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专业课和两性关系的课后思绪整理

玉蝴蝶

<p class="ql-block">两天的父母专业课和第三天的两性关系沙龙课很精彩。三天让我哭了三次。这一次老师给到的点非常多,从不同角度分析具体事例推理背后的心理和原理,太牛了。专业的就是不一样,我像海绵一样不断的吸收消化,我很庆幸我走在学习的道路上。孩子无知代价可能不算大,成人无知的代价却很大。这里有很多我们想不通看不懂的卡点经过老师专业共情的讲解感觉顺畅了很多,卡点慢慢的没有那么卡了。再次感觉很庆幸我走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自满,没有骄傲,没有知足。我仍然在提升自己的认知,用更宽广的角度和能力来教育孩子。</p> <p class="ql-block">父母有四大成长目标,父母对自己要有要求,我们要做持证上岗的父母。</p><p class="ql-block">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避开教育的误区</p><p class="ql-block">1关注问题而忽视问题形成的背后成因</p><p class="ql-block">2关注短期结果而忽视长期的后果</p><p class="ql-block">3关注行为的改变,而忽视内心的需要,把教育看的长远点</p><p class="ql-block">4关注学科成绩,忽视人格成长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看待教育,正确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长大本身就是困难,你不给他制造障碍,他的人生都会有困难和挫折。父母挡不了孩子未来自己需要承受的子弹。在有爱的环境下,会爱的父母陪伴出来的孩子他会非常有安全感,有底气,有内核,内核很稳。</p> <p class="ql-block">很重要的五个心理营养,第一个对待孩子我们有没有做到无条件的接纳,好的回应。我们的爱有没有条件。</p><p class="ql-block">第二个生命的至重,被重视。孩子有没有被重视,你是不是他最具影响力的重要他人。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他的18岁以前要争夺重要他人的权利。这两个心理营养给了我很多的思考。爱发脾气的父母大多没什么见识,认知太窄。你的世界越大认知越多,你的安全感就很足。父母的大惊小怪都在反应自己的世界太窄,我们需要拓展自己的世界,世界越多,安全感越足。</p><p class="ql-block">安全感是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的重要性其实不用多说。</p><p class="ql-block">第四个肯定,赞美,认同。</p><p class="ql-block">第五个学习,认知,模范。这些全部在0-3-7岁完成。这些是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孩子教育的金字塔底层,非常重要。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我们的教育都弄反了,孩子看似最可爱最“安分”的时候,你在“休息”,“放松”。到幼儿园尤其是小学的时候你开始头疼,初中的时候孩子开始叛逆,高中的时候孩子已经不受你影响。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在不知觉间被我们培养出来了。孩子的优点是我们培养的,孩子的缺点也是我们培养出来的。父母的无知孩子承受的代价太大。</p> <p class="ql-block">很开心这次的父母专业课增加了五个心理营养,老师讲的慢,讲的推心入肺。我看过书但是听完老师的讲解还是给我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和震撼。我们成人的情绪黑洞,容易放弃,不够坚定,无助,莫名奇妙的压抑和愤怒,没有力量等基本都是来自我们自身人格不够完整。我们自身五个心理营养不充足或没有。我们没有感受过被爱,没有得到满足。</p> <p class="ql-block">当人五个心理营养不够时,他就会出现行为偏差。当出现行为偏差,无知的父母就把他当成问题来处理。治表不治本。这些都可以弥补,成人也一样,都可以用方法让自己得到满足,让孩子得到满足。需要学习,需要行动。</p> <p class="ql-block">有一句话说的好。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被一生来治愈。其实说的就是这五个心理营养,教育的底层逻辑。</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教育费劲,是因为我们不懂孩子。懂是爱的前提。我们的爱是真爱还是自私虚伪或有条件的爱,孩子都能感受得到。我们是不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对他的影响力够不够。也就是我们的亲子关系怎么样。亲子关系好是教育的前提保障,我们任何的行为准则都不要轻易破坏这个好的关系。这个太重要了。否则你对孩子就没有影响力,教育起来很难。不懂孩子更难。我们内心的恐惧对孩子没有帮助,好奇心可以。对孩子要保持好奇心,对孩子的同学保持好奇心。把你所担心的内容变成好奇心。带着好奇心,情绪就会稳定,就可以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一定要有觉察力。</p><p class="ql-block">0-7岁孩子需要释放生命能量,要出去玩,玩转大自然。</p><p class="ql-block">8-15岁孩子易焦虑,强迫,抑郁等。