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出席本次茶叙会的表演系老校友的合影。<br><br> <b>《茶叙会上的第四代电影人 (上)》介绍了导演系出席茶叙会的老校友。本篇就来介绍出席茶叙会表演系的部分老校友,他们也都是第四代电影人。<br> 这次我事先跟能联系上的老校友索要了资料。联系不上的我尽量凭我掌握的信息来介绍,有几位实在不掌握他们欣喜地,只能割爱了。所以说是介绍“部分”老校友。<br> 还是那句话:这么多人,那么多信息,编辑过程中难免会有差错。再加上篇幅有限,对每一位的介绍也不会全面,那就请多包含了。如果有差错,请各位提出来,还可以纠正。<br><br> 本篇也是按年级、同年级按姓氏笔画介绍他们。</b><br> ↑(2)李苒苒,辽宁沈阳人。1956年考入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两年后,调回北京电影学院任教。历任主任教员、表演教研组组长、表演系教研室主任。他还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莫斯科电影大学进行教学考察。李苒苒丈夫是马精武,两位教授培养了张子健、张嘉译、邢岷山、邵兵等一大批为观众所瞩目的演员。李苒苒在从事教育期间,也重视演出的实践,从中为教学掌握与实践相结合的依据。1995年离休后,还参演的电影《归巢》演陆浩的母亲《端盘子的姑娘》《明天会好的》等。其中《端盘子的姑娘》她还是编剧。 ↑(3)图为李苒苒参加的电影《烈火中永生》的海报。 ↑(4)电影《烈火中永生》,江姐和难友们绣红旗的场景。 ↑(5)李苒苒出演的遮幅式电影《我、你、他……》的海报。 ↑(6)《我、你、他……》的剧照。下图中间那位演员,是李苒苒的丈夫(同班同学)马精武。他既是该片的导演,也出演其中一角。 ↑(7)由蒋旭导演的电视剧《你是哪里人》的海报 ↑(8)《你是哪里人》的主演为青年演员杨恭如,苗皓钧等,李苒苒,那威,雪村等也在剧中担任角色。 ↑(9)在影片《归巢》中李苒苒出演主角陆浩的母亲。是一位期盼当奶奶的母亲。 ↑(10)由辽航劳动教育保护中心出资拍摄的彩色故事片《笑比哭好》。李苒苒在影片中出演赵大夫。 ↑(11)由李苒苒编剧的电影《端盘子的姑娘》,依然还是马精武导演。 ↑(12)李苒苒1995年离休。2021年她参演的电影《明天会好的》上映。 ↑(13)李苒苒出席茶叙会,表演系的老校友,她的学生都来和他合影。 ↑(14)钱学格,1956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和李苒苒是同班同学。1960年毕业后留校从事电影表演教学。曾担任过多届表演系学生、研究生的教员。钱学格教授,曾任表演系主任。为结合教学,钱学格教授也重视电影拍摄实践,或担任导演,或亲自出演。他还参加了《电影艺术词典》的撰写工作,著作演员的创作、表演艺术基础理论。 ↑(15)1981年,钱学格执导的电影《百合花》剧照。 ↑(16)由钱学格执导,李苒苒出演的影片《笑比哭好》。 ↑(17)有马精武、钱学格执导,李苒苒出演三位同班同学合作的影片《端盘子的姑娘》。 ↑(18)1986年,由钱学格、顾琴芳执导,白志迪等主演的电视剧《包公》播出,该片获得飞天奖。 ↑(19)图为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钱学格执导,李炎、常戎、申彬彬、祝延平、赵越主演的电影《敬礼,我的教官》的剧照。 ↑(20)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钱学格又执导了电影《孤女奇冤》。 ↑(21)《大地之子》是一部中日合拍的电视连续剧。图为日方的海报。 ↑(22)《大地之子》的日方演员有上川隆也、宇津井健等,中方出演的有朱旭 、蒋雯丽、吕中、钱学格等。 ↑(23)钱学格在影片《人间正道》中演饰郭怀秋。 ↑(24)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钱学格饰演李绂。 ↑(25)2009年《郑和下西洋》电视剧播出,这是一部传记历史、古装片。由马骁导演,罗嘉良,唐国强,杜雨露,于小慧,钱学格等出演。 ↑(26)2013年-2017年,钱学格参演了《大明劫》《血祭》《一纸婚约》等电影。图为《大明劫》中钱学格饰演的赵川,是一位药局提领。 ↑(27)影片《血祭》讲述的是一名年近古稀的著名导演,回到三十年前话剧排练的剧场,回想起当年排练的一幕幕景象。钱学格在片中出演老导演一角。 ↑(28)《一纸婚约》是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主演: 刘熙阳、张辉、张一山、杨紫、关晓彤、王劲松等都是表演系的学生,钱学格在片中为他们当绿叶。 ↑(29)钱学格参加了《电影艺术辞典》的撰写工作[2]。著作演员的创作、表演艺术基础理论。<br><br><b> 下面介绍的老校友,他们自称是表演系60小班的。</b><br> ↑(30)图为表62班全体和老师的合影。他们确实是1960年入学的,可他们那时候是初中毕业生。所谓“小班”是相比于本科生的表演系60班而言。直到1962年,学院才算他们是本科生,所以也被称之为表62班。 ↑(31)这是一张1963年拍摄的表62班部分同学练功的图片。巧的是,图片中两排女生的前三位,都参加了这次茶叙会。图右一排分别是李明珠、何玲、翁路明;中间那排依次分别为孙秀樱、刘国权、李文玲。 ↑(32)表62分为甲乙两个班。甲班有十位女生,左起;朱宗琪、张嬿、李明珠、张枫、孙秀樱、翁燕美、吕亚林、李文玲。少了邢祁珍和吕亚林。 ↑(33)甲班的朱宗琪、李明珠、孙秀樱、翁燕美和乙班的郭淑湘合影。按理他们应该1966年毕业。因文革缘故,全校66、67、68三届毕业生在1969年3月全都下部队“接受再教育”。虽然都在张家口65军,但我们摄影系和导演系安排在4619部队,他们表演系和美术系、工程系安排在4649部队。 ↑(34)这是这次参加茶叙会的表62班的女同学(少了奚佩兰、郭淑湘)。<br><br> <b>如果她们1966年毕业工作,那时才二十一二岁,是演戏的正当年。可“接受再教育”直到1973年才正式分配工作。7年的青春光阴消逝了,那时候她们都近三十了,他们在出演角色方面的机会少了,确实被耽误了</b>。<br> ↑(35)刘国权,1973年分配工作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76年至1982年这六年间,刘国权参加演出了《山花》、《瞧这一家子》、《潜网》等影片,多为配角。刘国权意识到自己的外表有局限,对未来很迷茫。是著名导演成荫建议她改改路子当导演,并推荐她到《黑三角》剧组当场记。1980年她和地方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四部电视剧,并自己动手改剧本。1983年,刘国权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劫持》,影片受到好评。刘国权执导20部影片、10多部电视剧,全是挣钱的。她知道市场需要什么,观众喜欢看什么,是一位很有眼光的女导演。 ↑(36)1968年在学校排演四个小戏中刘国权还能扮演一位少先队员。 ↑(37)197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崔嵬、桑夫执导的《山花》,刘国权饰演配角“张晓翠”。 ↑(38)在电影《瞧这一家子》中,刘国权只是饰演一位的纱厂女工田秀(图左侧)。 ↑(39)1977年,刘国权在电影《黑三角》中任场记。她用心记,用心学,进步很快。 ↑(40)刘国权觉得自己要吃导演这碗饭,必须会编剧。她与青岛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合作的《十一块金牌》《最后的吻》《赵春娥》《冰雪融》4部电视剧,都是刘国权动手改的剧本。图为《赵春娥》的剧照。 ↑(41)1983年,刘国权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劫持》,影片受到好评,发行了300多个拷贝。 ↑(42)1984年以后,刘国权执导了《将军的抉择》、《缓期执行》、《点点滴滴》、《招财童子》等影片。图为《将军的抉择》的海报 ↑(43)1988年,刘国权执导影片《疯狂歌女》,请毛阿敏饰演女一号。图为影片《疯狂歌女》的海报。 ↑(44)北影厂见刘国权执导的影片挣钱,开始投资让她拍影片。《女明星秘史》是她在北影厂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图为影片《女明星秘史》的海报。 ↑(45)从1990年开始,刘国权致力于喜剧片的创作,她执导了《父子老爷车》《喜剧明星》《虎兄豹弟》《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等影视剧,每一部都盈利。图为由胡慧中,濮存昕,程前等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的剧照。 ↑(46)1996年,翻拍了影片《天涯歌女(1995)》,给历史名片以全新演绎。 ↑(47)《减肥旅行团》是刘国权1997年新作,是一部风光喜剧片。 ↑(48)2003年,刘国权和儿子李大为联合执导的年代爱情剧《金粉世家》,更是成为经典,李大为因此荣获“双十佳”导演奖。 ↑(49)当年何玲,先是分配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担任解说员和配音员,1976年调入广西话剧团任演员。1980年,她第一次登上银幕是由广西厂拍摄的电影《十天》。翌年她又在郭宝昌执导的《神女峰的迷雾》扮演女画家赵欣。那时候何玲已经35岁,在年龄上不占优势,但她的表演却很成熟细腻,在与比他小10岁的张国民演对手戏时,两人银幕同框很是和谐。之后,他又参演了《特高科在行动》《风流千古》《春兰秋菊》《西去百仗峡》等电影和电视剧。并和丈夫郭法增一起导演了《聊斋—葛巾》。后与郭法曾一起调入河北省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任导演。 ↑(50)1963年拍摄的表62班部分同学练功的图片,老师特意让何玲做示范。后面四位分别为张枫、张嬿、朱玉荣、李文玲,背景是电影学院小西天校区的礼堂。 ↑(51)在影片《十天》中,何玲扮演一位机智勇敢的侗族小姐姐阿妲。 ↑(52)《神女峰的迷雾》的电影海报。 ↑(53)《神女峰的迷雾》讲述了女画家赵欣(何玲饰)在神女峰写生时发现两个青年在悬崖边斗殴,便跑去报案后的故事。张国民演一位公安人员。 ↑(54)1981年何玲在影片《特高科在行动》中饰王太太。 ↑(55)1982年何玲参演了由郭宝昌导演的影片《春兰秋菊》,在片中她饰演的曲文娣是一位毛衣厂的副厂长。 ↑(56)1984年,由辽宁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西去百仗峡》,何玲在片中饰演县林业局长陈芳。 ↑(57)何玲夫妇俩一起执导了电视剧《聊斋—葛巾》,开了洛阳电视台摄制古装电视剧的先河。 ↑(58)由周里京,鲁非,刘冬,梁彦等人主演的电视剧《新星》,何玲不仅担任中任副导演,还兼饰黄记者。图为拍摄《新星》时的工作照。 ↑(59)何玲的先生郭法增是中戏表演系毕业生,也参加了茶叙会。他曾在《开国大典》多部电影中扮演刘少奇,也应该算是第四代电影人。 ↑(60)李文玲,1973年被分配在中国铁路文工团话剧团,后来调入北京电视制片厂。这次茶叙会后晚餐时我和她在一个桌。我说:你在学校时,常穿着背带裙。她说:是。我又说:你们的艺术生涯被耽误了(实际上,李文玲在几十部电影和电视剧担任角色)。她说:我每拿到一个角色,拍摄前都是做好功课,一出场就让在场的佩服。确实,李文玲在《好先生》中饰演的彭奶奶,她把这个人物诠释到了极致。该剧播出后,得到网友评说:“看过李老师好多作品,彭奶奶被她演活了。”“老戏骨演得太好了,全家都看哭了”。这里我只能有选择地介绍她所出演影剧的剧照。 ↑(61)图为李文玲在学校的一次联欢会上表演舞蹈。李文玲从演少女,再演少妇,之后演母亲,如今是“奶奶专业户”。80岁的高龄,也只能演奶奶类的角色,而她饰演的奶奶身上都有明媚温和的时光味道。跳舞的男生象是袁东宝。 ↑(62)1983年李文玲加入了北京电视制片厂,这一年她还主演了电影《候补队员》,<br>已经39岁的李文玲在这部儿童题材的剧情片中,饰演的是主人公刘可子的妈妈。<br> ↑(63)1985年,李文玲在电视剧《四世同堂》中饰演爱慕虚荣又极端自私的胖菊子。 ↑(64)2001年参演了《大宅门》中演段大兰。 ↑(65)2013年《好大一个家》是由陈佩斯 杨立新 刘蓓主演的喜剧。图为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唐一品(陈佩斯 饰)致力于推动八方街的拆迁项目,而钉子户齐大妈由李文玲饰。 ↑(66)2015年,李文玲还与何冰、郝蕾、李光复、海一天等联袂主演了电视剧《情满四合院》。李文玲在剧中饰演秦淮茹的婆婆贾张氏。 ↑(67)2016年,李文玲又与孙红雷、关晓彤、张艺兴等主演都市情感剧《好先生》。