在酒店水塘边拍到了一对忙着整活的小翠鸟,让人看了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打着手电,在地陪的带领下,去寻找夜色中的小狐猴。一个多小时的夜路,若不是后来看到老伴用相机抓拍的照片,我是啥也没看见。还拍到一只小青蛙,估计是当狐猴来拍的</p> <p class="ql-block">千里迢迢来马达,看狐猴是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狐猴的身体形状和手脚构造类似于其他猴子,但它们的嘴脸特征却与狐狸相似,这也是它们得名“狐猴”的原因。狐猴的吻部相对较长,有些种类的狐猴吻部甚至延长形似狐狸的嘴巴</p><p class="ql-block">马达加斯加与世隔绝的自然环境为这里造就了许多特有的生物种类,狐猴就是其中最有特点的代表之一,而且是独有的</p><p class="ql-block">目前科学家已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100多种狐猴。近年来,随着栖息地的破坏以及非法捕猎,大部分狐猴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中,部分狐猴甚至被定为“极危”,面临灭绝的危险</p><p class="ql-block">在昂达西贝保护区内,我们近距离的观赏到了几种狐猴。狐猴岛上的狐猴有的可以接触,让我们享受与狐猴零距离接触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首先遇到的是褐美狐猴,又称褐狐猴,是我们看到的外貌最普通的一种狐猴,但它那金黄色的双眸却异常明亮,炯炯有神</p><p class="ql-block">褐狐猴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狐猴,头体长43-50厘米,尾长41.5-51厘米,体重2-3千克。尾长与体长近乎相等,尾毛密而长,多呈扫帚状;眼大;被毛浓密,且具鲜明的颜色;吻部延长,形似狐嘴</p> <p class="ql-block">因为一身皮毛黑白相间,虽然这种狐猴的学名叫白颈狐猴,但我更喜欢马达人称它为熊猫狐猴</p> <p class="ql-block">作为狐猴,它的脸部长相有狐狸的特征,但它脖子上有一圈漂亮的白色颈环。黑白相间的皮毛绵密漂亮,晃眼一看,还真跟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有几分相似</p> <p class="ql-block">白颈狐猴体长约60厘米,看似笨拙,但它在高高的树枝间跳上跃下,或者攀援树干时却非常灵活</p> <p class="ql-block">环尾狐猴是马达加斯加的国宝级动物,头体长约为30-45厘米,尾长为40-50厘米,体重约2千克左右</p><p class="ql-block">环尾狐猴头小,额低,耳大,两耳都长有很多茸毛,头部两侧也长毛丛生,吻部长而突出,下门齿呈梳状,使得整个颜面看上去宛如狐狸,又因尾具环节斑纹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它那条具有11-12个黑白相间或黄白相间圆环的长尾,是其独一无二的特征,极易与其他狐猴区别开来</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环尾狐猴的尾巴非常醒目,不仅花纹独特而且特别长,长长的尾巴在运动时可以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尾巴是环尾狐猴在高草丛中或树林中漫游时彼此保持联系的信号。活动的时候,它美丽的环尾经常高高地翘起,好像一面黑白条纹组成的旗子,显得非常醒目,即使在较远的地方也能发现</p> <p class="ql-block">它们还爱玩自己的长尾巴,一会儿圈在头上,一会围在身上,简直不要太可爱了</p> <p class="ql-block">成年红领狐猴体重6到7斤,体长约50厘米。它们通常成群结队地在森林中游荡觅食,果实、花蜜、花粉、树叶都是红领狐猴的最爱</p><p class="ql-block">阳光下,红领狐猴的皮毛金光闪闪,当地人又把它叫做金狐猴</p> <p class="ql-block">凭借出色的抓握手指和60厘米长的尾巴,成年红领狐可以灵活安全地从一棵树移动到另一棵树,少有落地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奇异的跳狐猴太可爱了,它们不会走也不会跑,只会跳跃,而且是横着跳。看到它们奇怪的跳姿,“横板竖跳”这句川味成语必须改为“横跳竖板”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同伴拍的视频,把跳狐猴的形态动作表达得淋离尽致。我们再从照片里加深一下对它的认识吧</p> <p class="ql-block">在一片山林中,我们听到震耳欲聋的狐猴叫声,抬头找了好久,终于在一棵20多米高的树上看见了一只大狐猴,手机几乎没有用武之地,照片是老伴用相机拍的</p> <p class="ql-block">大狐猴又称原狐猴,一般体长可达70厘米,体重可达13公斤,是一种树栖息的狐猴,只产于马达加斯加,是现存原猴类中体型最大的类群</p><p class="ql-block">它的脸很短,吻部短而宽;腿比臂长得多;手狭长相当于手宽的6倍,拇指短小,可略与其他指相对;脚和趾很长,象巨大的爪。本科共3属4种,皆为马达加斯加岛特有种</p> <p class="ql-block">狐猴是马达加斯加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它们与岛上其它稀有的动植物,成为该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在这艘“最后的诺亚方舟”里,我感受到生命的灵性、真实、自由与美,全在另一种时空里</p><p class="ql-block">以前我或许会觉得,人与自然的这种共存模式听起来有点过于乐观,但在马达加斯加,这种模式有了一个更具象的概念,并非无法实现</p><p class="ql-block">这种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非常难得,希望在马达加斯加仅剩的几片原始林中,这种珍贵的关系还可以继续保存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