不同时间段孩子的需求和挑战不一样,父母的功能就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父亲需要做的是是引领,托举,安全。父亲的功能那里有一部分内容漏听了……</p><p class="ql-block">母亲需要做的是香,柔,软。</p><p class="ql-block">两天的课程内容实在太多太多,讲不完,说不完,都很重要。每个都是我迫切需要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五个心理营养虽然听过看过,这次我的感触更深了。不同的老师都讲这个专业课我每次收获的重点都不一样,真的是温故而知新。我在这次的学习中其实我自己有被治愈,疗愈。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是父母的学习问题。我们的学习速度一定要比孩子的成长速度快,要跟上甚至超过他的速度。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不能等。一个是孝顺父母不能等,一个是教育孩子不能等。</p> <p class="ql-block">老师又讲了9岁以上的孩子教育。9岁以上的孩子就叫青少年。9岁以上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看管而是引领。老师讲了孩子外来刺激和神经元记忆。我们就是孩子的外来刺激,慎言慎行。孩子的教育和学习我们要给好的指引和刺激。讲的太好了。老师讲了很多实际的方法。</p><p class="ql-block">教育一定要慢,学习一定要快。讲了父母教育的一些懒人模式和勤奋模式。让孩子形成主动认知,深层记忆。谁发现谁成长,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孩子多经历,多体验,从感觉,感知,认知到形成自己的思想,给他们自己发现和思考的空间,让孩子有价值感,喜悦感,胜任感等。让孩子形成高自尊,高价值,配得感等。</p> <p class="ql-block">青少年对父母的要求其实也很高,不亚于0-7岁对父母的要求。</p><p class="ql-block">9岁以上,孩子听不听你的,你对他的影响力够不够大,能不能给予很好的指引。这些都是对你能力的需求。我们都想当好妈妈,好爸爸。如果我们思想,脑袋都想却做不到,其实我们就是没有能力,并不能抱持住孩子。不是我们不想做,是我们真的做不到。背后的原因是我们自己被拉扯的太多,没有处理好自己。我们的负面情绪太多,需要清理的东西太多,清理完我们才能轻松,才能有能力积极的行动。有行动我们才能被孩子看到。青少年需要的是被父母看到,随时能被父母接住,抱持。这样的青少年内在就会很和谐,他的内核就很稳,他就能好好的搞学习,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别处。</p> <p class="ql-block">教育过程中两性关系很重要,父母不断学习成长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中国的教育母亲承担了很多很多,母亲任重道远。母亲情绪的稳定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母亲的笑脸等于孩子的一生。作为父母我们不要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错误的压力。</p><p class="ql-block">倒下的妈妈无法带出站起来的孩子。妈妈一定要开心,要快乐。如何成为一个好母亲很重要。母亲需要爱好一孩子,父亲只需要爱好母亲。当然没有丈夫的爱,妻子也有能力爱好自己,让自己很好。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包括孩子。女人更要学会活出自己,自己也是被爱的,一定要爱好自己。</p><p class="ql-block">送给女人一段话</p><p class="ql-block">幸福自己给的才稳定。幸福不是别人给的,也不是求来的,是自己创造的。真正的幸福是看见自己的需求,自己的需要,自己满足。我生来就是快乐的。我可以很好的爱自己。如果你爱我,锦上添花。如果你不爱我,我可以很好的爱自己。</p><p class="ql-block">孩子跟母亲的关系就是他跟女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孩子跟父亲的关系就是他跟男性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妻子是找的第二个妈妈</p><p class="ql-block">丈夫是找的第二个爸爸</p><p class="ql-block">好的两性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土壤,也是孩子一生寻觅另一半的样板。半夜睡不着,我知道我迫切得需要整理学习日记。早上3点半到六点,两个半小时整理出了这次收获的四分之一。还有三个给我感触最深故事没有讲。终于写完了一些了,准备睡觉。</p><p class="ql-block">人非常容易健忘,那些曾经启迪触动我的一定要整理记录。我怕我会淡忘,我怕我没有进步。我希望撬动地球这支杠杆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坚定。</p><p class="ql-block">爱不是付出多与少,而是对方的感受好不好。</p><p class="ql-block">我们对孩子的爱大多数是带有恐惧的爱,把恐惧焦虑变成好奇,变成允许,变成祝福。孩子不需要指责,讲道理,恐吓,他需要被帮助。父母不长大永远没有办法拉升孩子。拉生孩子的人生高度。</p><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科学的教育比学科的教育更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