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乌兰布统红山军马场拍万马奔腾随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马当先万马腾,疑似钱塘大潮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尘飘空成团云,套马骑手英姿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骄骑兵如旋风,横扫欧亚世界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汉代乌骓名天下,三国赤兔扬威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马行空踏飞燕,画马神笔徐悲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头琴奏赛马曲,磅礴音律彻天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伯乐相马重实骨,不看表象图虚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通人性人爱骥,龙马精神万古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写于2019年9月28日)</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咏 马 》</div><br> 据史载,在中华商周时期已用马驾车,并有战车战斗。在《诗经》中描写秦马奔腾。“秦马之良”,“战车万乘,带甲百万”。秦统一六国主要靠战车,骑兵横扫天下。秦统一六国后,选出七匹著名战马名曰:追风,白兔,蹑影,追电,飞翻,铜雀,晨凫,给这七匹骏马树碑立传。<br> 汉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坐骑就是名扬天下的乌骓马。三国时期吕布的坐骑名日赤兔。当时人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被曹操缢死后,赤兔马成了关云长坐骑。<div> 踏碎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靠强大旋风般的骑兵部队来完成的。<br></div> 马在中华民族古今社会中作用大,功劳大,地位高。所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马的成语也多。如“天马行空”,“千军万马”,“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秣马厉兵”,“老马识途”,“马首是瞻”,“倚马可待”,“龙马精神”,“跃马扬鞭”,“马到成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射人先射马”,“人中骐骥”。曹操在《碣石篇》(其四)中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中国国画中,徐悲鸿的奔马图名扬世界。而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青铜器《马踏飞燕》构思浪漫,造型精美,名扬华夏。 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马在我心中早已是爱中有敬。二00一年十月,我已进花甲之年,到四川松藩骑马探幽牟尼沟。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骑马,马队藏族小伙子给我讲了骑马要领:“抓紧马鞍,拉好缰绳,上坡身前俯,下坡身后仰,眼睛向前看,心态放松”。我骑的是马队六匹马总最棒的一匹马名叫“大黑马”。上山险路谈不上是路,路窄,坡陡,弯多,坑坑凹凹。山路左手边是万丈深渊,风在谷中啸,云在马头生。我浑身冒虚汗,这匹大黑马聪明极了,他能知道骑马人是长者还是青年,若是老人,他行走稳当慢悠。在山崖悬路,它行走总是在内侧。到达沟底宿营地休息吃饭,我将出发时,从松潘带的四个菜包子分给大黑马两个,它高兴的吃了。在沟内行走时大黑马维持它是头马的权威,其他五匹马不可超越他,若违规,他大声吭气,急行超前,保持它头马的位置。这匹大黑马很通人性。游完牟尼沟同大黑马分别时,我抱住它的头亲了一下。这次骑马游牟尼沟使我对马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也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2019年9月28日,我已78岁,到乌兰布统游览,住“坝上小付酒家”农家乐。下午三时许到红山军马场,这里位于内蒙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是古战场核心区,是北京军区于1964年8月建场,40多年来已向部队输送了15000匹军马。我们进入到军马厂表演区,东西两座山中间有约700米宽的山谷地带。游客,影友在东面山上,每人票价100元,我们是住宿酒店联系的,每人花了50元。下午四时许,军马表演开始,先表演叨羊、套马、醉酒。骑手技艺个个高超,奔跑的骏马匹匹矫捷。最激烈、最精彩、最壮观的表演是万马奔腾。在山谷中约有几百匹马在头马的带领下风驰电挚的奔腾,飞扬的尘土在马群后半部及天空飞扬,奔腾的马群似钱塘江潮滚滚而来。我心情激动的热血沸腾,为了对准焦点,我坐在山坡高处,用尼康D810相机80—400mm长焦,依马的奔腾方向,阵势,不停的依势构图、依景变幻,一个多小时咔嚓了约70余张。马群中有乌骓马,白马,枣红马,橙色马,褐色马,不同肤色的马匹成色彩对比反差,马队的实同扬尘的虚对比,使照片气势雄伟又有秀美感。 于下午五时许,拍万马奔腾结束,此时我才从拍照梦境中醒悟过来,精神放松,乐开了花。能遇到如此壮观的场面不易。再看山上拍照的影友估计有近五百人,同沟中马匹数不差上下。 到晚上,我将相机中拍的照片选了一组。有立马、套马、陡马、赶马、遛马、牧马、尤其奔马。高兴的我久久未能入睡。 拍这批骏马图,也算我这个78岁的老头子给可爱又可敬的骏马作出的回报。用摄影为骏马点赞。<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9.12.18 </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张长宇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