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迪·圣家堂-世界文化遗产

Silver

<p class="ql-block">拍摄编辑 Silver</p><p class="ql-block">ID 7249381</p><p class="ql-block">地点 巴塞罗那</p> <p class="ql-block">圣家堂立世皆惊,似海繁雕意韵盈。</p><p class="ql-block">仰叹高迪神来笔,奇思尽在塔尖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是一座奇幻的建筑史诗,高迪以自然为笔、信仰为墨、岁月为纸,绘就的那直插云霄、雕饰繁复且融合了神性与诗意的神圣殿堂,是巴塞罗那永不落幕的艺术华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全称为圣家族大教堂,这个称谓一是源于宗教意义。“圣家”指的是基督教中的耶稣、耶稣的生母圣母玛利亚以及养父约瑟所组成的神圣家族,教堂以此命名,体现了其作为宗教场所对这一核心宗教概念的尊崇和强调,是为纪念与供奉圣家族而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远望去,那高耸的尖塔直插云霄,仿佛是在与上苍对话。圣家堂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奇妙,融合了多种元素,既有哥特式的庄重神秘,又有新艺术运动的灵动优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堂正对面过街绕到这个小湖泊处,拍到的教堂远景避开了来此参观涌动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在设计之初,据说建筑师安东尼·高迪曾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梦到了上帝的启示。上帝向他展示了一座美轮美奂的教堂,那教堂有着自然的曲线,如同山脉起伏,又似花草摇曳。高迪醒来后,便决心将这个梦境变为现实,于是他倾尽毕生心血,打造出了这座独一无二的圣家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的设计源于高廸对圣经对建筑主题圣家堂的深刻理解与融合。设计围绕圣家族展开,有三个立面,分别是诞生立面、受难立面和荣耀立面,象征着耶稣一生中诞生、受难与复活等最重要的三个阶段,建筑的整体构思与圣家族的故事紧密相连,是对圣家族及相关宗教事件的具象化表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迪从梦境中所得到的启示决心打造一座用砖石铸就的“圣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多种建筑风格,同时兼具新艺术运动风格特点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的平面图基于哥特式的拉丁十字形布局,并且像传统哥特式建筑一样,利用高耸的尖塔、飞扶壁等元素来增加建筑的垂直感与高耸感,使其显得庄严而神圣。</p><p class="ql-block"> 内部空间高大开阔,彩色玻璃窗的运用也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圣家堂通过彩色玻璃将自然光过滤成五彩斑斓的光线,营造出神秘而梦幻的宗教氛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艺术风格强调自然主义,圣家堂大量采用了自然元素,如模仿洞穴、山脉、花草动物等形态进行设计,将自然形态与建筑结构相融合,使建筑仿佛是从自然中生长出来一般。 新艺术风格喜欢运用曲线和有机形态,圣家堂中螺旋形的塔楼、双曲线的拱顶、抛物线的装饰线条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展现出流畅、灵动的美感,打破了传统建筑的规整与刻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迪运用悬链模型等创新方法来设计建筑结构,采用了斜柱和双曲面拱结构等,减少扶壁的使用,使建筑在结构上更加稳定且富有创意,体现了现代主义对结构和材料的创新性探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功能性,如内部空间的布局、采光、通风等,同时又将宗教象征意义与建筑形式完美结合,使圣家堂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理念的实践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设计中的象征主义风格中的宗教象征意义:如18座塔楼分别象征着耶稣基督、12位使徒、4位福音书作者和圣母玛利亚等圣经中的重要人物,三个立面分别代表耶稣基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宗教寓意,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敬意。</p><p class="ql-block"> 圣家堂在文化方面的象征意义:融合了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文化元素和历史传统,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加泰罗尼亚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迪设计圣家堂的灵感来源丰富多样,既源于他对宗教的虔诚与对《圣经》的深刻理解,又来自于他对大自然的倾心与敬畏。他试图将《圣经》中的场景和教义,以建筑语言展现给世人,使圣家堂成为一部砖石铸就的“圣经”,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从中读到基督信仰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圣家堂正面位于东方。高迪在设计教堂的外立面时,他以耶稣在世间的三大重要历程——诞生、受难和复活为灵感,打造了风格迥异的三大立面.。其中,“耶稣诞生”立面位于东面,是太阳升起的方向,寓意着新生,高迪通过充满律动的雕塑群像,以温柔、愉悦的方式叙述着生命的胜利与万物的起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装饰繁复精美、外立面有复杂的雕刻,内部空间开阔且有精美的彩绘玻璃窗,无论是立面中央的耶稣和圣母雕像,还是象征着圣徒和天使的生动雕塑等,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和精致程度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几幅图片是圣家堂的正面,画面从上到下雕刻的人物内容,都是围绕着耶酥诞生这一故事主线进行展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耶酥出生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养父约瑟夫和耶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东方的三圣人知道了耶酥诞生这一信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雕塑,是圣家堂的故事之书。