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 青春无悔

陈珏

<p class="ql-block">  在很多人眼里,大学老师是一份体面且稳定的工作,还有寒暑假。殊不知,当大学老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教学生的层次高,对教师的要求也就很高。</p><p class="ql-block"> 多年的教师生涯让我领悟到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更是立德树人的偉大事业。</p> <p class="ql-block">  对我们教师而言“课比天大”,应该把教室作为安身立命的天地。我三十一年如一日,用拳拳爱心和一絲不苟的教学风格,站稳了三尺讲台,培养了一批批电子领域的优秀人才。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一世东大。</p><p class="ql-block"> 我在“三尺讲台,一世东大情”一文中,已经回忆了自己教学方面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在此不再赘述。这些奨状见证了我在教学工作上的努力和付出,我多次被评为校教书育人积极分子。</p> 教书育人   责无旁贷 <p class="ql-block">  现代大学的核心功能是人才培养,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有形、有限的工作;“育人”是无形、无限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大学老师不仅要用知识滋养学生的智慧,用品德塑造学生的灵魂,更要用关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善于跟学生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p> <p class="ql-block">  当学生的学业、就业等问题遇到困惑时,我会为他们出谋划策;当他们个人情感出问题,向我倾诉时,我会为他们排忧解难……</p><p class="ql-block"> 例如,一个贵州籍的女生,硕士生毕业后考上博士。正当她通往学术更高峰的时候,家庭发生了变故,母亲患上了尿毒症,她父亲是乡村卫生院的医生,收入微薄,无力支撑母亲的高额医疗费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她感到无助和迷茫,是继续读博,还是去工作,挣钱补贴家用?在这人生的十字口,她找到了我,跟我诉说了这一切。根据她的实际情况,我说了自己的看法:“生活中总是充满各种选择,继续深造並非是唯一的出路,生存才是第一位。不妨先申请保留博士学籍,找一份工作,有了收入可以为母亲的治疗提供保障,让家庭的根基不至于在风雨中飘搖,以后可视家庭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读博”。后来她在上海的一家国内知名通信公司工作,有了不菲的收入,为家庭经济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她的人生十字路口,我给她出谋划策。</p><p class="ql-block"> 再例如,有个学生想报考南大晶体物理硏究生,但又怕这个专业将来就业困难而犹豫不定时又找到我,家长也为此专程来找我咨询。我跟他分析利弊,最后他选择了东大无线电系。</p><p class="ql-block"> 有些学生在就业应聘时,在选择单位举棋不定时,也会来找我商量……如此诸类种种“小事”,“琐事”,我的一句,一个建议也许就改变了学生今后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上我会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端午佳节,我会带些粽子、茶叶蛋到实验室分给毕业设计的学生们吃;有的学生牙疼不能吃东西,就到我家煮烂面条给他吃;同学们聚歺会到我家借鍋碗瓢盆……三十年间如此点点滴滴的许多小事,我早就遗忘了,但是,学生们还记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  东大副校长王保平教授在电子学院成立60周年庆,接受学生访谈时讲了这样一段话:</p> <p class="ql-block">  这几句话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这也许是我任教三十年以来,许多学生的心声吧。在他们迷茫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会去关爱他们,做他们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老师笑看桃李香,辛勤耕耘终有获。今朝学子展宏图,岁月无声德韵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这种点滴的关怀,让我在学生心中有了特殊的位置,也许是我朴素简洁的打扮留给他们“清纯”的印象,有些女同学在课后,当面会对我评头论足,“陈老师上身穿着素色短袖,下面套着深藏青西装裙,脚蹬白色坡跟鞋,真有气质!”。我这个相貌平平的女教师被他们背后亲切地称为“美女老师”。这个称呼不仅是对我外表的善意的打趣,更是对我的这份对学生关爱之情的认可,这个称呼也承载着学生们对我的喜爱和尊重。</p> 班主任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6系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要升职称必须先当班主任,其原因不言而喻,这是个“苦差使”。根据系领导安排,我担任60891级的班主任。班主任是需要许多额外的付出,这种付出也许会改变学生的一生。当一个好的班主任更是辛苦,要化费许多精力。</p><p class="ql-block"> 大学班主任通常不会象高中那样事无巨细地管理学生,大学生已经成年,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班主任会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度,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主要是传达学校通知,组织班级活动。各个班主任管理严格的程度差别很大。我做事从来都是认真踏实的,既然我接手了班主任这份工作,我绝不会敷衍了事,我会认认真真去完成这项工作。</p><p class="ql-block"> 大学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当学生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学生的生活指导者和道德标准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的榜样。教育学生不能只靠说教,更主要靠老师的言教身传,潜移默化。</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每个学生都承载着家庭的期望。家長满怀期望和憧景把孩子送进大学,学校又把充满活力和梦想的孩子交给我们。我深知肩上这份沉甸甸责任的重大,肩负着无数家庭的重托,我绝不能让这些孩子在我手里出事。我要用爱心百般地去呵护他们,要尽一个教师的天职。我经常会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动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当60891级班主任历时4年,有一件事深深地印记在我心中。有一次我上“红外”课时,发现一个云南藉的学生整堂课上死死盯着我,目光呆滞。这一异常的感觉让我感到不安。课后,我向其它同学了解情况后方知,这个学生由于个人情感问题陷入泥潭,无法自拔。后来在宿舍里出现了许多狂躁行为。了解这情况后,立即联系校医院心理医生来宿舍进行咨询,医生初步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我随即通过系学办,与家长联系。