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外的“景” ‍ ——日本六日游之浅见

有二说二

<p class="ql-block">也许是日元贬值得多,今秋周边熟人中有不少去了日本旅游,于是我近日也赶上这一波,跟团赴日六日游。名古屋、东京、镰仓、京都、奈良、大阪,一圈走马观花下来,感觉景点景色一般,倒是景点之外的一些细微处,成了脑海里的另一道景。</p> <p class="ql-block">远眺富士山,能看到全貌,雪脸上的褶皱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再到半山腰近看,效果差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富士山下的“忍野八海”,源自山上雪水,几个小池塘而已,称“海”太勉强。</p> <p class="ql-block">景外之“景”,第一道就是“住”,酒店客房面积小的不能再小了,顶多三四个平方,名副其实的“经济型”。床头柜以床靠代替,床上只一个枕头,更没有床幔装饰。</p> <p class="ql-block">桌子是窄的,电视机是小的。</p> <p class="ql-block">第四晚安排住东京市郊的“KOYO”酒店,听导游说十月份日本天皇才在这下榻过,满心欢喜,总算豪华享受一回吧。哪知—-</p> <p class="ql-block">房间面积还是小的,电视机还是小的,床靠还专门挖出一块放电话。难道天皇也住这标准?导游解答,这酒店近百套客房标准都一样,没有什么总统套房。不过,享受了一次天皇待遇,那夜睡得很香。</p> <p class="ql-block">客房卫生间也是小,但功能齐全,洗漱用具、浴巾、电吹风都有,马桶都是智能的,屁股坐上去,暖和和的。还有,洗浴液和洗发水大瓶装,而一次性的牙刷牙膏却是袖珍型的,特别是小小牙膏,尺寸要比我们国内一般酒店小至少三分之一,也太“抠门”了。</p> <p class="ql-block">客房卫生间没有放垃圾桶,卫生纸用后要求扔进马桶冲走,所以卫生纸都是薄薄的。</p> <p class="ql-block">在镰仓体验一回有轨电车,到高校前站下,来到“灌篮高手”的取景点,到此一游,拍个照。</p> <p class="ql-block">镰仓大佛,没有无锡灵山大佛高,但资历不浅,我们元代时期造的。</p> <p class="ql-block">东京银座,繁华的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银座品牌店众多,我只选熟悉的“优衣库”大楼逛了逛,十几层楼,衣服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单到厚,总类齐全,看花了眼。一楼大厅的“衬衣摇摆舞”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到东京游玩,必去“浅草寺”。古老寺庙内不少人在求签问卦。</p> <p class="ql-block">东京天皇居住的宫殿,游客只能隔桥观望。</p> <p class="ql-block">皇居外苑,即皇居前宽阔广场,遍植青松,绿地如茵。</p> <p class="ql-block">吃得“少而净”,乃第二道景。游玩几天餐饮基本上是酒店配好的套餐,一个盘子摆满了小碗小碟,装着几个带壳的毛豆、几条腌黄瓜,一小堆生菜或生包菜丝,几个炸好的肉圆子,有时多个小火锅,飘着几片豆腐,颜色搭配得好好看,但量不足又少油少盐,淡而无味,好在米饭敞开供应。</p><p class="ql-block">到日本前两天感觉吃不饱,晚上要来桶方便面,后来被动接受“七成饱”,我的胃也入乡随俗,晚上不再加餐了。</p><p class="ql-block">照日本这种吃法坚持下去,肯定能减肥。在日本看不到胖子就是明证。</p> <p class="ql-block">在日本游玩几天,无论是吃自助餐还是套餐,吃完饭以后都要求把盘子端到指定地点,国内少见。</p> <p class="ql-block">连吃几天“素餐”有点剐,第四天导游安排,到东京一家自助烤肉店,杀杀馋。刚入座,就被桌上一告示震住了,取食不得浪费,否则要罚款。顿时食欲受挫,多跑了几趟,烤肉也没敢放量吃。</p><p class="ql-block">吃不饱要送盘子,吃得好要受约束,日本人吃饭的规矩真多。</p> <p class="ql-block">京都平安神宫,为纪念58代天皇迁都1895年而建,里面的仿唐建筑,崭新崭新,以为是假古董,其实不然。日本人保护古建筑,是修旧出新。</p> <p class="ql-block">看到神宫大殿前广场,一片砂石地,不解。导游解释,这是日本的“枯山水”美学风格。这种景观造景手法,是以禅宗思想为基础,用石头和沙子元素呈现自然和宇宙。</p> <p class="ql-block">京都金阁寺,1379年建,建筑外包金箔得名,是日本佛寺,1994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寺内环境幽雅,植被丰富,深秋枫叶仍然红得灿烂。</p> <p class="ql-block">奈良公园内的春日大社,是日本史上势力最庞大的“藤原”贵族所建。</p> <p class="ql-block">奈良公园内的“石灯笼”一排排,有一千多座,上面刻着信众供奉的年月日。</p><p class="ql-block">传说春日大社建造时,有神仙骑鹿光顾,所以鹿被作为吉祥物,在园内自由自在,一点都不怕人。</p> <p class="ql-block">第三道景就是“行”了。日本车辆的干净,道路的整洁,没来日本前就听说。这次亲眼所见,在一高速公路服务区,我试试摸了一辆油罐车,还真没有一点灰,服了。</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车子这么干净,可能除了日本没什么灰尘,还与驾驶员的习惯有关。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到了服务区,驾驶员就乘休息时间,擦起车来,车上每天都换新的垃圾袋。</p> <p class="ql-block">东京、京都、奈良、大阪,几个城市逛下来,街上看不到垃圾桶,景区也没有设。高高富士山上,就张贴着“垃圾请带走”的告示。</p> <p class="ql-block">而高速服务区,垃圾桶一长排,分类多多。</p> <p class="ql-block">抽烟的人到日本,比较憋屈。公共场所不让,大街上也不准。这不,在东京新宿就有禁烟告示。</p> <p class="ql-block">几天日本几个城市转下来,发现大街干净,小巷也没丁点垃圾。</p> <p class="ql-block">大阪城公园内的天守阁,日本战国时代著名战将丰臣秀吉所建,现为介绍丰臣秀吉事迹的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在天守阁以南约100米的地方有一个银色UFO形状的雕塑,这是1970年大阪世博会时埋下的两个“时间胶囊”,1号胶囊在下面,2号胶囊在上面。舱里用29个箱子存放了2098件,作为20世纪现代文明的标志性物品。当时的规定是:2号胶囊在30年后的公元2000年开启,之后每隔100年打开一次,以便人们检查里面物品的状态。而1号胶囊将会被一直封存,要等5000年后的6970年才会被开启,这是留给未来人类的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2000年3月15日,2号胶囊被如期取出。2000年10月26日,胶囊2号再次被封存,恢复了真空状态。11月23日被重新埋回了地下,等待100年后的人类再次开启它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大阪城的“道顿堀”,最有名的购物美食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匆匆几天,浮光掠影,悟出日本旅游景点外的吃住行“景”,内核其实就是“干净有序”。同样是亚洲人,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爱干净呢?,是因为地小物贫?是因为从小教育?是因为宗教信仰?在美国人类文化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分析日本文化和日本人双重人格的《菊花与刀》一书中好像也没有找到明确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