人物的面容、姿态栩栩如生,他们或是在祈祷,或是在沉思,或是在诉说着古老的圣经故事。每一尊雕塑都倾注了工匠们无数的心血与情感,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更增添了几分厚重与深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圣家堂,仿若踏入一片神秘的森林。阳光透过穹顶的缝隙洒落,似是穿透茂密枝叶的缕缕金光,尘埃在光晕中轻舞,如同森林中闪烁的精灵。石柱拔地而起,仿若古老的树干,向着天空伸展,它们以一种奇特的姿态扭曲、盘旋,树皮般的纹理粗糙而真实,仿佛还带着生命的温度与气息。拱顶交错纵横,像是森林的穹庐,那不规则的线条,恰似枝叶在风中交织的模样,每一处的起伏都似乎在诉说着自然的韵律与节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迪对圣家堂的内部设计灵感主要源自大自然。认为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有着最独特美丽的造型,他曾说“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因为大自然是没有直线存在的”,所以圣家堂内几乎看不到直线. 他把教堂的正厅设计成一座适合祈祷及灵修的大森林,三十六根高度、粗细不同的树状立柱支撑着拱顶及顶棚,顶棚的造型如同层层叠叠的树叶与花朵,让信徒们仿佛置身于宁静祥和的自然之中,更接近神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迪对圣家堂内部的彩色玻璃与阳光的应用更是神来之笔。他认为彩色玻璃窗是它的灵魂之窗。当阳光穿透那斑斓的玻璃,整个空间便被晕染成一片奇幻的海洋。东面窗户的色调在蓝色与绿色之间变换,清晨的阳光投射其上,光线清爽而充满活力,象征着诞生;西面窗户的色调则在红色与黄色之间变换,午后阳光照射时,教堂里呈现出温暖的光线,寓意着黄昏。蓝色如深邃的湖水,绿色像春日的新叶,红色似燃烧的晚霞。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流淌在地面上,漫过人们的脚背,让人仿佛置身于天国的梦境之中,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在这一刻被彻底地隔绝在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迪设计的彩色玻璃窗和天窗,创造出变化多端的内部光线环境,当光线透过彩色玻璃洒在教堂内部时,营造出神秘而神圣的宗教氛围,寓意着上帝的光辉普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圣家堂耶酥受难面位于建筑西面。1911年,高廸设计出了圣家堂的受难立面,其雕塑风格更加简洁、硬朗,与诞生立面相呼应,共同展现了耶稣的生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难面整体有着一种凝重而肃穆的氛围,线条更趋简洁且刚硬而深邃,仿佛每一道刻痕都是用苦难与坚韧铸就。灰色的石材堆砌出高大而冷峻的墙面,如同森严的壁垒,让人在靠近之时,便能感受到一种庄严的压迫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难面众多的人物雕塑分布其上,他们形态各异,生动地展现了耶稣受难的各个场景。这些雕塑细节入微,人物的肌肉纹理紧绷,表情痛苦而坚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布局上,雕塑的高低错落富有节奏感。它们沿着墙面向上攀爬,宛如一首用形体谱写的悲歌,从底部人们的挣扎与痛苦,逐渐向上延伸至耶稣的受难,最后直至天际,仿佛在向天国传递着这份沉重的苦难与救赎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雕塑居于中心位置,他低垂着头颅,身体因痛苦而扭曲,这种逼真的刻画让观者仿佛能听到他沉重的呼吸和无声的叹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时已接近太阳落山,余晖将墙面染成金黄与深红交织的色彩,让整个受难面笼罩在一种悲壮而神圣的氛围之中,就像一场宏大的宗教仪式正在上演,让人沉浸在对信仰和救赎的思索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的建设分几个时期,其中高迪时期:1883年至1926年高迪负责期间,他凭借米拉公寓和奎尔公园项目的成功经验,详细规划了整个教堂的结构,包括总体建筑形态、平面布局、内室设计等,还构想出三个主要立面,并制作多组石膏模型来精炼细节,亲自监督了关键部分的建设。到他去世时,圣家堂仅完成了20%左右,但已获得很高赞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82年,圣家堂始建,最初并非由高迪设计而是他的老师。次年高迪接手该项目,并签署文件正式成为其建筑设计师.从1885年起,高迪开始绘制圣家堂的草图,他将自己的建筑理念和对宗教的理解融入其中,期望打造一座前所未有的教堂.1894年,圣家堂的诞生立面完成,该立面以丰富的雕塑展现了耶稣诞生的场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细节之处尽显高迪的精湛技艺.1910年,高迪参加巴黎社会美术展,并展示了圣家堂诞生立面的彩色模型,引发了广泛关注.1911年,他又设计出了圣家堂的受难立面,其雕塑风格更加简洁、硬朗,与诞生立面相呼应,共同展现了耶稣的生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6年6月10日,高迪因意外被电车撞倒,救治无效后去世,圣家堂的建造也因此未全部完成.高迪逝世后,众多建筑师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推动圣家堂的建设.2005年圣家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尚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 2021年,圣母塔封顶,2023年11月,四座福音塔全部竣工,目前圣家堂的高塔和教堂的大部分结构预计在2026年完成,装饰工作预计将于2030年或2032年完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它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是高迪献给巴塞罗那,献给世界的一首宏伟的赞美诗。它在岁月中等待着,等待着人们去聆听它的故事,去感受它那超越时空的美与震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深深喜爱着这位传奇杰出建筑设计师,我二次到访西班牙一半的原因出于此。在整理所拍内容查询资料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位传奇设计大师的了解与由衷敬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依依不舍在黑夜即将到来之际离去。但圣家堂如梦幻的诗章,高迪以灵魂之笔,砖石为墨书写辉煌。林立的尖塔似天路的标桩,指向穹顶那圣洁的光;在岁月的纹路里故事蕴藏。自然与建筑在此相拥,圣家堂高高矗立成永恒交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