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各媒体都在报道琼瑶离世的消息。她的离世令人深感惋惜,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感悟: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努力追求自己的热爱,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同时也要学会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她的离世是一个文学时代的告别。她的影响力很大,她的有关小说、电影、电视剧影响几代人。她选择的死亡方式也让人觉得“浪漫”,像雪花飘落一样,翩然离去。86岁了,该谢幕了,不想受尽病痛折磨,不想死的难看,不想给别人带来累赘,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选择自尽,选择花葬。可以说她活的精彩,死的洒脱。她不能选择生,可以选择死,把一切安排妥当,从容离去,活得是多么通透,多么豁达啊!所以,对于她的离世,大家并不觉得特别悲伤,而是觉得她的选择很优雅,甚至可以效仿。她的离世也促使人们再次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它告诉我们,生命不仅仅是生存,更是尊严与价值的体现。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选择,坚守自己的尊严,不为外界的干扰与诱惑所动摇。当生命走到尽头时,我们也应该以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以一种自己认为最体面的方式去结束。</p> <p class="ql-block"> 关于人的死亡,庄子很达观。庄子的妻子去世后,他不仅没有悲伤哭泣,反而正伸着两腿坐在地上敲着瓦缶唱歌。他的友人惠子赶来吊唁,看到这种情景便责问庄子:“你和妻子共同相处这么多年,她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算了,还鼓盆而歌,太过分了!”对于自己的行为,庄子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人的生死就如同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一样,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不应该被生死所束缚。在庄子看来,妻子的去世并不是终结,而是回归到了自然的状态,他以一种达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死,通过“鼓盆而歌”表达自己对生死的超脱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这一典故体现了庄子的道家思想,即追求一种超越世俗情感和功利的境界,强调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庄子的这种行为和观点在当时是非常独特和前卫的,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死、情感和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伟大圣人孔子强调的是积极入世。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意思很明确,孔子无意鬼神之事,只讲现实人生,只讲活在当下,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考虑怎么死以及死后会怎样。孔圣人也是长寿之人,人生七十古来稀,他活到73岁。俗话说的人一生有两道坎,“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其中“73”指孔子的年龄,“84”指孟子的年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接受死亡,不像年轻时候谈“死”色变,一提到“死”这个字,总感觉不吉利,总感觉死亡离我们很遥远。自从我奶奶、我父亲去世,以及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很多人离世,让我慢慢接受了死亡,而且越来越坦然面对。</p> <p class="ql-block"> 我奶奶大概活到75岁,走的时候很自然,可以说是善终。她是无疾而终,没有给人带来一点麻烦。有一天,村里的堂哥感冒发烧,我奶奶拿着一包红糖去看他,回来的路上摔倒了,晕过去了,两天之后再也没醒过来。我记得那天是夏季的一天,刚刚下了大雨,路上有很多泥。那时的路不像现在都是柏油马路,村里还是土路,一下雨路特别湿滑,尤其是夏天下了几天暴雨,路上到处都是厚厚的泥水,一深一浅,非常难走。我奶奶是裹了脚的小脚女人,可以想像她去来的路上是多么艰难。我奶奶就是这样一位热心肠的人,谁有困难她都会帮助谁。我父亲的几个堂兄堂弟,小时候父母去世的早,都是我奶奶把他们一一照顾长大。到了我们这一代,兄弟姐妹七个,也都是奶奶帮着带大。我和奶奶感情非常深厚,我上小学、中学,大多是奶奶做好饭等我回来,现在依稀记得奶奶站在村头翘首等待我放学回家的身影。当奶奶走的那天,我给她梳梳头发,洗洗脸,抚摸着她布满皱纹的老手,看着她静静地躺着,像熟睡一样,安然离去。我奶奶活着时候健健康康,能走能行,走的时候没有受罪,没有痛苦。这也是她一辈子积德行善,修成正果吧。直到今天我常常做梦,梦见奶奶。奶奶永远活在我心中。</p> <p class="ql-block"> 我父亲走的时候也基本没有受罪。他身体还算硬朗,活到83岁,没有像很多老人患有多种疾病,甚至卧床不起,他只是患有气管炎病,后来转化为哮喘病。