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的美篇

Anne

<p class="ql-block">七年级5班第14次读书打卡,打卡书目:《正面管教》。</p> <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发现孩子存在一些我们认为的不良行为。其实,这些行为并非仅限于孩子,成年人身上也会有所体现。每当遇到孩子身上的某些不良行为时,我们往往感到惊讶甚至焦虑,但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反应?面对这些行为,我们又该如何寻找解决办法呢?</p> <p class="ql-block">《正面管教》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书中的观点让我意识到,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背后,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这些行为可能是孩子在寻求关注、权力、报复,或是感到自卑自弃。理解这些行为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例如,当孩子在课堂上捣乱时,他们可能是在寻求过度关注;而当孩子在家里故意顶撞大人时,可能是在寻求权力。书中提到,家长和老师需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与孩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惩罚。惩罚或许能在短期内制止不良行为,但从长远来看,它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冲突和问题。</p> <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在行为上都有其客观原因,我们不应该轻易给孩子贴上不良的标签。相反,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改过的机会。很多时候,当我们责备孩子时,也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激励孩子的力量。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可以用鼓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引导他们改正。</p> <p class="ql-block">《正面管教》第四章的阅读让我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一章节强调,孩子的不良行为通常带有四个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找权力、报复或感到无聊。理解这些目的,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家长和老师需要保持冷静,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责备或惩罚。</p> <p class="ql-block">读完《正面管教》第一章后,我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总是轻易地将孩子的某些行为定义为“不良”,却未曾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真实原因。现在我意识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是他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我们传达内心的需求或遇到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行为的制止上,而应该通过耐心观察、积极倾听和真诚理解,去发现隐藏在不良行为背后的真情实感与需求,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我们作为父母,首先需要明白,每个人都在努力获得归属感和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孩子所处的情境及背后的原因,有助于帮助他们找到内心的正直感。每个目标的重要性在于,不同的目的会导致不同的行动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指责。</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行为就像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是我们能看到的,而藏在水下的大部分则代表孩子的深层需求以及他们对于归属感和价值观的需求。心态就像是西瓜,成绩则是芝麻,拥有良好的心态才是根本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只是附加品而已。父母需要培养热爱生活的孩子,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把他们的过错变成成长的机会,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力并成为内心强大的人。</p> <p class="ql-block">《正面管教》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孩子的不良行为通常有四个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这些行为的根源往往在于原生家庭。例如,孩子饿了,但仍然要求他完成某项任务,他可能会想办法搞吃的,严重的情况下发生不良行为的概率会增加。现代的孩子们普遍缺乏玩伴,缺少对抗性的室外游戏和锻炼,过剩的精力和荷尔蒙缺乏大运动量的消解,这也是目前大面积出现所谓“妈宝男”、“娘炮”、“阴盛阳衰”的根源。因此,男孩性格的养成方面,应该重视室外集体体育运动,这有助于避免孩子的不良行为。</p> <p class="ql-block">通过《正面管教》的学习,我逐渐明白了,作为家长,我们不仅需要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还需要学会使用鼓励性的方式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让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信心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