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杨学军:31岁当银河-3总师,妻女皆是学霸,服役40年被授上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士为知己者死,国家就是知己,为知识分子提供了舞台,我们就要为这个事业拼尽全力。”这是原国防科大校长,现任军科院院长杨学军将军的肺腑之言,也是他为国防科技创新事业奋斗终生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1963年4月,杨学军出生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自幼聪慧过人。1977年,国家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16岁的杨学军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考入了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自此踏上了军旅国防科技之路。</p>
<p class="ql-block">1978年,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陈景润成为了无数青年学子的偶像。杨学军深受启发,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1987年,杨学军从南京通信工程学院毕业,转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这里,他见证了“银河-I”巨型计算机的成功研制,这台计算机实现了我国亿次巨型计算机零的突破,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在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从一名求学者逐渐成长为科研者和领导者。博士毕业后,他得到了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的赏识,被留校任教。此后,杨学军在国防科技大学度过了34年的时光,期间取得了诸多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 1994年,年仅31岁的杨学军被任命为“银河-III”巨型计算机的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团队仅用3年时间就成功研制出了运算速度达每秒130亿次的“银河-III”,刷新了我国巨型计算机研制周期的最短纪录。</p>
<p class="ql-block"> 2010年,杨学军率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2566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一举夺得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第一名。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超算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杨学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 2012年,杨学军再次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再次蝉联世界超算冠军。这一系列成就使杨学军成为了我国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军人物。</p>
<p class="ql-block"> 杨学军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家庭也是一个学霸家庭。他的妻子唐玉华17岁就考上了大学,现为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的科研骨干,硕士生导师;女儿杨文婧15岁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绩优异。全家人的优秀表现令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 2017年,杨学军北上北京,担任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院长。尽管此时军科院已经从战区级编制降为副战区级,但杨学军在56岁时仍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当时全军最年轻的上将,同时也是军科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长。</p>
<p class="ql-block"> 如今,杨学军上将已担任军科院院长5年,距离战区级上将的退休年龄还有6年。未来,他将继续为我国的国防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在此,向杨学军将军致以崇高的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