他最后的几年住了几次医院,短暂几天,打打针,输一点液,退烧了就回家了。他临终前的一次发烧的厉害,我们兄弟几个把他从县城转院到市级医院,住了五天院,一点也不发烧了,就是呼吸困难,想着他会慢慢好起来的。可是父亲坚决不治疗,让我们把他送回老家。回来之后,他不吃不喝,只是艰难地呼吸着,躺着,眼也不睁,话也不说。再后来他把我们给他挂的氧气管拔掉,他坚持到第八天,深夜2点多走了。我父亲走之前的几天思维很正常,亲人都还认识,后来我想父亲没有多严重的疾病,是不是他不想拖累儿女,绝食了呢?父亲是个明白人,是个能工巧匠,也是半个文化人,毛笔字写得特别好。他一生委曲求全,生不逢时,时代湮灭了他的聪明才智,可他养育了5儿2女,活到80多岁,也算好命,也算给他一个补偿吧。愿父亲大人安息!</p> <p class="ql-block"> 父亲走了四年多了,时时想起他,他总是那么严肃,以至于每每想他,还是那么怕他。自他走后,我更看淡了生死,甚至于还设想了自己的后事,小病从医,大医听命。我死了,不土葬,火化成灰,一半洒在父母坟前,一半存放寺庙,供后人纪念。</p><p class="ql-block"> 我现在心里特别宁静,活得很现实,也很慵懒,吃好睡好玩好。有时也嘲笑自己,理想的我哪里去了?自强的我哪里去了?有时也想再奋斗十年二十年,我能力够吗?还有意义吗?我年近花甲,平平淡淡,碌碌无为,也很不甘,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有时也认命,甘愿平庸,生在寻常百姓家,辉煌腾达有几人?人生就是八个字: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现在衣食无忧,有房有车,有吃有喝,剩下的时间就是怎么玩,怎么乐。不管怎样,还有二十年的好光景,我给自己有个要求:不忘初心,永保本色,真诚、上进、自强、包容;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听从内心,快乐自在。</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以琼瑶的遗书作为文章的结尾,以一首《一帘幽梦》作为此文的背景音乐,来表达对影响几代人的言情小说家琼瑶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各位亲爱的朋友知音们:</p><p class="ql-block">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p><p class="ql-block"> “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我摆脱了逐渐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的愿望,“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p><p class="ql-block"> 上苍对于生命的过程,设计得不是很好。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的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万一不幸,还可能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状。我不要那样的“死亡”。</p><p class="ql-block"> 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我要说的话,都录在我《当雪花飘落》的视频里了。希望我的朋友们,多看几次视频,了解我想表达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朋友们,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p><p class="ql-block"> 我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人和你们。“爱”紧紧的系着我心,你们都是我最最不舍的。为了让我的灵魂(不知道人类有没有灵魂),也能“翩然”,大家为我笑、为我高歌、为我飞舞吧!我在天之灵,会与你们“共舞”的!</p><p class="ql-block">别了!我至爱的你们!庆幸此生,曾经和你们相遇相知。</p><p class="ql-block">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站实行的!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六、七岁,体力不支时,再来选择如何面对死亡。但愿那时,人类已经找到很人道的方式,来帮助“老人”们,快乐的“归去”!</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你们,要勇敢,要活出强大的“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这世间,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各种意外的喜怒哀乐!别错过那些属于你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千言万语说不尽,最后,祝福大家健康快乐,活得潇潇洒洒!</p><p class="ql-block"> 琼瑶写于淡水双映楼</p><p class="ql-block"> 2024、12、3</p> <p class="ql-block">声明:图片来自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