她在剧中饰演一位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空巢老人—彭奶奶,执着地等待儿子的“归来”。 ↑(68)2018年李文玲在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中饰演李春燕一角。 ↑(69)同年,李文玲又在电视剧《曾少年之小时候》饰演乔乔的奶奶。她将一个心里门儿清又能分分钟拿捏小辈的长辈形象演活了。 ↑(70)2023年,在电视剧《执行法官》中李文玲饰演李桂芝。 ↑(71)5月9日,林文玲又参演了电视剧《护心》,在剧中饰演萧老太。 ↑(72)2024年,已经80高龄的李文玲,还在电视剧《金屋藏夫》中饰演主角的外婆。 ↑(73)李明珠是凭借甜美的歌喉、具有想象力的小品表演考入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因为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理论知识及表演课程,并积极地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1963年,她曾考上中国歌剧舞剧院,在部队锻炼时期参加各种演出。1973年结束了四年的“接受再教育”,她阴错阳差地被分配到了保定市话剧团。她除了参加话剧表演,还一直担任女声独唱节目。直到1984年才调回北京电影学院工作。1985年,她参演了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从而迎来人生重要的转折。至今她已出演了200多部影视剧,还参加各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小品等演出。“老老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演戏。”是她的座右铭。在这次茶叙会上,她依然为校友们一展歌喉。 ↑(74)学生时代的李明珠。她曾说:那段时光对我来说是幸福的。至今,我与同学们相聚时,大家回望当年,感慨万千。 ↑(75)1963年,尚在学习期,与同学演出电影《汾水长流》片段。 ↑(76)1985年,李明珠在许雷导演的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中成功地塑造了副校长薛人凤,她将该角色塑造得惟妙惟肖,受到观众的关注,开始被大众所熟知。 ↑(77)1987年,李明珠在刘国权执导;陈强、凌元、万琼主演的电影《点点滴滴》中饰演王妻。 ↑(78)1987年,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王康华导演的《偷来的爱》,主要演员有雷汉、董智芝、牛犇、李明珠、朱旭等。剧中牛犇演顺兴,李明珠演顺兴嫂。 ↑(79)1988年,王好为导演的电影《金匾背后》,是一部是介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入农村,人民富裕了,清河乡政府决定对乡里的万元户挂匾表彰。李明珠在该片中饰演马月菊。 ↑(80)1990年,李明珠又在尹力导演的电影《我的九月》中饰演庆来妈。 ↑(81)李明珠是脚步不停。同年,她还客串了《编辑部的故事》。 ↑(82)1997年,李明珠参演了由刘国权导演;沈殿霞、侯耀华、巩汉林、斯琴高娃、尹相杰、蒋勤勤等主演的香港喜剧剧情片《减肥旅行团》。 ↑(83)2011年李明珠在汪俊导演的电视剧《夫妻那些事》中扮演唐鹏飞(黄磊饰)的母亲。 ↑(84)2013年,李明珠在姚晓峰导演的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饰演黎母。 ↑(85)在2016年出品的余淳导演的电视剧《平凡岁月》中,李明珠饰李大宝(沙溢饰)的妈妈。儿媳(徐梵溪饰);斯琴高娃饰演姑奶奶。 ↑(86)2019年,李明珠在全国巡演的话剧《北京人》中饰演陈奶妈。 ↑(87)近几年,李明珠一直没有停下脚步。2022年她出演了参加网剧《乐天小酒窝之小酒窝的尬》、电视剧《亲爱的小孩》;2023年又参演了电视剧《曾少年》和电视剧《左耳》。图为《左耳》的海报,她在剧中饰演吧啦奶奶。 ↑(88)1973年, 赵守凯分配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曾在《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四渡赤水》、《神女峰的迷雾》、《黄河东流去》《晋中大捷》、《张自忠传》等30多部影片及电视连续剧中扮演不同角色。其中《田野又是青纱帐》中饰演的常秘书,获长春电影制片厂第九届“小百花”奖优秀演员奖。赵守凯是个经历丰富且多才多艺的人,是八一厂饰演反派“专业户”之一。 ↑(89)这是1968年在学校排演的话剧中,他也是扮演一位反面角色。 ↑(90)分配到八一厂的第二年,赵守凯在《闪闪的红星》中饰演国民党孙副官,这是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91)1976年在《南海长城》中赵守凯饰演的是敌情报人员兰继之。 ↑(92)1976年赵守凯还在唐国强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南海风云》中,出演过一个叫大卫的敌军军官。 ↑(93)1979年赵守凯在《归心似箭》中扮演日军队长犬口。 ↑(94)1981年赵守凯在郭宝昌执导的《神女峰的迷雾》中饰演一位我公安人员。片中的女主角,是他的同班同学何玲。 ↑(95)1981年赵守凯又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不该凋谢的玫瑰》中饰演。 演何福。 ↑(96)1982年,赵守凯在获得政府奖和金鸡奖特别奖的《四渡赤水》中饰演国民党军官郭武。 ↑(97)1985年,一部讲述八十年代,正与邪在法庭上较量的电影《主犯在你身边》。影片中的嫌疑人邢东就是由赵守凯饰演。 ↑(98)1986年,赵守凯又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田野又是青纱帐》中饰演的常秘书。该片获长春电影制片厂第九届“小百花”奖优秀影片奖。 ↑(99)1988年,赵守凯在电视剧《黄河东流去》演中饰关湘云。该剧是根据著名作家李凖的同名小说改编。整剧33集,分6部,并在全国及中南6省的电视剧评选中,全部获奖。 ↑(100)图为2002年赵守凯在《倚天钦差》中饰演的是大贪官蒋全迪。他除了在十多部影视剧中扮演了不同类型的角色,还参加了《日本的沉没》《驯火记》等四十余部中外影视片的配音和十部话剧的演出。 ↑(101)当年,杨韜从部队“接受再教育”结束后,和好几位同学一起分配在中国铁路文工团话剧团。从一开始他就重视文学剧本的创作,他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走在战争前面》等五部均投拍。从他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托着太阳升起的人》开始,便显现出他质朴、流畅、饱含诗意的艺术风格。并借他的才艺,他不仅被评为国家一级编剧,还担任起中国铁路文工团艺术室主任,退休前他已是文工团的总团副团长。 ↑(102)图为西安电影制片厂1978年拍摄的由杨韬与李平分,芦苇,徐庆东合作编剧,唐国强主演的电影《走在战争前面》的海报。 ↑(103)1984年,杨韬担任编剧的电影《青山夕照——铁道游击队后传》上映。影片的主要角色以及角色的名字,都是沿用当年电影《铁道游击队》老演员担当和原电影中的角色的名字。 ↑(104)图为1986年杨韬编剧,并与傅靖生联合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托着太阳升起的人》(上、下集),在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由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105)1990年杨韬执导的《亲亲我老师》,获第十-届中国飞天奖少儿连续剧二等奖。 ↑(106)电视剧《雪震》是根据原成都军区政委郭林祥同志《陆上台湾覆灭记》回忆录改编,1994年摄制组到川西拍摄的一部剿匪剧。该剧获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五届中国飞天奖二等奖;解放军总政治部金星奖一等奖 ;国家民委骏马奖一等奖。 ↑(107)1992年, 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北京儿童电视艺术中心联合出品,杨韬执导的长篇电视剧《小龙人》,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飞天奖少儿连续剧特别奖和金鹰奖少儿连续剧一等奖。 ↑(108)1994年,杨韬凭借电影《燃烧的雪花》获得电影华表奖和第1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五个一工程”奖;该片讲述了一群艺术学校的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所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109)1996年杨韬执导的《燃烧的烛光》,改编自长篇小说《新来的班主任》,是描写当过知青的老师和九十年代中学生生活的六集电视连续剧。该剧荣获第十七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 ↑(110)1998年杨韬执导的电视剧《冰上小虎队》,讲述了以新一代冰雪健儿严格训练、顽强拼搏、刻苦学习为祖国争得荣誉的故事。该剧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11)2001年杨韬执导的中国第一部西藏近代史题材的长篇电视剧《拉萨往事》,也是第一部全部在西藏实景拍摄、剧中藏族人物全部由藏族演员扮演的电视剧。该剧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国飞天奖长篇三等奖。图为杨韬在拍摄现场。 ↑(112)2002年由杨韬执导的《髙中女生》,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飞天奖少儿连续剧三等奖。 ↑(113) 2004年,杨韬联合执导的电视剧《格达活佛》,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金星”一等奖、“飞天”二等奖等荣誉。右下角图片为杨韬在执导现场。 ↑(114)2010年由杨韬执导,刘威、岳红、奇道等主演的电视剧《雪域天路》,获“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奖。 ↑(115)2014年由杨韬、张铁山执导,王霙、刘劲、张光北、娟子主演的《卓尼土司》,2016年在全国电影院线上映。 ↑(116)2020年,杨韬执导的电视剧《幸福街第二季》是一部爱情,喜剧,都市,偶像电视剧。由刘烨、刘思彤、谢娜、庄庆宁等主演。 ↑(117)奚佩兰,原本应该1966年表演专业毕业的,也被拖延到1973年分配到浙江,改行到广播电台当编导。她的编导广播剧《爱迪生的童年》《爱迪的后半生》用音乐形象,语言形象,声效形象成功立体的在电视尚未普及之时,获评委高度好评,并两次获全国一等奖。后调到浙江电视台。1983年,由她编导的飞天和金鹰双一等奖的《女记者的画外音》不仅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其导演生涯的开始。她的作品经常获奖,并和她的先生著名导演史践凡联合执导了多部电视剧。被誉为全国九大女导演之一。 ↑(118)1968年,在学校排演的小话剧中,奚佩兰扮演的是一位年轻姑娘。 ↑(119)学表演的奚佩兰,在1980年改行做起了电台广播剧编导。她的广播剧 《爱迪生的童年》《爱迪的后半生》,两次均获得全国一等奖。 ↑(120)1982年奚佩兰编导的《女记者的画外音》获1983年第四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和第二届全国金鹰奖优秀奖。並成为北京广播学院教材。 ↑(121)1987年奚佩兰执导的短篇电视剧《冻土带》,获全国改革题材三等奖。剧中使用“间离效果”在戏剧性,哲理性和可看性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因为上述作品的成功,当年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九大电视女导演之一。 ↑(122)奚佩兰执导的电视剧《琴声如诉》剧照。 ↑(123)在执导电视剧《丁果仙》时,奚佩兰边拍边改,边研究电视剧如何突破表现戏曲艺人的老套路。