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8日上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历案与合作学习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为课题组成员黄青青老师磨课,磨课活动立足课堂教学,以学历案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讨为主,以教师展示、评课议课、反思重构等步骤有序进行。</p> <p class="ql-block">磨课结束后,课题组内提出建议:</p><p class="ql-block">1.本单元是习作策略单元,目的是教学生如何写作,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把事情写清楚。</p><p class="ql-block">2.聚焦在如何通过小组合作以及学历案的学习,让学生捋清楚作者是如何将文章写清楚的。</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0日,开展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历案与合作学习融合的实践研究中第一节研磨课《爬天都峰》,由黄青青老师授课。</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课文主要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在路上遇到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最后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回忆一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爬山时这一部分,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第65页看课文第二自然段。</p> <p class="ql-block"> 老师通过图文并茂,让学生说出课文顺序并板书: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p><p class="ql-block"> 老师抛出问题: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字,而不用“登”字呢?</p><p class="ql-block"> 学生讨论后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p><p class="ql-block"> 接着课件展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及令人生畏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 接着老师又抛出“我”开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p><p class="ql-block"> 爬山前,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和“陡”,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胆怯,“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运用了语言描写。爬山时,抓住“我”的动作和样子来写,“奋力”“手脚并用”表现出“我”爬山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会儿……一会儿……”将奋力攀登天都峰的“我”比作“小猴子”,写出了“我”爬天都峰时的样子。爬山后,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我”和老爷爷互相感谢。</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以“汲取力量”来梳理文章脉络,让生带着问题:为什么汲取力量和怎么样汲取力量,再一次领悟课文。</p><p class="ql-block"> 课文一开始写到我不敢爬山,到最后我终于爬上天都峰峰顶。为了把这一过程写清楚,写了爬山时我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这个方法你听明白了吗?</p><p class="ql-block"> 联系初试身手,出示做家务的图片,让学生运用方法来写一写“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我看到同学们都已经写完了,那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看谁写得最好?</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要想把一件事情的重要过程写清楚需要写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希望这个方法能让你妙笔生花,写出更好更优秀的习作。谢谢大家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