由于家長一时买不到火车票,无法及时赶到。我安排学生轮流看护他,以免出现以外。谁知该学生晚上偷偷跑到浦口江边有轻生行为,被当地民警发现,並电话打到东大6系学办.。为了患病学生的健康与安全,第二天我与学生一起把患病学生送到脑科医院。经过医生检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需要住院治疗。我又忙前忙后帮他办妥住院手续。当我们走进病房时,一个精神病人向我砸过来一个矿泉水瓶,瓶中水洒了我一身。我被这猝不及防的事情,弄得胆战心惊。这件事深深的印记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这个患病学生经过治疗,休学一年后又正常读书,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结婚生子开启他人生的航程。后来,我去云南出差还去看望了他。</p> <p class="ql-block">  能进入东南大学这样的985高校的学生都是在中学里的佼佼者,是经过精挑细选,从独木桥上走过来的人。然而到了大学,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有的学生目标明确考硏,这些学生学习认真,严以律己。也有的学生60分万岁,混张文凭,将来有个工作就行了。也有一部分处于这两者之间的。</p><p class="ql-block"> 有些家长常常发出这样的质疑,我家孩子在中学是尖子生,怎么到了你们东大就变成差生了呢?因为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中时,学生的目标明确,大多奔着考大学去的,学生全身心扑在学习上。进入大学后,他们原来的目标实现了,有些学生短期内出现目标缺失感,他们会感到迷茫,有些学生出现学习懈怠,动力不足现象,放松自己,学习成绩明显下滑。从下面这张成绩单就可看出这个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个班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大一下学期我们接收了一个从“少年班”转来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少年班”是把那些“天才”、“神童”集中起来,给予重点扶持和特殊指导,为那些超凡才华少年提供提前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在短时间内为国内高精尖领域输送一支支“青年科学家”。但有些孩子由于学习繁重、心理不成熟、生活不能自理、专业不适应等种种原因,不符合“少年班”的培养宗旨而被淘汰出局。我们班的这个学生就属这种情况。大二上学期的期终考试各科成绩全班倒数第一,只有物理实验及格,其它各门课全部不及格。这个孩子不仅学习不努力,而且与周围同学相处格格不入。这个“拔苗助长”的少年“天才”显然是个失败的案例。</p><p class="ql-block"> 从上面这张我们的这个班大二上学期的全班学生的各科成绩汇总可以看出,成绩好的鹤立鸡群,遥遥领先;成绩差的相形见绌,一塌糊凃。</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任其自然,这个孩子恐怕都毕不了业。我多次找他促膝谈心,与家长沟通,请别的同学帮助他,最终总算让他能毕了业。</p><p class="ql-block">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非一朝一夕之功,唯有长年累月持之以恒,倾尽才华和心血,方可育成桃李。</p> <p class="ql-block">  .</p> 科研    论文 <p class="ql-block"> 在当今大学里,教学和科研不是两股道上跑的列车,而是铁路的两条钢轨,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 大学教师实际上分为“教学岗”和“科硏岗”两种。“科研岗”的教师有的人没有教学任务或教学任务很少,专心科硏,带学生,发表论文。“教学岗”的老师的教学任务较多,有点象“个体户”,“深耕细作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教书育人,编写教材,培养学生,这样类型的教师深受学生欢迎。但学校更重视“科硏岗”的教师,出成果,出论文,给学校“长脸”。</p> <p class="ql-block">  在现在的许多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科硏似乎已经成了主流任务,而教学被边缘化。科研在教师的职称評价体系中权重较大,即使“教学岗”的老师,在评价职称的体系中,科研成果和论文也占较大的比例。许多老师为了升职称,都把主要精力花在做课题和写论文上,而对教学没怎么上心。在高校,教师如果没有科硏能力,他的职业生涯注定不会走好。</p> <p class="ql-block">  科研项目和经费是高校教师最核心的命题。大凡出色的学科带头人,他们也是学术团队的掌舵人。凭借他们丰厚的学术背景和人脉资源,他们能拿到大项目,科硏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学术成果层出不穷。参与这些大课题的老师,在“老板”的麾下,背靠大树好乘凉,会给他们的科硏之路带来许多方便,科硏成果和论文都名列其中。反之,必然万马齐喑,成果寥寥。</p><p class="ql-block"> 我的师傅是教学名家,教学方面在6系可算得上头牌,但手中没有项目,我们红外组就沦为“学术孤岛”。没有科研就出不了论文,就升不了职称。升职称是悬在每个教师头上的一把剑,升职称条例是大学老师工作的指挥棒。</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被学术圈边缘化的教师,则成了“个体户”,成了“学术孤儿”,需要自己“尋米下鍋”,自尋项目来维持生计。找课题,写论文,拼工作量,大多情况下我都是单打独斗。其压力,难度可想而知。用一首诗来描述:</p><p class="ql-block"> 科研路上步履艰,探索求真未敢闲。资金短缺志仍坚,挫折屡至心犹韧。 回首向来风雨路,恒心破障尋真谛。 终见成果绽光芒,辛勤化作笑开颜。 </p><p class="ql-block"> 千言万语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我以第一作者在“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等一级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被SCI收录3篇,EI收录8篇,在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2篇。完成“红外热成象技术诊断早期乳癌的硏究”和“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硏究”两项科研项目。</p> <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流逝,我满怀青春的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度过了三十一年的教学生涯。这三十一年中,我坚守教学第一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托举学生成長的梦想。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在教书育人的路上精心耕耘,教书育人,一生无悔的坚守。三十一年的默默奉献,我收获的不仅是岁月的沉淀,更是与学生之间那份珍贵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与毕业三十年的学生再次相聚。三十年的风雨兼程,他们各自在人生道路上拼博奋斗,有的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在这重逢时刻,我心中充满感概,感到师生情谊的深厚与珍贵,收获了桃李满天下的喜悅,深感教书育人,青春无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