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11.2号到11.3号</p> <p class="ql-block">昨天坐小火车,去小木屋后住在</p><p class="ql-block">Hotel Mona酒店,距离今天要去坐的黄金缆车非常近,所以导游说另一个团是步行过去的。我们还是乘车去,只是到了以后,大雾弥漫,能见度大概是0度,也就是不到五十米。真是意料之外,看来坐缆车是啥也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结果运气真好,没等多久云开雾散,我们坐上缆车,雾居然慢慢散去。到达山顶🚠缆车🚠站,天气格外的好</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缆车站旁边还有一个车站,所以截图也显示有个斜向的路线</p> <p class="ql-block">这个缆车可谓翻山越岭,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一。下边择录网络游客感受也表达出我们的视野:</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长的黄金缆车位于塞尔维亚。这条缆车被称为兹拉蒂博尔金色缆车,从Tornik山出发,穿越塞尔维亚西部山区的兹拉蒂博尔度假胜地,全程9公里,比国内张家界天门山的缆车还要长1.2公里</p><p class="ql-block">在兹拉蒂博尔金色缆车上,游客可以俯瞰无垠的草原,看到成群的羊群、牛群和马匹在眼前缓缓移动,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远处的橙红色小房子与黄白墙相映成趣,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别样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站在缆车终点站的山头看周围,居高临下又是一番风光。看云海看山峦极目远眺,不过也就是我们左侧坐缆车这一块没有云雾,要不然就像视频前方云遮雾罩,雾里看花心情受损,所以说我们运气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坐完缆车之后直奔54年前的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拍摄地,啊,朋友!再见!的歌声总会不自觉的在脑海回响</p> <p class="ql-block">周围风景不错,山高水长,颇入法眼</p> <p class="ql-block">视频里面说错了,不是卡桑德拉大桥(那是意大利的电影)这个是南斯拉夫电影《桥》里的原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桥就架在塔拉河上,名叫杜德维卡塔拉大桥。</p><p class="ql-block">塔拉峡谷是欧洲最深的峡谷,位于黑山共和国中部,峡谷深度达到1300米。</p><p class="ql-block">塔拉峡谷不仅深度惊人,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也令人叹为观止。峡谷内,塔拉河穿流而过,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此外,塔拉峡谷的长度也达到了82公里,是黑山最长的峡谷。</p> <p class="ql-block">这是《桥》中主人公原型——老虎祖季奇的雕像,碑文上写着:"这座纪念碑是博日达尔.祖季奇的母亲玛丽亚为其所建.博日达尔祖季奇南斯拉夫中尉,生于1915年1941年牺牲" 牺牲时年仅26岁。</p><p class="ql-block">塑像右手边还有一块牌子是介绍当年有良心的德军军人拒绝枪杀16个平民而被处死的历史(又说是和16名士兵反叛阻止投降而殉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择录:</p><p class="ql-block">对国内有点年纪的游客来说,对塔拉河河谷最感亲切的是塔拉河河谷大桥。前南斯拉夫电影《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电影,《桥》的故事,就发生在黑山境内塔拉河峡谷的这座大桥上。这座大桥的名字叫迪尔地耶维卡大桥,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全长366米。此桥初建于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炸毁,后于1946年重建并保留至今。桥的一侧有此桥设计工程师博日达尔.祖季奇的雕像。他设计了这座桥,又为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而把它砸毁。影片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见》,久唱不衰。亲眼目睹那座印在我们脑海中的壮美的大桥,感受 “老虎” 和他的战友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站在塔拉河峡谷仰望,更显大桥险峻和雄伟。</p> <p class="ql-block">抓紧时间到河对岸去看河谷全景和大桥,电影《桥》中有一个镜头就是从这个角度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往回走到桥中段,看到栏杆上有人布置的鲜花,说明经常有人来祭奠英雄。历史是不能忘记的!</p><p class="ql-block">当然不远万里到此打卡,主要是因为1977年在国内上映的南斯拉夫电影,要知道文革期间除了八个样板戏,文化极度贫瘠,加上《桥》本身也比较好看,主题曲《啊,朋友,再见!》更是脍炙人口,影响了一代人,所以在我们心中有很深的记忆,自然对此地此景会产生不同的感情,不愧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然后到另一个打卡点——黒湖,它是黑山共和国杜米托尔国家公园的一处湖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黑,加上时近黄昏,没有太阳,可谓不虚此名。