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苏高中新学建校120周年,也是苏州府学肇始990周年,更适逢我们老三届先后进学六十周年。因此可以称为三喜相聚。我作为六八届的一员有幸与六六,六七届们哥哥姐姐们一起参与到这一盛世也难逄的活动中来,感到无比高兴。</p> <p class="ql-block">经过学校的周密的安排和组织,我们在孔庙广场签到集合,每人佩带围巾,校徽和个人的名牌。场面非常热闹而有序。活动九点半正式开始。首先要求大家正衣冠、静心境,顶礼膜拜孔圣人,这位道德智慧至尊至高的圣贤,理应受到万世的尊崇,他的思想对中国及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以孔子命名的学院已遍布世界许多地方。这孔庙与我们苏高中只有一墙之隔,而我们在就学期间竞然从未踏进过,是多么不应该啊!今天我们这些耄耋之人理应深深鞠躬补上一课。</p> <p class="ql-block">然后是净心手,走泮池。在参加活动之前我并不理解走泮池是什么意思,后来查了通义才知道“泮池”是古代学宫的重要建筑元素,是孔庙前或环绕学校的小型水域,走泮水是提醒学子首先要净化心灵才能接受圣贤教诲,也召示学子要尊重和继承传统文化,它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因此我也想如果在六十年前,我们也这么尊孔子,走泮池,那么在十年动乱期间,辱骂老师,甚至给老师剃阴阳头的无法无天的荒唐事就不会发生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还为这座“百廿纪念碑”举行揭幕议式。碑文是由苏中66届三(5)班校友,著名南大教授莫砺锋撰写、由苏中66届三(6)班校友.著名吴门书法家葛鸿桢书丹。莫同学在文中回忆起这座创校纪念碑立于1931年,在文革中毁于一旦,连碑文也尽遭毁琢。当时自己虽不以为然但也不敢挺身呵止,现在想起此事还泪流满襟,犹怀愧疚。今日重建是知耻而勇之举,以重建碑塔缅怀建校历史,告诫我辈及后生勿长暴戾之习,恪守和发扬至诚至真的传统。碑文以平实语气,文言文格式重现了这段创碑毁碑重建的历史,虽然当时我们许多人并未在现场,但现在读来仍似历历在目,内心难以平复。更可見得尊师重道,注重仁爱,诚信,礼节这些传统教育是何等重要!</p> <p class="ql-block">最后几个环节是进学斋、见先生、赠礼物,会同学,拍合影、颁证书。整个活动环环相扣,还充分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曾经的教室,坐在崭新的课桌旁,回想起恩师的谆谆教诲,仍然心潮荡漾。不管后来怎样,我们初心不忘,我们曾经是从这里开始启航。尽管如今我们将要奔八,回到母校就是十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