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ir="ltr"> 62年前,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各项最佳奖名单之外,故事片奖前五名、男女演员和配角奖前四名的名单,您都了解吗?</h3></br><h3> 咱们先说说大众电影百花奖,关于这个奖项的名称,根据当年的会议记录,曾有过“《大众电影》读者评选1960—1961最佳电影奖”“工农兵奖”等设想,最后“百花奖”这个名字既有文艺范儿又寓意“双百方针”,得到了一致认可。</h3></br><h3> 1961年10月,中国影协所属《大众电影》公布了评奖启事,明确评奖目的是“鼓励工农兵方向下的优秀影片,促进电影艺术创作的百花齐放”,评奖对象是1960—1961两年中出品的影片,设大奖一个,奖给最佳影片,同时分设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配角(包括正反面角色)、最佳电影摄影奖、最佳电影音乐奖、最佳电影美术工作奖、最佳戏曲片奖、最佳美术片奖、最佳纪录片奖、最佳科教片奖。就这样,奖项宗旨定位明确,四梁八柱齐备,“百花奖”在广大群众和电影人的期盼中呱呱坠地了。</h3></br><h3> 第一届百花奖举办期间,全国各地各行业10多万人参与了影片评选,《大众电影》编辑部共收到117939张选票。</h3></br><h3> 为了买到《大众电影》参与投票,有些观众凌晨3点就去排队。参与者不但有热情,而且很较真。一位北京观众给《大众电影》编辑部写信说:“我们全家人用星期日的一个半天一起讨论了应该得奖的影片。”辽宁的一家工厂只有一本《大众电影》杂志,关注评选的工人则有4000多名,怎么办呢?厂工会想了个“高招”,把候选影片、候选人名单抄录在宣传栏里,让大家反复推敲,广泛讨论,仔细分析了半个月,然后才郑重其事地填写了选票寄往北京。</h3></br> 当年随大众电影百花奖选票刊发的候选影片目录,1960年—-1961年摄制完成并在金国范时上映的国产片名单。 《大众电影》热心读者寄来的大批选票 首届百花奖投票时间三个月,11多万张选票如雪片般飞来。 当时的《大众电影》编辑部,工作人员有二三十人,他们还要负责刊物的正常出刊,而统计这些堆积如山的回收票是一项巨大而繁琐的工作。 为了使评选结果在第一时间揭晓,编辑部只好邀请北京女子三中的300名同学来帮忙,女孩儿们连续奋战了几天几夜,选票结果才得以顺利产生。<h3> 1962年4月27日,首届百花奖全国群众性的电影评选揭晓。</h3></br><h3> 1962年5月22日,首届百花奖颁奖典礼在北京政协礼堂隆重开幕。</h3></br><h3> 在热烈的掌声中,风度翩翩的北影演员、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田方走上舞台,主持盛典。</h3></br><h3> 电影《红色娘子军》一举夺得最佳故事片大奖、最佳导演奖(谢晋)、最佳女演员奖(祝希娟)、最佳配角奖(陈强),崔嵬凭借在《红旗谱》中饰演的“朱老忠”摘得最佳男演员奖的桂冠。</h3></br> 最佳导演奖获得者谢晋在编写分镜头剧本(胡星原摄) 郭沫若为百花奖最佳导演谢晋颁奖<h3> 颁奖的领导以郭沫若先生为首,他专门为祝希娟题了这样一首诗:“出死入生破旧笼,海南岛上皆东风;浇来都是英雄血,一朵琼花分外红。”</h3></br> 郭沫若向《红色娘子军》女演员祝希娟授予最佳电影女演员奖。(照片由祝希娟提供) 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崔嵬在研究人物造型(喻惠如 摄) 崔嵬上台领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h3> 作家老舍给崔嵬题赠的条幅写道:“贞如翠竹明于雪,静似苍松矫若龙。”而崔嵬导演的《杨门女将》同时还获得了最佳戏曲片奖。</h3></br> <br></br> 郭沫若为百花奖最佳配角陈强颁奖<h3> 电影《红旗谱》的摄影师吴印咸荣膺最佳摄影奖,最佳编剧奖则由《革命家庭》的编剧夏衍、水华斩获,最佳音乐奖授予了《洪湖赤卫队》,电影《马兰花》摘取了最佳美术奖,最佳纪录片授予了《两种命运的决战》《亚洲风暴》《征服世界高峰》,最佳科教片授予了《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小蝌蚪找妈妈》则获得最佳美术片奖。</h3></br><h3> 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62年)<br></br> 最佳故事片:《红色娘子军》<br></br> 最佳编剧:夏衍 水华《革命家庭》<br></br> 最佳导演:谢晋 《红色娘子军》<br></br> 最佳女演员:祝希娟《红色娘子军》<br></br> 最佳男演员:崔嵬《红旗谱》<br></br> 最佳配角:陈强《红色娘子军》<br></br> 最佳摄影:吴印咸 《红旗谱》<br></br> 最佳音乐:张敬安 欧阳谦叔 《洪湖赤卫队》<br></br> 最佳美术:丁辰 马兰花<br></br> 最佳纪录片:《两种命运的决战 》<br></br> 最佳短纪录片:《亚洲风暴》<br></br> 最佳纪录片摄影:《征服世界最高峰 》<br></br> 最佳科教片:《没有“外祖父”的癞哈蟆》<br></br> 最佳美术片:《小蝌蚪找妈妈》<br></br> 最佳戏曲片:《杨门女将》<br></br></h3></br><h3> 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62年)最佳故事片前五名名单:《红色娘子军》(26815张选票)《革命家庭》(21874张选票)《红旗谱》(18935张选票)《洪湖赤卫队》(9792张选票)《51号兵站》(9654张选票)</h3></br><h3> 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62年)最佳女演员前四名名单:祝希娟《红色娘子军》、于蓝《革命家庭》、王玉珍《洪湖赤卫队》、秦怡《摩雅傣》</h3></br><h3> 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62年)最佳男演员前四名名单:崔嵬《红旗谱》、王心刚《勐垅沙》、梁波罗《51号兵站》、赵丹《风流人物数今朝》</h3></br><h3> 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62年)最佳配角奖前四名名单:陈强《红色娘子军》、杨梦昶《红色娘子军》、刘季云《暴风骤雨》、李纬《51号兵站》</h3></br><h3> ……</h3></br> <h3> 电影《革命家庭》剧照(于蓝饰演母亲周莲)</h3></br> 电影《红旗谱》剧照(崔嵬饰演朱老忠、朱老巩) 电影《洪湖赤卫队》(歌剧)剧照(王玉珍饰演韩英) 电影《51号兵站》剧照(梁波罗饰演小老大、李纬饰演马浮根) 电影《摩雅傣》剧照(秦怡饰演米汗、依莱汗) 电影《勐垅沙》剧照(王心刚饰演江洪) 电影《风流人物数今朝》剧照(赵丹饰演高海林) 电影《红色娘子军》剧照(杨梦昶饰演大总管) 电影《暴风骤雨》剧照(刘季云饰演韩老六) 62年过去了,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从酝酿到诞生,再到颁奖,以及后来的第二届、第三届……一直为广大的电影观众津津乐道。<br></br>
<h3>“流金的老电影”公众号,带您走进老电影的流金岁月。</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