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艺术教育新路径,奏响音乐课堂华彩章”——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音乐学科教学视导活动

小盈子

<p class="ql-block">  2024 年 12 月 4 日,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教研员欧阳予彤老师深入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一线,开展了深度视导工作。视导活动恰如教育路上的明灯,照亮教学暗处。它精准剖析教学问题,助力教师突破瓶颈,优化教学策略,为音乐教育质量的飞跃筑牢根基,奠定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创新发展与内涵提升的稳固基石。</p><p class="ql-block">活动内容:</p><p class="ql-block">1.研讨课 二年级《大风车》执教老师:陈小妹</p><p class="ql-block">2.研讨课 一年级《玩具兵进行曲》执教老师:周昱</p><p class="ql-block">3.研讨课 四年级《快乐的泼水节》执教老师:冯少君</p><p class="ql-block">4.教学视导反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课堂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一堂课《大风车》</p><p class="ql-block"> 《大风车》是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全曲旋律轻快活泼,节奏明朗动感,歌词简单直白却富有童趣,充分展现了儿童音乐应有的生动与趣味。歌曲采用了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同时融入了切分音和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型,使整首歌在律动感和表现力上显得活泼多样。</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的课堂充满活力,她带着孩子们演唱《大风车》,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p><p class="ql-block">她还用火车的启动、减速、靠站等富有童趣的情景模拟了各种节奏的难点,用肢体动作、声势伴奏等多种教学手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还引入了“风车制作”这一跨学科活动,引导学生用美术创作的方式,将对歌曲旋律和情感的理解转化为实际作品。通过设计风车外形、绘制风车图案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风车作为儿童快乐象征的意义。 </p> <p class="ql-block">第二堂课《玩具兵进行曲》</p><p class="ql-block"> 《玩具兵进行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节奏鲜明有力,旋律活泼欢快。它描绘了玩具兵们在夜间从玩具箱里苏醒,整齐行进的有趣场景,充满了奇幻色彩与童趣,能极大地激发一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让他们轻易地进入到音乐所营造的奇妙情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让学生通过《玩具兵进行曲》这一课认识了不同的打击乐器。她带来小军鼓、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让学生们上手敲击,听辨不同类别打击乐器的音色,孩子们热情高涨,学习氛围非常热烈。</p> <p class="ql-block">第三堂课《快乐的泼水节》</p><p class="ql-block"> 《快乐的泼水节》歌曲结构方整,为单乐段,一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节奏完全一样,第四乐句和第一二乐句节奏相似,第一乐句的第一小节“X.X X X”和第三乐句的第一小节“X.X X X”在节奏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这首歌曲的旋律是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速度为中速欢快的。</p> <p class="ql-block"> 冯老师一开始上课就范唱了一首《爱我中华》引出课题。这种创设情景导入主题的方式,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在本课中,冯老师通过听、唱、奏、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最后,通过创编舞蹈表演和小组合作展示,学生直观地感受了泼水节的快乐氛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  校领导们也非常重视此次的视导活动,赵檀木校长、朱虹副校长全程参与其中,他们时而专注于教师的授课技巧,时而关切学生的课堂反应,赵校长还与教研员欧阳予彤老师深入交流讨论,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资源的整合以及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评课、反馈</span></p> <p class="ql-block">  课后,欧阳予彤老师、海口市音乐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室的老师以及二十五小音乐组的全体老师齐聚一堂,开启了本次视导的深度反馈交流。</p> <p class="ql-block">  海口市音乐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室的四位老师对三堂课进行了点评。老师们提出了部分课堂的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未能充分利用智慧中小学平台资源,导致教学手段不够丰富多样;还有的教学环节构建不够合理,影响了教学节奏与效果。然而,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某些课堂十分重视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具主动性,这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经验,有助于后续教学的改进与提升。</p> <p class="ql-block">  欧阳予彤老师则以专业且敏锐的视角,指出课堂教学中时间把控的失衡问题,强调导入环节应简洁高效,为核心教学内容留出充裕时间,确保学生能深入领会音乐知识要点。同时,她提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足,鼓励老师们充分利用智能多媒体资源,为音乐课堂注入更多活力与创意。在教学方法上,她倡导突破传统,采用多样化、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与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结</span></p> <p class="ql-block">  此次反馈交流,犹如一场思维的盛宴,为老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大家在探讨中明确了改进方向,在交流中汲取了前行力量,为海口市音乐学科教学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