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 ︳说说老马

王大远

<p class="ql-block">老马 ,马永安,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教授,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在医学院教的是广告学,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是医学院的教授,不熟悉的人以为他是电视台的编导,熟悉他的人都热切的称呼他“老马”,不熟悉的人尊敬的称呼他“马老师”。我就是那个背后叫“老马”当面称呼“马老师”的人,但我是老马的铁杆粉丝,老马几乎所有的活动不出十米就会看见我的身影,一直铁到我们两个普通话不普通的人,一个当选了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的会长,一个当了副会长,老马当了两届,我稀里糊涂的当了一届,然后是在去年,我俩又一起在朗诵协会换届选举的时候不再担任各自的职务。老马是连任两届到期,我是可以再干一届,可老马不干了,我也没了干下去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老马是我这一代曾经在潍坊上过学的同学们的偶像,三十年前,老马的作品《你的故事我的歌》在校园的收音机里疯狂传诵,迷恋了许许多多的少男少女,有人为之流泪伤感,也有人为之在校园的树影长廊里如孤魂般的游荡神伤;还有人给他写信倾诉衷肠,据说,当年潍坊人民广播电台收到的信函是用麻袋来装。我的哥们祝一鸣就曾经留存了当年节目组的一封回信,他也在这个节目三十周年纪念晚会之际,被邀请上了演播厅,混了当年主持人方华老师的一个拥抱,得瑟的 发了两天朋友圈。如今,祝一鸣也在《你的故事我得歌》这个节目的影响下成了主持行业上的一位名人。</p> <p class="ql-block">老马是许多当年校园里青春美少女梦中的偶像,在她们的心目中,马永安是一位玉树临风貌如潘安的白马王子。直到有一天,老马坐着公共汽车,在车上遇到了他的粉丝,这群美少女哇的一声,原来她们心中的白马王子不过是个敦厚朴实的中年老爷们,放到街巷市集里,根本就分不出那个是才高八斗的老马那个是半斤八俩卖菜的大叔。其实,这是真正的老马,生于平常百姓家,吃的是五谷杂粮,读的的破书万卷,积攒的是不闪耀不张扬的才华。</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的老马就是这样一个人,脑袋大,脖子粗,脑门光亮,三十块钱的老头衫,百十块钱的牛仔裤,一双包了浆的大凉鞋,一直到那智慧的大光头上扣上顶不知是否真品的JEEP帽子,你才觉得他可能真是个作家,是个编剧,是个满肚子诗词,出口就是文章,却医学院工作又不会看病把脉的真教授。</p> <p class="ql-block">老马这个人,有些人烦他。尤其到了大型活动的时候,老马总是坚持己见,不会去迎合顺应某些同志的口味,老马有时候固执的如诗人食指所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老马的相信未来就是在演出结束的时候,最终换来的是: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价。</p><p class="ql-block">老马这个人,很多人喜欢他。老马用他自身的博学与专业,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文学、朗诵、诗歌、话剧等等的爱好者,似乎老马就是《神雕侠侣》那个能双手互搏的中神通,知众家之长,通天下武功。老马总是带着半生绝学热情的指导,手把手的教,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业余的学生,也助长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主持人水平的提高。老马也带出了我这样一个粗通文墨普通话极其普通的副会长。与老马相处的这二十年,也是我业余专业文字水平逐渐有点不太业余味道的二十年。至少现在,我也能策划一两个活动,写两篇文字,装模做样的还当了几次文化活动的评委,现场的我也是不慌不忙,说起来头头是道。因为我的背后有老马,不懂的我就问他,搞不清楚的我就提前问他,居然一直没露馅。</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老马和我闲聊,说一直想做个话剧,我虽然不太懂,但我知道做个话剧有多难。可直到去年的一天,是在元旦的前夕,老马给我来电话,他创作的话剧《别无选择》要在山二医的礼堂首演,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半年来,老马一直和一群哥们姐们风雨无阻的忙活这个事,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他们发的排练都是在排这个话剧。</p><p class="ql-block">七点上映的话剧我在下午五点就专程赶到了山二医,老马的这群哥们姐们也都是我的好友,见面也没什么客气,我还混上了一餐盒饭,吃饭的时候,老马还和电视台著名的叨叨哥郭导商讨着即将开始的演出。老马有担心,有顾虑,也有期望,毕竟是来自不同行业凑起来的一帮人,磨合排练了不过三两月,这是第一次正式登场。</p> <p class="ql-block">五幕话剧《别无选择》我看得是热泪盈眶,最主要的是这部话剧的演员现场发挥都超出了我的想象,因为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和我相识多年,我作为最熟悉他们的观众,也真是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再一点我彷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也和话剧中所演出的一样,想把我培养成一名医生,而我最终远离了这个行业,选择了绘画艺术。看剧中的表演我也想念已去世三年的父亲,或许共鸣的经历让我和这部话剧难舍难分。散场已是晚上十点,观众居然无一退场,在激动呼喊声中《别无选择》获得了首场演出的成功。半夜时分,我发了个难得的朋友圈:老马和他的伙伴们自编自导的五幕话剧《别无选择》在山二医首演,我看得是热泪盈眶,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想起了逝去的老父亲,如果当年我要是不改行,我是不是现在也是一代名医。</p><p class="ql-block">后来的日子,我又去看了一场《别无选择》,对这部话剧我是念念不忘。再后来,老马的《别无选择》要来昌邑大剧院上演,老马又热情的给我发来了信息:远,本周末在昌邑大剧院上演《别无选择》,连续两场,你看看哪天你来,我好给你留票。我答应了,老马也留了票,可我因母亲的住院去了高密老家,遗憾的没有去观看这场走出潍坊的演出《别无选择》。</p> <p class="ql-block">老马,马永安,不简单!是我的老师,也是哥们。在昌邑的演出剧组获得了好评不断,我也写上一段,祝贺老马,祝贺我们这些相知多年的哥们姐们,你们的演出成功也别忘了我的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备注:图片选自近期各发布公众号。</p><p class="ql-block">作者:王远</p><p class="ql-block">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p><p class="ql-block">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文创学院院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