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沸儿 美篇号:2358436 图片来源:沸儿藏品自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店里的时候,经常会有人“送货上门”。有些是“跑地皮”的,有些是老百姓自家祖传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送货上门的宝贝五花八门,有古玩字画,有古瓷器,有老铜器老古币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两天就有一农村大爷走进店里,他说他有一些清道光同治光绪年间的地契,问我们要不要收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契,顾名思义就是土地买卖双方所立的契约。地契由卖方书立,内容包括土地面积、坐落、四至,地价,出让条件,当事人双方、亲属、四邻、中人及官牙等签字盖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爷已经随身带来,我们让他打开,然后一张纸小心在柜台上展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地契有“红契”和“白契”。上面详细记录了买卖土地时双方订立的土地数量、坐落地点、四至边界、价钱以及典、买条件等,还有当事人双方和见证人签字盖章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朝时的地契,一般为三联或两联,一式三份,为卖者买者和保人,三联是指,从右到左分三部分,右首为当地最基本行政机构,如村长,里长或保长,出具的申请,中间部分就是买卖双方交易的土地,或房产,位置,原因,价格等信息,左首为上级行政部门的批示,清朝时有遵循乾隆年某条律法作出的决定。左中右三部分之间有当时的官印。(百度节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什么是“红契和白契”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未盖官府印章则称之为“白契”;纳税并经官方验契盖章后称为“红契”,“红契”也称“官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爷这一堆地契,就有白契也有红契,大部分是遂昌县的地契,价格每张不等。其实无论经济价值如何,但是地契作为见证我国土地权属变更的重要历史资料,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权属变更及对土地的管理制度,承载了中国最为深刻厚重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我们端详这一张纸地契的时候,仿佛看到了当时双方签订土地买卖时的场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