</p> <p class="ql-block">黒湖湖区,长1.2公里,海拔高度1,416米,最大水深49.1米。黑湖水面平缓如镜,因其水色深暗而得名,虽然叫黑湖,但湖水清澈无比。湖边是高山雪峰,茂密的松木林,翠绿的草地。湖水清澈,空气清新,景色静寂迷人。是热门的旅游地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围绕黒湖步行的路线图。红色是我们来到湖边解散处,黑色是我的步行路线。我走了大湖一半,本来可以围绕大湖一圈,但是担心误了集合时间,所以最后走到桥边,决定还是打道回府 ,果然回来有点早。</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四十分钟自由时间,所以抓紧步行,要发挥长项。从红色剪头解散点出发,围绕湖边步道行走,一路上还是有很多游客,都在沿湖边急步,在深林里穿行,一路上还有很多介绍植物,动物的宣传牌,没有时间细看,只感觉空气太好,不断的深深吸气,享受</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适合休闲的住在这里,泡一杯咖啡品味。然后去爬山转湖,欣赏周边的自然风光。</p><p class="ql-block">不过话说回来,国内很多景点比这个好得多</p> <p class="ql-block">离开黒湖,先去完成本应明天的打卡点:波德戈里察地标地标建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p><p class="ql-block">虽然已经晚上,不过教堂在灯光照射下还是很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黑山共和国的首都波德戈里察完全是战火后的新城市,所以最好的建筑就是这座教堂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看,虽然是新建筑,不过确实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个教堂非常富丽堂皇,有着金碧辉煌的穹顶和墙壁。大约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东正教也反对偶像崇拜,教堂中没有高大的十字架,也没有礼拜时坐的桌椅。一般东正教教堂的十字架较小,而且大多是横竖等长。</p><p class="ql-block">当时没注意,现在重放才听出来,原来视屏里最后那位老兄对着我说的是:China </p><p class="ql-block">以示好意</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先到黑山首都广场,这个纪念碑文记载的是十九世纪黑山战域时期,纪念保卫黑山的青年。我直接把碑文的文字通过微信翻译贴在纪念碑下部,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然后去早期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克鲁亚古城堡和现在的首都地拉那</p> <p class="ql-block">赶到克鲁亚城已经中午,吃完午餐,餐厅很大。顺便周围拍摄民居生活,用餐的美女一点不惧生,还非常友好的打招呼。当时不知道克鲁鲁亚古城就在前面几十米远,否则我就直接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餐后去克鲁亚古城堡。这个图片文字介绍翻译如下:</p><p class="ql-block">克鲁亚城堡象征着阿尔巴尼亚人的力量,这要归功于斯坎德培在对抗奥斯曼入侵的战斗中的英勇。考古发掘证明,这座山自公元3世纪以来就有人居住,而堡垒本身建于5至6世纪,在13至14世纪它被确立为阿尔巴尼亚国家首都。在Skanderbeg时代,它成为阿尔巴尼亚抵抗奥斯曼入侵的总部。在城内,有许多可以参观的设施,如:Gjergj Kastrioti Skenderbeu国家历史博物馆、民族博物馆、Dollma神庙中世纪的哈马姆,钟楼,圣恩德鲁教堂,法提赫清真寺,中世纪之家和斯肯德贝格橄榄树。</p><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去的是民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地图上也可以找到介绍克鲁亚的文字图片</p> <p class="ql-block">一进城堡就会看见这个古老的清真寺和它后面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清真寺前面有个图片介绍。</p><p class="ql-block">这个介绍清真寺的文字微信翻译出来是(下面有翻译原图):</p><p class="ql-block">老清真寺遗址</p><p class="ql-block">老清真寺,或苏丹穆罕默德·法蒂赫清真寺,以及浴室无疑在奥斯曼帝国入侵克鲁亚城堡后满足了驻军的需求。据估计,清真寺和浴室建于1478年至1490年左右(苏丹穆罕默德·法蒂赫于1481年去世)。直到今天,这个名字仍然被当地人保留下来。1831年,清真寺在奥斯曼军队在坦齐马特起义期间分散了城堡城墙时遭到破坏。1837年至1838年进行了重建。清真寺和尖塔在结构上相互连接,没有任何融合。它被认为是由苏丹马哈茂德二世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我把图片直接翻译后,再拍照贴在这里更真实的展示这些文字介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清真寺遗址</p><p class="ql-block">老清真寺,或苏丹穆罕默德·法蒂赫清真寺,以及浴室无疑在奥斯曼帝国入侵克鲁亚城堡后满足了驻军的需求。据估计,清真寺和浴室建于1478年至1490年左右(苏丹穆罕默德·法蒂赫于1481年去世)。直到今天,这个名字仍然被当地人保留下来。1831年,清真寺在奥斯曼军队在坦齐马特起义期间分散了城堡城墙时遭到破坏。