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程大位,这位生活在明朝的商人与珠算发明家,以其卓越的数学才能和对计算工具的创新贡献,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字汝思,号宾渠,他是汉族人,来自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率口(今天的黄山市屯溪)。少年时期,他对书法和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生未入仕途。20岁起,程大位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商,为了满足商业计算的需求,他不断学习数学,拜访名师,收集数学书籍,最终在60岁时完成了他的杰作《直指算法统宗》。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所言:“在明代数学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程大位。”这部著作不仅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珠算技术,还开创了珠算的新纪元,被誉为“计算的鼻祖”。</p>  <p class="ql-block">程大位的故居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前园村渠东5号,这是一座建于明弘治年间的古宅,至今已有49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次修复,1986年9月18日,程大位故居被正式辟为纪念馆对外开放。这座占地434.88平方米、建筑面积523平方米的古宅,不仅是程大位生活与工作的场所,更是研究明代建筑风格的重要实物。主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开间两进,典型的“一脊两堂”布局。门楼内外挑檐,曲梁斗拱,马头山墙,尽显明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故居由“维新堂”主体建筑、“祭祖楼”(偏房)和宾园庭院三部分组成,每一处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宾园占地面积126.48平方米,建筑面积45.22平方米。这个小巧而精致的园林,巧妙地利用了不规则地块,沿着北面和西面围墙修建了连廊,共有六间。西南角的平直墙面上,有一个圆形门洞,门洞上匾刻有“宾园”二字。西侧围墙设有三个算盘形状的木漏窗,别具匠心。连廊仅前檐有一根立柱,其余梁枋均搁入围墙内承重。后檐列梁上设置平盘斗,直接上承檐檩,中部平盘斗上设脊童柱,上承脊檩,屋架为二檩单步架。檐柱间设有木坐槛,槛下两端贴柱饰雀替,檐枋下设花牙子,整个设计既实用又美观。</p>  <p class="ql-block">程大位故居的前堂作为客厅,立有程大位的画像,悬挂着六角宫灯,横梁上程大位故居匾额为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所题。两厢则是程大位及其家人的住房。楼上大厅内陈列着古今中外各式算盘、程大位的著作、程氏宗谱及各种珠算资料和图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形状各异的算盘,大的有81档,长达1.75米,小的如戒指算盘,仅2厘米长,这些算盘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见证了程大位在珠算领域的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程大位故居的展览中,一幅描绘古代人们进行计算场景的老式算盘尤为引人注目。画中的文士们围坐在一起,手中拿着算盘,专注地进行着复杂的数学运算。这一场景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没有现代计算器的时代,人们依靠智慧和勤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计算工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在程大位故居的展台上,摆放着多个不同种类的老式算盘。这些算盘不仅形态各异,功能也各不相同,有的用于简单的加减乘除,有的则能进行更为复杂的运算。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关于智慧与创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程大位珠算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9月,这里不仅收藏了程大位的著作和各种珠算资料,还展示了古今中外各式算盘。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程大位的心血与智慧,让人不禁感叹他在珠算领域的杰出成就。博物馆的成立,不仅是为了纪念程大位,更是为了让后人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在程大位珠算博物馆的一个展示柜中,摆放着多份珍贵的古代文献资料和测量工具。其中,一份文件上写着“圆周率”,另一份则介绍了关于几何学的知识。这些资料不仅反映了程大位在数学领域的广泛涉猎,也展示了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深厚功底。</p>  <p class="ql-block">在程大位珠算博物馆的另一个展示柜中,摆放着一个圆形的算盘,中间由许多黑色的小珠子组成,看起来非常精致。上方挂着一个白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圆八卦算盘”。这件独特的算盘不仅是程大位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瑰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程大位故居的一幅画作中,一位身穿汉服的古代文士正坐在书桌旁,手握毛笔,在纸上挥毫泼墨。他专注的神情和优雅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风采与风骨。这幅画作不仅展现了程大位的生活场景,也体现了他对书法和文学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程大位故居的大门前,写着“故位大程”四个大字,这不仅是对程大位的敬仰,也是对他伟大成就的认可。每当游客走进这座古宅,都会被这里的宁静与庄重所感染,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智慧与创新的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