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屿洞天双门石窟

神仙鱼

<p class="ql-block">双门石窟(即双门硐),是国家AAA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长屿硐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八仙岩、崇国寺和野山共同构成硐天四大景区。双门石窟位于位于浙江台州湾南隅温岭市东北,属北雁荡山余脉。</p><p class="ql-block">双门石窟以采石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主要特色,窟内有丰富的摩崖凿像,及精妙深玄的道家刻石壁画。硐群景观集雄、险、幽、清为一体,景区瘦峰叠翠,灵石浮岚,春潭醉缘,秋谷飞红。石船溪一带其间,仙岫宫横空杰出,宛如仙乡。主要景观有观音像、仙岫宫、古炮台、紫云出岫等</p> <p class="ql-block">在长屿硐天景区尚未开发之时,双门硐就早已声名远播。皆因其成硐历史已有千年之久,石文化底蕴深厚。而后至300年前,石窟开始为道教文化浸润。相传一位姓张名一嵩的大宗师,想寻一处能隐山不出修道成仙的地方。他走南至北多年,终于在长屿硐天找到其落脚地。时值盛夏酷暑,赤目炎炎,而硐内却是凉风习习。他入硐后,顿感身爽神悦,疲劳尽消,于是决定在双门硐安身修道。此后,他便日间闭关诵经,夜间出硐观景,直至96岁寿终。石窟也因其人开始了其道教文化之旅。继张一嵩大师之后,一位名叫方阳的道士慕名而来。方道士进洞修炼不久后的一日,突遇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山洪暴发,附近村庄皆毁,村民纷纷逃至双门硐避难,烧香祈福,才平安脱险。他们相信这必是得了道家神灵庇护,才能躲过此劫。于是,在方道士的带领下,村民们主动集资在硐口建起了灵霄宝殿,此后便香火不断。基于石窟得天独厚的地理特质,后人陆续开始在石窟内打凿雕刻道家经文绘本,以颂扬道教文化是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