1837年至1838年进行了重建。清真寺和尖塔在结构上相互连接,没有任何融合。它被认为是由苏丹马哈茂德二世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周围都是保留的古迹,不禁想起前两年去土耳其,看到的古迹到处都有古罗马时代的城堡,剧场和浴室,其实奥斯曼帝国大概也只是发杨光大而已</p> <p class="ql-block">整个城堡四周也到处都保留着原来的古迹,现在看起来就是一片废墟</p> <p class="ql-block">周围先浏览一阵,然后再进民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厅门口站着两位把门的武士,展览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正面就是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带领士兵与奥斯曼帝国军队战斗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斯坎德培的塑像。他出生于克鲁雅的一个拜占庭帝国贵族家庭,其父是伊庇鲁斯地区众多反抗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的小领主之一。当抵抗失败后,其父被迫臣服,并交出包括乔治·卡斯特里奥蒂在内的四个儿子作为人质。斯坎德培被迫改信伊斯兰教后,在阿德里安堡接受了军事训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位统帅。虽然斯坎德培深得苏丹信赖,被任命为指挥5000骑兵的将军,但是他仍然与匈牙利、威尼斯和拉古萨等基督教国家保持联系,寻找机会。1443年11月28日,斯坎德培乘匈牙利大将匈雅提·亚诺什率军讨伐奥斯曼帝国时举起反旗。他率领300名阿尔巴尼亚骑兵返回克鲁亚,用一封伪造的书信骗开城门,据而有之。此后,他公开放弃伊斯兰教信仰,皈依天主教。他使用黑色的双头鹰作为自己的标志,这个标志后来演变为今日的阿尔巴尼亚国旗。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建造了这个雕塑,矗立在人民经过的主要城市中。雕塑上的他飒爽英姿,骑在高高的战马上指挥战士作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介绍斯坎德培民族英雄为主</p> <p class="ql-block">这组群雕描述的是斯坎德培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入侵,1443年11月28日,斯坎德培乘匈牙利大将匈雅提·亚诺什率军讨伐奥斯曼帝国时举起反旗。他率领300名阿尔巴尼亚骑兵返回克鲁亚,用一封伪造的书信骗开城门,据而有之。</p> <p class="ql-block">正面欣赏群雕,斯坎德培及他的武士们气贯长虹。</p> <p class="ql-block">从侧面看这组群雕,可以看出它在展厅里面占据了很大的地盘。</p> <p class="ql-block">一进大厅还看见这块文物,刻在石头上的有翅膀的狮子,脚下还有一本书。</p><p class="ql-block">这块石头的旁边有文字介绍,我把跟这块狮子有关的文字通过微信翻译如下:</p><p class="ql-block">在罗多尼城堡发现的考古物品(XIV-WK)。</p><p class="ql-block">圣马可的狮子,代表福音传道者圣莫克,以带翅膀的狮子形象呈现,是威尼斯市的象征,以前也是威尼斯共和国的象征。(一本合上的书通常被认为是国家的象征。)</p><p class="ql-block">解释一下:</p><p class="ql-block">在基督教文化中,狮子代表着力量、威严和尊贵,与耶稣门徒圣马可的宗教地位相契合</p><p class="ql-block">大意就是这块考古物品象征着耶稣门徒圣马可,它代表的是福音传教士圣马可。在意大利威尼斯有个圣马可广场,上面就安放有带翅膀的狮子,早在13世纪就正式采用“威尼斯之狮”为威尼斯标志。</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译文里提到威尼斯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这里以里面民族英雄斯坎德培为主,所以有很多他的塑像,这个石头雕刻的头像是1967年的作品,算不算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些邮票也是纪念斯坎德培而发行</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雕展示出克鲁鲁亚城堡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阿尔巴尼亚历史也主要是围绕斯坎德培</p> <p class="ql-block">宏达的战争场面。</p><p class="ql-block">大厅里的这幅画也描写的是斯坎德培带领三百骑士反抗奥斯曼帝国的侵略</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还有一幅画记载了阿尔巴尼亚发生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1944年3月,斯坎德培在阿莱西奥召开会议,宣布继承卡斯特里奥蒂家族的遗产,并号召所有阿尔巴尼亚酋长向他宣誓效忠。</p><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在18岁时被奥斯曼帝国俘虏,并在德米舍梅学校接受军事训练。尽管他后来在奥斯曼帝国军队中效力,但他暗中策划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最终在1444年3月宣布重新皈依基督教,并夺回被奥斯曼人侵占的家族领地。</p><p class="ql-block">这一事件标志着斯坎德培正式成为阿尔巴尼亚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领导者,并逐渐联合各地的公爵组成联盟,共同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厅堂门楣上的双头鹰就是阿尔巴尼亚的国旗标志。