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音歌剧院是由上海音乐学院负责建设,由法国包赞巴克建筑事务所、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法国徐氏声学、英国剧院设计咨询公司等中外团队联合设计的国首个采用整体隔振技术建造的全浮结构歌剧院。上音歌剧院总建筑面积为31926.42m,是一幢8.层综合体,地下3层,地上5层,最高处建筑高度为34米。拥有1个1200座的歌剧厅、4个排演厅和1个专业学术报告厅,是一个集音乐演出、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国际交流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大厅一角,等待接待参观。</p> <p class="ql-block">螺旋状楼梯。</p> <p class="ql-block">上音歌剧院歌剧厅共有1200个座位,四层观众席,分别命名为:池座低区,池座高区,一层楼座,二层楼座。厅内整体采用马蹄形布局,也让观众感到</p><p class="ql-block">厅内上方的天花板和观众席周边墙内吸声板移动的,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演出学的要求。斜置不规则反声墙面木条装饰以及不锈钢实心栏杆,体现出富有动感和前卫感的设计。</p><p class="ql-block">蓝色的座椅配合着根据人体曲线所设计的椅背,在保证舒适的同时,彷佛让观众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海洋中,上方天花板的点点星光与之交相辉映,无时不散发出青春的气息。让观众拥有更好观演体验,保证了现场的演出氛围。</p><p class="ql-block">在座椅后方的液晶显示屏,可以提供8种不同的语音切换,保证不同国家的观众可以毫无障碍地观看演出 ,并且所有屏幕都设置和调试了屏幕的亮度, 演出时像罩上了防偷窥膜的效果,不会影响演出的观感。这一技术也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国际级歌剧院的同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室外平台</p> <p class="ql-block">数座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与街区无缝衔接,浪漫艺术氛围满格,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德式音乐城堡。这座音乐城堡始建于1926年,典型德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花园住宅。曾为比利时领事馆,后为上音图书馆,因紧邻上音歌剧院被称为“音乐城堡”。上海纯正的德式古典建筑很少,因此看到这座童话般的音乐城堡有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黄自,一代音乐宗师</p> <p class="ql-block"> 黄自的雕像后面,是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专家楼。</p><p class="ql-block"> 这座楼建于1905-1911年,是一幢风格组合自由多样的花园住宅。专家楼曾为汾阳路30号,最早属于一位德国侨民,在30年代此楼被辟设为比利时驻沪领事官邸。1958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期间,该楼主要作为学院办公、接待专家之用。现在此楼作为音乐学院专家楼。</p>