该剧荣获西北地区一等奖。 ↑(124)在奚佩兰与丈夫史践凡联合执导的《一二.九风云》中,他们还在上中学的女儿史兰芽第一次和父母合作。 ↑(125)图为史践凡、奚佩兰联合执导的电视连续剧《金色夜叉》的海报。 ↑(126)1986年上映的《鲁迅在日本》也是由史践凡, 奚佩兰执导, 并由史践凡担任编剧,黄定山主演的。这是一部传记类型电影。 ↑(127)1995年由史践凡、奚佩兰根据茅盾的《子夜》拍摄的电视剧,描述了1930年间实业界人物吴荪甫(陈天陆 饰)的经历。该剧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128)2004年播出的《邓小平在会昌》,是由温州电视台和浙江广电集团等联合拍摄,是由史践凡、奚佩兰执导的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 ↑(129)在史践凡、奚佩兰联合执导的电视剧《鲁迅与许广平》中,中戏毕业的史兰芽再次与父母合作,在剧中扮演许广平一角。 ↑(130)史践凡和奚佩兰还联合拍摄了大型论证片:图左为中纪委党教片《存亡警世》和为三峡工程建设是否上马的《面对三峡你必须回答》(图右)。 ↑(131)1973年,翁路明和都在张家口65军“接受再教育”的丈夫导演系64班的滕文骥,一起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她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样,不甘心在表演专业方面被耽误,也干起导演和编剧。起先她在丈夫执导的影片中担任副导演,1988年,她同人联合执导《霹雳贝贝》还获得了多项奖项。之后,她便独立执导。成了西安电影制片厂名正言实的导演。 ↑(132)虽说翁路明和滕文骥在1969年下部队“接受再教育”时都在65军,但不在一地。这是当年翁路明到我们驻地探望滕文骥,摄影系的同学给他们拍摄的“沙岭子的《早春二月》”。 ↑(133)1982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滕文骥执导的,讲述了造船厂劳动模范丁小亚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故事片《都市里的村庄》,翁路明任副导演。图为殷亭如、韦国春、黄梅莹、赵有亮主演的剧照。 ↑(134)1983年由 孙淳、殷亭如 、陈烨 、翟俊杰 等主演,滕文骥执导的《锅碗瓢盆交响曲》,翁路明依然是担任副导演。影片叙述了春城饭店在改革中扭亏为盈过程中的故事。 ↑(135)图为1984年还是由滕文骥执导,翁路明为副导演,白灵、刘威、 魏宗万、朱茵 、赵小锐主演,叙述发生在一座小渔村的故事片《海滩》的剧照。 ↑(136)1985年,由殷亭如、张天喜 、刘钊 、翟俊杰等主演,滕文骥执导的故事片《大明星》。翁路明不仅担任该片的制片主任,还在剧中客串了一个角色。 ↑(137)图为1987年,由秦培春、滕文骥编剧,翁路明与滕文骥联合执导的影片《让世界充满爱》的剧照。 ↑(138)1988年,翁路明和宋崇联合执导的《霹雳贝贝》,获得童牛奖最佳故事片、小红花最佳故事片奖和北京电视台优秀故事片奖。 ↑(139)1990年 ,由翁路明独立执导的故事片《风雨归途》,讲的是某市机械厂厂长金帆蒙冤入狱,刑满出狱后,在为洗清冤情的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经历。主要演员有张丰毅,、陈炜、 武春生等。 ↑(140)1992年,翁路明又独立执导,并由岳红、谭宗尧、 孙悦主演的故事片《小鬼精灵》。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由翁路明与其儿子滕华涛以及梁德武联合编剧。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的滕华涛,受其父母的影响,也走上了导演之路。他执导的影视剧有:《蜗居》、自编自导的家庭情感剧《瞧这一家子》。以及《心居》《城中之城》等。<br><br><b>注:由于出席茶叙会的表演系老校友较多,他们的作品也很丰富多彩。又由于篇幅因素,我只能把摄影、美术、工程系老校友的介绍,放在(下)了。</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