因为当年斯坎德培就非常喜欢雄鹰,并以此作为代表自己的标志。虽然阿尔巴尼亚后来随着占领者的不同而国旗图案有所变化,不过始终没有离开过双头鹰这一基本要素。这也说明斯坎德培在阿尔巴尼亚人民心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描写斯坎德培带领骑士战斗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有关斯坎德培的纪念物多得很</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外面广场上还有一尊雕像,很多人误以为是斯坎德培,其实不是,因为他背后有展板介绍</p> <p class="ql-block">这是斯堪德培最亲密的合作者……还是看他背后的翻译文字:</p><p class="ql-block">塔努什•托皮亚(Tanush Topla)是一位阿尔巴尼亚贵族,也是乔治•卡斯特里奧•斯堪德培(George KastriotSkanderbeg)最亲密的合作者之一。他出身于从东正教改信天主教的托皮亚家族。1444年,他与叔叔安德烈•托皮亚(Andrea Topla)一起参加了由斯堪德培领导的军事联盟-一勒扎联盟(League of Lezha)的创建。他是勒扎联盟步兵的指挥官,他的驻军因在第二次克鲁亚战役(SecondSege af Kruja)中的抵抗而声名远扬。在那场战役之后,他在历史文献中不再被提及,一些人推测他可能在战役结束</p><p class="ql-block">•时被杀或不久后去世。他是一个精明的指挥官,他对斯坎德培的忠诚没有被吓倒,这就是他被任命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离开博物馆还是以视频方式更好。刚进城堡脑海里只有导游介绍的内容而且也记不住,所以拍摄视频语焉不详</p> <p class="ql-block">克鲁亚古堡外面照例会有旅游纪念品出售,何况这里离首都很近。民族服饰的地毯很好看</p> <p class="ql-block">当然主要还是斯坎德培的头像纪念品最多</p> <p class="ql-block">下一个打卡点就是首都地拉那,先去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是霍查女儿设计的,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当然后来霍查被刨坟挫骨扬灰,所以一时成为废墟。</p><p class="ql-block">这是平面设计图</p> <p class="ql-block">2017年前这里还是废墟,所以前几年去的中国游客都形容这里就是大堆垃圾</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9AwoB6yrLeoj9dZLyhBhw" target="_blank">https://mp.weixin.qq.com/s/R9AwoB6yrLeoj9dZLyhBhw</a></p><p class="ql-block">后来经过装修,已经面目全非。我们来时这里已经成为热门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周围的建筑还是有点特色</p> <p class="ql-block">很容易登上去,好像电视台正在金字塔顶准备周日晚上的直播演出</p> <p class="ql-block">背面看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看地图对这个地方也有介绍</p> <p class="ql-block">阿尔巴尼亚当年耗费大量钱财修建了几十万个地堡,这是它的特色,没把钱当成钱,本来它也没有钱,而因此饿死了好多中国人。真是历史的罪人,总有清算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9AwoB6yrLeoj9dZLyhBhw" target="_blank">https://mp.weixin.qq.com/s/R9AwoB6yrLeoj9dZLyhBhw</a></p><p class="ql-block">这里介绍一篇文章,对了解霍查用中国人的钱干的类似深挖洞……有所了解</p> <p class="ql-block">地堡入口,下去转了一转,里面有些图片介绍等等。就像一座坟墓,里面等于耗费了好多中国人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斯堪德培广场是地拉那最重要的广场。到斯堪德培广场要经过这座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这座骑马的斯堪德培塑像很是威风</p> <p class="ql-block">视频里面说错了,那是国家历史博物馆不是歌剧院,因为是礼拜天又是晚上,本来也没安排进去参观,到是旁边的书店引起我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旁边有个书店,我进去想看看有没有跟中国有关的地图或书籍。很遗憾,居然没有……那吗当年我们勒紧裤腰带支援……又图个啥?</p> <p class="ql-block">拍了几处书籍,为节省篇幅所以把四张照片拼接起来看。有赫鲁晓夫,列宁,谢胡,斯大林……连地图册都没有中国的,花了那么多钱还死了那么多人,人加连记忆都没有。你说是不是有点寒心,霍查……那些就是一群王八蛋</p> <p class="ql-block">广场旁边还有一个教堂,颇有规模,也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逢教堂就近,所以说欧洲旅游就是宫保鸡丁,其实是宫堡尖顶。皇宫,城堡,基督教堂的尖顶</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参观到此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