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父母啃读共写之五——《儿童读写三十讲》

漴瀞

<p class="ql-block">《儿童读写三十讲》,从字面看,感觉只是讲阅读、写作的方法。学习后,才知道不仅是讲阅读、写作的工具书,还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甚至还有做人的哲学内容,也是一本激励人奋进的书。像在书中看到魏校长在读怀德海著的《教育的目的》时,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读过不少于20遍,就震撼了我。魏校长之所以成为教育专家,是学习付出的结果。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勤劳、只有拼搏!</p><p class="ql-block">反复阅读、仔细品味、体会,这本书不仅成为儿童读写,还包括人生向导在内的教育教学的有力的武器。</p><p class="ql-block">书中魏校长以南明教育课程体系的章节,围绕多个“什么、怎么、如何、为什么等”形式,通过举例子打比方,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讲了阅读写作及相关内容。用心、耐心、细心地传授方法技巧。</p> <p class="ql-block">在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儿童阅读时。明确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p><p class="ql-block">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是自尊水平(对自我的相信)与阅读能力。在道德人格发展方面,有自尊水平、习惯培养;在智力发展方面,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读写能力是终身学习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在小学高端才真正的有可能得到发展。</p> <p class="ql-block">共读书要读经典的书,主题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公平、意义、价值等等,不是日常的吃喝拉撒。让儿童读经典主题与儿童当下的生命、生活是高度关联的。阅读的难度应该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读经典的书,让书与阅读者相互遭遇(遇见、影响、塑造)。每次打开。有新的触动,不是给现成答案,而是思想的碰撞、思考、提升认知。</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意义学习中,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生命的发展犹如四季,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辰,有不同的重点。</p><p class="ql-block">自由阅读是相对浪漫的,被动输入的,儿童在阅读的大部分时间里感受是愉悦的,学习是潜意识中发生的。这就与精确学习形成了张弛有序的节奏,从而提升了整体效益。</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自由读写,一味的强调训练,必然与儿童的身心发展形成冲突,最终导致类似低品质的勤奋之类的情况出现,效率反而低。不仅如此,还损害了儿童的健康与休息,乃至于损害了儿童的精神与心理。儿童普遍沉迷于游戏或电子产品,逃避学习就是这一压力下的自然反应。</p> <p class="ql-block">小学阶段,练习写作的本质有两个:一个是必须重读轻写,尤其是在自动化阅读完成之前(通过大量的阅读,给孩子生命打下靓丽的智力背景);一个是必须重视自由写作,而不能过早地进行作文训练。</p><p class="ql-block">所谓自由写作,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先自由地写,充满兴趣地写,不要把孩子的写作限制在一种套路中。写错字了不要紧,语无伦次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喜欢写。孩子经过这种不断的有内容的表达,会逐渐的形成对于写作本身的敏感,并细得生动的写作能力。到了高段,再对孩子的写作本身进行聚焦,进行生动的作文训练,那么孩子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就会趋于自觉化。</p> <p class="ql-block">教育的目的不是抹平差异,而是让每个儿童按自己的节奏尽可能的向前走。要结合学习者的生命与生活,教育的节奏,主要是“浪漫——精确——综合”。</p><p class="ql-block">让每个生命活成他自己的样子,本真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希望这本书要常读、常用。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就像钻石一样,闪耀着光芒。如果学以致用,不仅能培养优秀的孩子,成人也得以飞跃地成长。</p><p class="ql-block">例如:一个人能改变的,是自身,唯一能利用的,是自身的内在的力量,尤其是信念。夜到夜半,黎明就快要来临了。希望,往往诞生于最深的绝望。真正的力量是信念,是传统,是德性。而这一切的唤醒,总是源于自身的破裂与重建。这种破裂与重建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食无忧的人以及指责、抱怨别人的人很难做到的,必须通过克服困难、挫折,自身成长力量,才能驱散阴霾,拨云见日。因为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p> <p class="ql-block">活着,就是一段又一段的旅程,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升级地打怪,就是一轮又一轮的自我斗争。</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只要敢于走出舒适区,敢于去面对更广阔的世界,敢于对抗各种风险,敢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将自己打碎并且重建,一定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