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洗钱与反洗钱, 似乎离我们很遥远, 但其实洗钱活动已经渗透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与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息息相关,特别是现在各类新型洗钱活动层出不穷,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p><p class="ql-block">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反洗钱意识,预防洗钱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具体案例,认识洗钱活动的危害,提升我们的反洗钱意识。</p> <p class="ql-block">☘️案例一</p><p class="ql-block"> 张某强于2019年开始多次以贩卖为目的向他人购买含毒品成份的“咳宝”药水,自行用白开水和“咳宝”药水进行勾兑后装入空瓶子贩卖牟利。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24日期间,张某强及其妻子张某兰多次向赖某某、陈某某、徐某某、方某某、吴某某、胡某某等吸毒人员贩卖上述药水,并通过张某强微信账户收取毒资,然后张某强通过微信提现或转账等方式,将贩卖毒品的非法所得多次转至其名下银行卡账户及妻子张某兰名下微信、银行卡账户内,再交由妻子张某兰通过定期存款、购买理财产品等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所得的来源和性质。</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4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洗钱罪,判处张某强、张某兰有期徒刑四年、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九万六干元、八万元。继续追缴二人犯罪所得,缴获的毒品等予以没收,由扣押机关依法销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案例二</p><p class="ql-block"> 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3月审理并判决了国内首宗洗钱罪案件。被告汪某于2023年年底认识同类人区某,知道区某长期在加拿大、香港及广东省从事毒品贩卖活动。</p><p class="ql-block"> 2023年上半年,区某对汪某表示为其子女考虑,今后想从事正当职业,想把资金(贩卖毒品所得)带回境内。</p><p class="ql-block"> 汪某当即为其出谋划策,采取购买企业经营方式来处理赌资。2023年8月,区某将毒资折合港币约600万元从加拿大带到香港,由香港入关,汪某开车到香港接应,带回广州。汪某通过广州某律师事务所以区某的520万港币(折合人民币550万元),购得广州某木业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每月领取5000元以上的工资,负责处理公司对外联络事宜,还收取区某赠送的一辆奔驰小汽车。汪某接管公司后开始经营木材生意,利润率为20%。区某采取虚设盈利亏损账目,用于掩饰、隐瞒其违法所得的来源与性质,意图将毒品犯罪的违法所得转为合法收益,202323年3月区某贩毒案告破,区某、汪某被依法逮捕。经法院认定,汪某犯洗钱罪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五项、第六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p><p class="ql-block"> 此案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的国内首宗洗钱罪案件,是以投资方式掩盖贩毒资金的典型案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案例三</p><p class="ql-block"> 某公司上线某商城微信小程序,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实际控制人 韩某等人为招揽商家入驻商城、吸引顾客购买商品,意图通过刷单假造商品高销售额,在微信群、朋友圈大肆宣传,采用“购物刷单返款返佣”(实际不发货)等形式,引诱人员进行刷单投资,后以1-7天返本并支付1.2%左右的高额佣金为诱饵,累计向公众吸收存款数十亿余元。 该资金转入公司支付宝账户后,谢某等人提供支付宝账户协助资金转移。之后,谢某、莫某又提供银行卡账号接收转账共计数百万元,并在多地进行取现后将部分资金交还给韩某。</p><p class="ql-block"> 法院均已洗钱罪判处谢某、莫某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各处罚金人民币十七万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别提示</p><p class="ql-block"> 为违法资金提供结算便利或过渡资金的 行为,不仅会沦为犯罪分子的工具和帮凶,还涉嫌违法犯罪。我们切莫贪图一时利益,随意出借或出租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等,更不能以此非法牟利。警惕各类新型洗钱陷阱,保护自己,远离洗钱!</p> <p class="ql-block">建行盐山支行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