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的味道

时光清浅

<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跟随朋友单位集体去看了《志愿军:存亡之战》,被深深地感动和触动。真的是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安于盛世!此生不悔入华夏!</p><p class="ql-block">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而创作,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在朝鲜铁原展开的一次生死存亡之战,最终志愿军将士们经过12个昼夜的浴血奋战,将敌军打上了板门店的谈判桌。</p><p class="ql-block"> 铁原阻击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铁原作为当时南北朝鲜之间的交通枢纽,是志原军物资转移的后勤集散地和遏制对手进攻的战略要地,如果不能安全转移物资,志愿军的防线将全盘崩溃,只能退守至鸭绿江以北,从而失去前期积累的所有战略优势,甚至影响和决定着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局势。铁原阻击战后,战争进入了和谈阶段,历史走在了它应该在的轨道上。</p><p class="ql-block"> 影片中有两个物品非常重要。一颗糖果和一朵小红花,将战争中的一个三口之家的聚散离合连接在了一起,并贯穿了影片的全场。上战场前,哥哥李想将彭总司令员给的那块从祖国传来的糖果放进了妹妹李晓的嘴里,糖纸留给了自己,让妹妹体味到了平静美好的幸福味道。当哥哥李想将妹妹送给他的小红花在战士们之间相互传递,一个小战士说这小红花闻起来就像是“好日子的味道”时,我泪流满面,硝烟弥漫的战场与未来的“好日子”就这样完美地接续。哥哥牺牲前闻着糖纸上的残存的香气,带着祖国人民的关怀和牵挂,更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地留在了阵地上。197653位志愿军的浴血奋战和无畏牺牲不就是为了未来的好日子吗?为了让故乡的家人过上好日子,更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p><p class="ql-block">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当李晓为即将投入战场的将士们唱起那首“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时,刚开始我有点笑场,但当战士们一个个大声念着自己家乡的名字,然后英勇地投入战斗中时,却让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河南焦作、湖北天门、四川迎宾……”虽然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但他们的小家却都同属于一个共同的大家--中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的祖国是中国。</p><p class="ql-block"> 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我很喜欢。“战损记录员”杨三弟的主要工作就是努力记录每一个牺牲的战友的名字,留下他们相关的资料,好让更多的英雄都能被历史铭记。刚开始,因为战友们对他的工作的不理解和误会而遭到阻拦,他感到愤懑和不甘,他认为应该让更多的人明白战争所带来的残酷和创伤,不能让战友们白白地牺牲,要让他们不会被历史所“遗忘”。杨三弟也正是在他还是个懵懂的新兵时,经历了一个个为他引路,给他希望的战友们在他眼前牺牲的残酷打击后,而逐步成长为一个勇敢担当并能治愈他人的成熟战士的。正所谓英雄主义不应该掩盖战争的残酷与复杂,也正是有了“杨三弟”的存在,才有了今天我们回望历史,铭记历史,延续历史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影片结束了,七十年前的硝烟回归历史的尘埃中,但历史的记忆却从未褪色,志愿军的精神浩然长存。何为“志愿”,是英勇、是责任,是信仰,他们的精神不仅活在文字和光影的世界里,更要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并世代接续传承。正如广大网友所说:七十年前的志愿军们靠抵进攻击的勇气赢得胜利,七十年后的我们更要以硬实力来铸就祖国的底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